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     2021年03月03日 星期三
設為首頁|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新聞爆料

投稿郵箱

  • 網站首頁
  • 華澳人語
  • 兩岸觀察
  • 本澳新聞
  • 海峽兩岸
  • 中華大地
  • 百家臺
  • 海峽橋
  • 要聞
  • 特載

聯系方式

社址:澳門新口岸北京街174號廣發商業中心,6樓A & B

電話: (853)28717568、28717569


傳真: (853)28717564、28717572


電郵:correio@macau.ctm.net


採訪部:sanwaou@yahoo.com.hk


廣告部:sanwaouad@yahoo.com.hk


推薦閱讀

•國務卿蓬佩奧有「反華基因」..

•澳門博彩業發展:現狀、問題..

•新一屆全國政協澳門委員名單..

•春節的意義、由來及傳說

•中共政治局常委人事海外猜測..

華澳人語
更多>>

•化危機為轉機,促成「肥水不..

•《刑法「十」》今日生效澳門..

•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連夜趕..

•讓澳門成為探索一國兩制台灣..

•愛國社團領袖宜發揮帶頭接種..

兩岸觀察
更多>>

•民進黨「立委」終於敢直面「..

•鳳梨禁令下達時機恰到好處

•鳳梨禁令讓「春暖花開論」破..

•還須警惕為「修憲謀獨」製造..

•國民黨內訌既出於公義更有個..

本澳新聞
更多>>

•澳門核檢收費下調 將降至最..

•歐陽瑜呼籲社服界 積極接種..

•一月酒店入住率40.3%

•南粵工聯核檢站投入服務

•桃園機場開放轉機服務 轉機..

海峽兩岸
更多>>

•國台辦:暫停臺灣鳳梨輸入大..

•「二二八事件」74周年 馬..

•國台辦:大陸暫停進口台灣菠..

•美軍艦再穿航台海 解放軍高..

•國台辦:堅決反對臺灣任何「..

要聞
更多>>

•習:人民是黨力量源泉 永葆..

•習近平:中美應該妥善管控分..

•外交部:脫貧成績 屬於中國..

•聯合國人權高專發涉疆言論 ..

•中國對澳投資斷崖式下降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中華大地
中華大地

萬山不許一溪奔 中天新聞台換照風波

  依照中國臺灣地區電視新聞台換照六年一審的規定,中天新聞台執照將在2020年12月11日到期,中天新聞台此前已於去年6月提出換照申請,臺灣地區通訊傳播委員會(NCC)10月5日正式函達中天電視, 10月26日就中天新聞台換照案召開聽證會,討論中天新聞台前次換照的附款與改善情形是否履行、自律內控機制,以及換照案對臺灣安全、産業整體發展、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閱聽衆權益等議題。

