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     2019年02月22日 星期五
設為首頁|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新聞爆料

投稿郵箱

  • 網站首頁
  • 華澳人語
  • 兩岸觀察
  • 本澳新聞
  • 海峽兩岸
  • 中華大地
  • 百家臺
  • 海峽橋
  • 要聞
  • 特載

聯系方式

社址:澳門新口岸北京街174號廣發商業中心,6樓A & B

電話: (853)28717568、28717569


傳真: (853)28717564、28717572


電郵:correio@macau.ctm.net


採訪部:sanwaou@yahoo.com.hk


廣告部:sanwaouad@yahoo.com.hk


推薦閱讀

•澳門博彩業發展:現狀、問題..

•華府任命梅健華是為應對臺北..

•當局應釐清海一居事件當中的..

•新一屆全國政協澳門委員名單..

•請問蘇嘉豪:這不是「×獨」..

華澳人語
更多>>

•修訂《司法組織綱要法》有兩..

•承擔科創任務助力國家打破西..

•大灣區建設促使港澳「第二次..

•新時代有新作為的《粵港澳大..

•從持中國護照旅客可隨車經大..

兩岸觀察
更多>>

•蔡英文民調仍低或將會出怪招..

•王金平果然是「藍皮綠骨」

•蔡政府攻擊吳敦義既是「棒殺..

•吳敦義果然是隻會轉彎的「白..

•難道要修成《阻擋兩岸關係條..

本澳新聞
更多>>

•特首:“兩條腿”走路 澳全..

•教局持續跟進欺凌事件 呼籲..

•張榮順與法律界春茗 座談澳..

•林念修:要從戰略高度 認識..

•大灣區建設重大機遇 粵將與..

海峽兩岸
更多>>

•台灣陸委會提修法:放棄居住..

•簽兩岸和平協議須公投 吳敦..

•澎湖縣長賴峰偉訪泉州 商再..

•國民黨2020提名爭議 吳..

•台灣統派團體籲繼續推進兩岸..

要聞
更多>>

•二次特金會籌備加速 美韓軍..

•習近平:中美應該妥善管控分..

•美一軍官欲襲擊民主黨政要

•秘魯酒店持槍搶劫事件 無中..

