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     2021年01月28日 星期四
設為首頁|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新聞爆料

投稿郵箱

  • 網站首頁
  • 華澳人語
  • 兩岸觀察
  • 本澳新聞
  • 海峽兩岸
  • 中華大地
  • 百家臺
  • 海峽橋
  • 要聞
  • 特載

聯系方式

社址:澳門新口岸北京街174號廣發商業中心,6樓A & B

電話: (853)28717568、28717569


傳真: (853)28717564、28717572


電郵:correio@macau.ctm.net


採訪部:sanwaou@yahoo.com.hk


廣告部:sanwaouad@yahoo.com.hk


推薦閱讀

•國務卿蓬佩奧有「反華基因」..

•澳門博彩業發展:現狀、問題..

•新一屆全國政協澳門委員名單..

•中共政治局常委人事海外猜測..

•春節的意義、由來及傳說

華澳人語
更多>>

•港澳特首向中央述職在大不同..

•跨境賭博旅遊目的地「黑名單..

•葡國總統選舉澳門華人社會靜..

•在戰略上穩定人心,在戰術上..

•最大程度地堵防病毒進入澳門..

兩岸觀察
更多>>

•民進黨當局繼續對拜登大不敬

•軍機巡航台海周邊功能強大及..

•部桃醫院疫情將影響鄭文燦仕..

•罷捷倘成功就是民進黨中央「..

•韓國瑜復出傳言的心理投射並..

本澳新聞
更多>>

•特首視頻向中央述職 述對接..

•任職檢察官廿載 陳美芬下月..

•高教委專責小組 探討產學研..

•個資辦譴責綠洲控股

•竹灣海水現褐紅色勿下水

海峽兩岸
更多>>

•台海會否擦槍走火?國台辦:..

•外交部:敦促美方不向「台獨..

•台商無懼疫情持續在大陸拓展..

•國台辦:民進黨當局與蓬佩奧..

•國台辦:堅決支持對在台灣問..

要聞
更多>>

•國台辦:民進黨“倚美謀獨”..

•習近平:中美應該妥善管控分..

•國家衛健委: 防控形勢依然..

•美宣佈將重返《巴黎協定》 ..

•全國政協黨組舉行集體學習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要聞
要聞

中美經貿磋商白皮書的時機與玄機

  【香港中通社北京6月2日電】2日上午,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發布《關於中美經貿磋商的中方立場》白皮書,披露美國在雙方磋商中三度出爾反爾、不講誠信的經過,并再次強調自身談判誠意和底線。
  這是自去年9月24日以來,中國在中美貿易摩擦及磋商議題上發布的第二份白皮書。自最近一輪中美經貿磋商5月在華盛頓受挫以來,美方不斷在國際輿論場上密集釋放中方立場倒退、破壞談判的消息,意將責任推給中方。
  此次白皮書的一大玄機,即是梳理還原磋商實際過程,有理有力地反駁了美方在國際上倒打一耙的作法,明確指出磋商嚴重受挫的責任完全在美方。據介紹,該文本將以8個語種在全球刊出,是一次恰逢其時的全面撥亂反正,以正外界偏聽美方混淆是非的一家之言。
  根據白皮書披露的內容,美國政府堅持在協議中寫入涉及中國主權事務的強制性要求,導致雙方遲遲未能彌合剩餘分歧。由此不難看出,經貿磋商本應在商言商,美方執意以政治手段介入經貿議題,且不顧他國主權尊嚴正是導致磋商受挫的症結所在。如此淩駕他國之上的行為,任何一個主權國家都不可能接受。中國的應對無可厚非。
  外界注意到,除此次發布白皮書,中國近期祭出一系列反制措施的“組合拳”,與美國“邊打邊談”“以打促談”的底氣十足。這種底氣一方面源自對實力和道路的自信——中國經濟前景樂觀,通過改革開放發展壯大自己,是應對經貿摩擦的根本之道;另一方面也源於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理性與立場始終如一。
  事實上,中國對貿易摩擦的立場一以貫之,即,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中國不願打、不怕打,必要時不得不打。回到磋商初衷去正視及解決兩國經貿問題,談判的大門永遠敞開;出爾反爾、漫天要價并以極限施壓脅迫,談判大門關閉的責任當由美方承擔。
  除中國外,環顧全球,美國近期先將“盟友”印度從普惠制待遇國名單中移除,又將關稅“大棒”砸向“後院”墨西哥。有分析認為,特朗普政府在力踐“美國優先”的道路上已近“六親不認”。中國近期所採取的立場及系列反制措施對國際社會具有積極意義——只有堅定維護自身的主權和權益,才能更好地發展經貿關係。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白皮書發布的時間正值中美貿易磋商受挫及本月日本大阪G20峰會前夕,外界對磋商何時恢復、兩國元首是否會面等信息格外關注。此間觀察家認為,白皮書清晰釋放了中方“三個必須”的底線,已為中美下一輪可能的談判,甚至元首會晤定下基調。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9-06-03 03:45:27
上一條:中國商務部明確 磋商“三個必須”  下一條:中國發佈相關白皮書 闡中美磋商中方立場
人民網 中國小記者 新華網 中國網 中國經濟網 中國新聞網 央視網 光明網 騰訊網 新浪網 網易 鳳凰網2
首頁 廣告服務|版權隱私|新聞爆料|關於本報|會員中心|網站地圖

Copyright © 新華澳報 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