  由於NCC針對某一新聞台換照特別召開聽證會審查尚屬首次,且本次聽證會歷經5個多小時攻防,全部會議時間更長達8.5小時,創下NCC聽證會歷時最長的一次。而擔綱聽證會主持的NCC委員以及多數鑒定人立場明顯親綠,所謂聽證會的客觀公正性飽受外界質疑。更巧的是,中天換照風波竟與今年5月間蔡辦外流密件「劇本」意外吻合,引起島內社會廣泛討論。
  秋後算賬,欲蓋彌彰,NCC政治審查髒兮兮
  儘管民進黨當局各機構、部門一再表示,NCC是獨立機關,相信必會依法依專業,對電視臺證照的審查作出判斷。但自從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曾指責NCC「誰都管不到、什麽都不管」之後,NCC便加足馬力創造業績,如今更因為「中天新聞換照」事件徹底淪為民進黨當局敲打媒體、管控輿論的另類「東廠」。對照2020年5月流傳出的蔡辦密件中提到的一段話:「(黃)致達說,三名新任委員中,兩人偏綠,可以配合處理中天,其中一位比較理想色彩,陳耀祥以後會負責溝通。」民進黨為刀俎,中天為魚肉的劇本恐怕早就定案。
  果不其然,在聽證會上,不僅部分鑒定人在聽證期間先行離席,主持人更無視中天電視代表的合理要求,連部分綠營學者都看不下去,直呼「比美麗島軍法大審還糟」!
  從聽證會結果看,多數鑒定人認為,中天新聞台在過去6年來的裁罰件數與裁罰金額都高居新聞台之冠,民衆申訴量也最多,自律內控機制顯然失能。民進黨還請來一幫「御用學者」擔任「打手」,部分小綠政黨也幫腔唱和,雖試圖化解民衆對民進黨當局整肅媒體管控言論自由的疑慮,但終究只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
  更有甚者,NCC於11月11擅自調整頻道換照審查評分表,通過制定「衛星頻道節目供應事業一般頻道換照審查評分表」作為審議換照案件評分依據,這毫無疑問是在為中天新聞台量身定做評鑒辦法,中天的最終命運可想而知。所以,與其說NCC開的是聽證會,倒不如說是為了秋後算賬進行的髒兮兮的政治審查。
  其實,中天電視新聞與民進黨的矛盾積怨已久,拿換照卡中天脖子亦早就有迹可循,絕非民進黨當局一時興起,特別是2018年「九合一」選舉後,民進黨早就將中天新聞台列上「格外關照」的名單。
  前年3月27日,NCC開會審理中天新聞報道假訊息申訴案,指出中天新聞台的內控機制失靈,要求在一個月內落實獨立審查,若届時未完成改善,將命令撤換其新聞部主管,更當場重罰中天新聞台一百萬新臺幣,創下歷史紀錄;搭著前年6月「反紅媒」遊行的便車,由黃智賢主持的中天新聞台招牌政論節目《夜問打權》在多次被迫搬家換台最終停播;曾任中天另一招牌節目《新聞深喉嚨》知名政論節目的製作人、資深媒體人朱凱翔,於去年「二合一」選舉後請辭離開電視臺;去年10月,《新聞深喉嚨》最終沒有逃脫熄燈的命運,NCC還直接點名不滿主持人王又正的主持風格,要求交出主持棒……
  中天無罪,懷璧其罪,民進黨各派系對52台虎視眈眈
  在臺灣地區的電視媒體行業,頻道位置好壞是决定收視率、廣告量以及影響力的關鍵,49至58台間的新聞台與財經台可謂是「黃金頻道」,長年以來被視為既得利益者的禁臠,新興業者很難擠進這個區段。而中天新聞的52台更被視為黃金區中的「蛋黃區」,在臺灣有490萬戶可以通過電視、手機收看,政治影響力動見觀瞻,且中天新聞台每年最少有10億新臺幣的廣告費,還有4億多新臺幣的有綫電視授權費,是媒體業者都念茲在茲的頻段。一旦中天新聞被撤照,東森、寰宇、鏡新聞台、三立等勢必不會袖手旁觀,其中不少家電視臺都有民進黨特定派系支持。 
  「新潮流系」與頻道代理商「臺灣互動電視公司」交好,該公司老闆王志隆在陳水扁時期就取得寰宇新聞台執照。王志隆還曾與民進黨「新潮流」創始人之一的吳乃仁合夥創立過臺灣衛星電視,兩人關係深厚,王志隆也被歸為「新潮流」的金主之一。只是寰宇在島內的新聞基本都是直接取材同行,以前是轉播中天的新聞,近期改為轉播東森新聞,自身幷沒有制播新聞的能力,也沒有代表實時新聞的SNG轉播車,比較起其他新聞台在營運規模上有較大差距,這是寰宇要爭奪52台的最大專業障礙。
  被認為走「英系」高層路綫的鏡電視近期動作也很大,不僅積極在電視圈招兵買馬,對取得新聞台執照也自信滿滿。不過鏡電視因為島內社會團體對鏡周刊報道風格取向頗有詬病,未來是否能取得完整的新聞台執照尚未可知,在獲得52台爭奪戰的入場券上還需繼續努力。
  由三立電視董事長林昆海主導的「海派」升級的「涌言會」近期也風頭正勁,去年八月NCC主委陳耀祥和副主委翁柏宗等上任後,隨即通過「三立iNEWS」於高雄地區南國有綫電視系統變更案,該台馬上從88台移頻至48台,未來是否對52台有所動作值得關注。