•商務部:中美密集磋商 努力..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海峽兩岸
海峽兩岸

臺灣大學生參加傳媒研習夏令營「發現重慶之美」

  【新華社7月11日電】「2018渝台大學生傳媒研習夏令營」3日至10日在重慶舉行,30多位臺灣學生通過參訪、交流、合作拍攝等活動近距離感受這座城市。
  夏令營期間,他們先後參訪了重慶市人民大禮堂、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及重慶媒體和在渝台資企業,前往解放碑、洪崖洞等網紅景點「打卡」,並和當地大學生一起拍攝和製作了主題為「發現重慶之美」的短視頻作品。
  10日下午的結營儀式上,渝台兩地青年還共同策劃、表演了聯歡節目。臺灣彰化師範大學的張慧君同學表示,這次收穫頗多,尤其是到當地媒體參觀和體驗實際操作,更深入瞭解了大陸如何將新舊媒體相互融合。「很幸運能參加這次夏令營,讓我近距離接觸重慶這座城市。感謝這裡老師和同學們的熱情陪伴,這段豐富的旅程將一直存放在我心底。」張慧君說。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的林承賢同學則表示,重慶的城市建設和社會發展讓他對「霧都」有了新認識,在這裡感受到兩岸的文化、習俗並無太大差異,希望未來兩岸青年能有更多機會相互溝通,增進瞭解,促進兩岸關係發展。
   重慶市台辦副主任劉建南表示,夏令營為渝台兩地青年搭建了交流平臺,讓兩岸青年學子結對交流,展示青春風采,在增進瞭解的同時,也融洽了彼此感情。
「試驗區」和「台創園」成台農台商大陸投資首選平臺
  【新華社7月11日電】「2018年對台農業工作座談會」近日在哈爾濱舉行。記者從會上瞭解到,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和臺灣農民創業園平臺作用彰顯,有效地承接了臺灣農業產業轉移,成為台農台商在大陸投資創業的首選平臺。
  本次座談會於10日由農業農村部對臺灣農業事務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經濟局聯合召開。
  今年是兩岸農業界正式恢復交流交往30周年。會議指出,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和臺灣農民創業園已成為台農台商在大陸投資創業的首選平臺、兩岸農業人員常態化交流往來的對接基地、兩岸農業科技成果試驗示範的展示中心、兩岸農業合作共同發展雙贏的先行樣板。特別是臺灣農民創業園突出「產業特色化、園區品牌化、服務專業化、機制長效化」,助推了農業農村發展轉型升級,成功打造了現代農業的產業園、新型農民的培訓園、美麗鄉村的展示園、臺灣農民的新家園。
兩岸媒體人看文創產業:文化同根同源助兩岸交流融合  
  【中新社7月11日電】「文創產業是文化積澱後創意的迸發,兩岸有著同根同源的文化,在文創產業方面有諸多可互相交流借鑒的地方。」參訪浙江歌斐頌巧克力小鎮、杭州宋城主題公園等大陸文創旅遊項目後,臺灣中天電視臺記者邵維強說。
  10日-11日,在「環杭州灣探尋浙江發展新藍海」兩岸媒體主題采風活動暨淘「寶」浙江兩岸新媒體人「創」文化體驗營中,來自兩岸的30餘位媒體人將鏡頭和筆觸對準大陸文創產業,探尋兩岸文創交流新方向。
  長期在兩岸間採訪的邵維強發現,由於消費者需求的差異,臺灣文創產品細小、精緻,大陸文創產品則面向一個更大的市場,「雖然產品不同,但二者的文化是一脈相承的。」
  參訪中,有不少臺灣媒體人表示,大陸文創產業已不輸臺灣。臺灣《聯合報》一位記者表示,他反而更關心大陸對臺灣文創產業的建議。「建議兩岸一定要多交流、多合作。在文創領域,臺灣發展成熟,大陸前景廣闊,兩岸的交流合作一定有巨大潛力。」莫雪峰回復說。
臺灣旺旺集團副董事長:「31條惠台措施」到了地方更鼓舞人心
  【中新社7月11日電】「大陸發佈的‘31條惠台措施’,到了地方更鼓舞人心。」臺灣旺旺集團副董事長胡志強在第六屆「貴州•臺灣經貿交流合作懇談會」期間接受採訪時說。
  2018年2月,國務院台辦、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發佈實施《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31條惠台措施」),加快給予台資企業與大陸企業同等待遇,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
  胡志強說,「31條惠台措施」持續在大陸各地推動,上海發佈了惠台55條措施,福建推出促進閩台經濟文化交流合作66條措施,讓其備受鼓舞。
  目前,除了上海、福建,江蘇、黑龍江、山東、湖北等地也已相繼研究落實相關惠台措施。
  在兩岸企業家峰會臺灣方理事長蕭萬長看來,大陸「31條惠台措施」的出臺,對台商和台生來說具有深遠的意義,積極回應了廣大台商和台生的需求。
  「身為一名台商,一直很關注‘31條惠台措施’的落實情況。」臺灣青創總會榮譽副總會長許登旺坦言,相關的惠台政策使得台商在大陸投資程序變得便利。
  許登旺認為,惠台政策讓廣大台商受益,更為珍貴的是下一代年輕人也將得到便利,「臺灣年輕人來大陸求學和創業的意願越來越強烈。」
  在黔臺灣青年余健松表示,「31條惠台措施」的落實和具體推進,會為兩岸合作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要搶抓政策機遇,為促進兩岸產業融合發展出一份力。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8-07-12 02:48:07
上一條:連戰率團抵北京望為兩岸帶來正能量  下一條:第六屆貴州•台灣經貿交流合作懇談會在興義開幕
人民網 中國小記者 新華網 中國網 中國經濟網 中國新聞網 央視網 光明網 騰訊網 新浪網 網易 鳳凰網2
首頁 廣告服務|版權隱私|新聞爆料|關於本報|會員中心|網站地圖

Copyright © 新華澳報 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