歡迎訪問     2019年12月06日 星期五
設為首頁|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新聞爆料

投稿郵箱

  • 網站首頁
  • 華澳人語
  • 兩岸觀察
  • 本澳新聞
  • 海峽兩岸
  • 中華大地
  • 百家臺
  • 海峽橋
  • 要聞
  • 特載

聯系方式

社址:澳門新口岸北京街174號廣發商業中心,6樓A & B

電話: (853)28717568、28717569


傳真: (853)28717564、28717572


電郵:correio@macau.ctm.net


採訪部:sanwaou@yahoo.com.hk


廣告部:sanwaouad@yahoo.com.hk


推薦閱讀

•澳門博彩業發展:現狀、問題..

•新一屆全國政協澳門委員名單..

•華府任命梅健華是為應對臺北..

•當局應釐清海一居事件當中的..

•春節的意義、由來及傳說

華澳人語
更多>>

•將「一國兩制」納入國家治理..

•形成廣泛國家認同是澳門成功..

•更深入理解國家憲法與澳門基..

•賀一誠展現「強將手下無弱兵..

•一個既有開拓也有傳承的主要..

兩岸觀察
更多>>

•台灣民眾黨要吞併時代力量?

•曾永賢帶走一段兩岸密使秘史

•華府在選前關鍵時刻強調「台..

•這回輪到韓國瑜「撿到槍」了

•是「三黨不過半」還是「兩大..

本澳新聞
更多>>

•外交公署廿周年慶 堅定捍衛..

•澳博米芝蓮慈善拍賣

•北區社諮委關注樓宇防火

•運動員培訓集訓中心開幕

•內地與澳門貿易額 前10個..

海峽兩岸
更多>>

•長三角一體化邀台商參與 推..

•臺盟十届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

•柯文哲諷蔡英文只想當領導人..

•兩岸高校探索深化資源融合交..

•台灣選舉委員會通過三組候選..

要聞
更多>>

•美眾院司法委聽證會 專家稱..

•習近平:中美應該妥善管控分..

•外交部介紹王毅訪韓 就中韓..

•中方强调應相應降低關稅

•眾院彈劾總統調查聽證 對特..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本澳新聞
本澳新聞

澳大開放日展多元文化 家長盛讚教學軟硬件佳

  【本報訊】澳門大學14日辦大型開放日,全面展示教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的最新成果,吸引大眾到場感受澳大國際化的辦學環境、多元的文化和校園生活。有來自大灣區的家長表示,為人父母希望子女能到環境優美、滿足學習興趣的一流大學升學,澳大是一所國際化大學,教學軟硬設施都很齊備,相信子女在這裡讀書會很有前途。
  澳大校長宋永華在開幕式上致辭表示,今年是澳門回歸20周年,澳大在中央政府、澳門特區政府和各界支持下,在人才培養和研究創新領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現已躋身世界大學排名前400。澳大首要任務依然是配合“教育興澳、人才建澳”方針,為澳門培養多元人才,並促進澳門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的合作,全力培養創新型、國際化的高端人才,為大灣區發展提供人力資本和創新動力。此外,澳大中華醫藥研究院副教授王春明於開幕式上介紹澳大最新的研究成果,分享激活骨骼再生修復技術,相關研究引起國際醫學領域的高度關注。
  不少大灣區師生和家長專程前來參加澳大開放日活動。有來自中山的家長攜同女兒一早前來參觀,她表示澳大是一所國際知名大學,想了解更多其課程特色和辦學理念,“為人父母,希望子女能到環境優美、滿足學習興趣的一流大學升學,澳大教學的軟硬設施都很齊備,而且又在大灣區裡面,離家較近,感覺很好。"另一位來自深圳的爸爸也為明年高考的兒子了解升學資訊,“兒子讀理科,澳大的電腦資訊、電機及電腦工程學科很有名,而新開的大數據分析學科也很有前景,頗適合兒子報讀。澳大國際化很強,又是全英文教學,也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知名教授,兒子在這裡讀書將很有前途。"
  嘉諾撒聖心中學中文部的學生冼潔盈和鄭穎嵐表示,澳大給人一種很輕鬆自在的感覺,而且沒想到這裡有很多外國人。她們希望能報讀澳大生物醫藥學科,“因為從小到大就對生物醫藥的科技深感興趣,很想往這方向發展,之前也參觀過其他大學,感覺還是澳大科研氛圍較好,所以希望能到這裡升學。"
  開放日期間,各學院和住宿式書院盡出法寶,以生動活潑的方式呈現各課程內容、書院生活、往屆學生的成果,當中包括速遞機械人、趣味工程實驗、解讀基因密碼、歷史長廊珍奇屋、法律大電視、STEM魔術大挑戰、幼兒創意美術、哲學金銀島、中國剪紙樂,還有模擬法庭、創意媒體實驗、連場健康科學講座、學生文藝表演等精彩活動,吸引眾多市民、學生、家長和遊客駐足觀看和參與,了解學習內容。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9-04-15 03:29:00
上一條:重振澳門管治雄風 ——論解決「不可歸責土地」問題的政治需要  下一條:澳門東望洋燈塔列 工業遺產保護名錄
人民網 中國小記者 新華網 中國網 中國經濟網 中國新聞網 央視網 光明網 騰訊網 新浪網 網易 鳳凰網2
首頁 廣告服務|版權隱私|新聞爆料|關於本報|會員中心|網站地圖

Copyright © 新華澳報 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