  蘇貞昌領導的「蘇系」雖然目前尚沒有顯露出有特別密切合作關係的媒體,但從「蘇系」長期深耕的新北市來看,新北市大豐有綫電視集團近期投資臺灣寬帶TBC管理公司的交易案於9月22日剛舉行聽證會,審議大豐有綫大股東戴永輝買下了臺灣第三大有綫電視系統TBC上層管理公司超過65%的股權,該案最終結果或將决定「蘇系」是否能將手伸入傳媒業。此外,有「正國會」背景的台數科近期也再次闖關申請設立新聞頻道,不過由於牽涉到徐永明政治獻金案等,在蘇貞昌主導行政下,台數科幾無可能傘到新聞頻道執照,更不必提爭取52頻道。
  中天何罪?懷璧其罪!中天換照風波不僅緣起於民進黨當局的刻意打擊報復,更系於52台的「黃金頻道」背後牽扯的龐大利益遭人惦記。民進黨對控制媒體的用心早在陳水扁時期就暴露無遺,2006年民進黨當局在强制「黨政軍」退出媒體後竟直接介入「台視釋股案」,要求作為股東的日本富士電視臺把股權釋出給《自由時報》,後被日本富士電視臺高層開親自赴台召開記者會檢舉,時任新聞部門負責人的鄭文燦也因此請辭下臺。而當下,傳統電視媒體受制於民進黨當局政治壓迫更甚,不僅在經營上要攀附民進黨特定派系才能免於NCC的大棒,新聞內容、邀請嘉賓等也要看當局臉色,連號稱「袓母綠」的呂秀蓮都痛斥遭遇過「上面交待以後不准你上電視臺」,而來賓也因為必須要按照製作單位提供的劇本演出才能獲得「通告」,使得節目內容及嘉賓觀點越來越偏激,加上商業電視臺追求收視率及利潤最大化,觀衆的收視品味也因此漸漸偏向極端化。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民進黨一意孤行必重蹈覆轍
  如果說,中天換照風波還只是民進黨當局將意在監督、批評其施政的「不友善言論」封殺在搖籃裏,那麽近期民進黨當局引進含有瘦肉精的美猪,衍生出的農業主管部門挪用「農産品受進口損害救助金」為開放瘦肉精美猪做廣告宣傳、行政機構薜僚小編制作匿名帶風向圖文、行政機構發言人因牛肉麵風波請辭等,無一不是在佐證民進黨當局試圖通過豢養「網軍」讓民衆墮入大內宣的迷幻中。
  所以,若僅僅是為了懲戒中天過去的所作所為,民進黨當局在中天換照事件中至多是虛晃一槍。但若面向未來變化的島內政治環境,中天的新聞有關「皇帝新衣」的諷剌勢必會戳穿當局編制的夢境,那就不能排除民進黨當局會「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當「從馬英九時期就有」「安全因素考燈」不再能成為民進黨推諉塞責的常備參考答案時,當迷因梗圖、「懶人包」在光天化日之下被看破手脚、原形畢露時,為了繼續愚昧普羅大衆、荼毒言論自由,民進黨必然會極力運用執政資源優勢「消音」非我族類的傳統媒體,這也正是因開放美猪牛進口又進退失據的民進黨當局再開扼殺新聞自由的新戰場的原因。
  儘管島內在野勢力對引進美猪牛的批判久久未見起色,不可否認的是蔡英文連任以來的高人氣在其以行政命令强勢開放美猪牛後就一去不返,特別是從近期蘇貞昌被「網紅政治」反噬且被評為民衆反感的政治人物第一名,已經不難嗅出風向的變化。究竟這些風向的變化是否會成為蘇貞昌行政團認「倒閣」的引綫,抑或是民進黨2022年地方縣市首長選舉提前傾覆的先聲,目前來看雖尚遙遠,但無疑伏筆已經埋下。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無論民進黨如何掩飾建構綠色獨裁統治的野心或者將扼殺新聞自由的駡名甩給NCC,終究不過是「萬山不許一溪奔,攔得溪聲日夜喧」。即便以中天為代表的觀點、色彩偏藍的電視臺及政論節目被迫轉型或停播,在網絡頻道、直播平臺日益成為輿論主戰場的當下,廣大的媒體人已經日漸學會通過網絡直接訴諸觀衆來打破傳統媒體受衆的「同溫層」,當被民進黨封堵的各種水系彙聚成新的監督力量及言論市場,到時候必然重現「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王喜/文)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1-02-20 03:05:32
上一條:現代版「悲慘世界」 臺灣外籍勞工: 誰動了我的「自由」?  下一條:惹人爭議的城市改名
人民網 中國小記者 新華網 中國網 中國經濟網 中國新聞網 央視網 光明網 騰訊網 新浪網 網易 鳳凰網2
首頁 廣告服務|版權隱私|新聞爆料|關於本報|會員中心|網站地圖

Copyright © 新華澳報 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