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     2021年03月03日 星期三
設為首頁|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新聞爆料

投稿郵箱

  • 網站首頁
  • 華澳人語
  • 兩岸觀察
  • 本澳新聞
  • 海峽兩岸
  • 中華大地
  • 百家臺
  • 海峽橋
  • 要聞
  • 特載

聯系方式

社址:澳門新口岸北京街174號廣發商業中心,6樓A & B

電話: (853)28717568、28717569


傳真: (853)28717564、28717572


電郵:correio@macau.ctm.net


採訪部:sanwaou@yahoo.com.hk


廣告部:sanwaouad@yahoo.com.hk


推薦閱讀

•國務卿蓬佩奧有「反華基因」..

•澳門博彩業發展:現狀、問題..

•新一屆全國政協澳門委員名單..

•春節的意義、由來及傳說

•中共政治局常委人事海外猜測..

華澳人語
更多>>

•化危機為轉機,促成「肥水不..

•《刑法「十」》今日生效澳門..

•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連夜趕..

•讓澳門成為探索一國兩制台灣..

•愛國社團領袖宜發揮帶頭接種..

兩岸觀察
更多>>

•民進黨「立委」終於敢直面「..

•鳳梨禁令下達時機恰到好處

•鳳梨禁令讓「春暖花開論」破..

•還須警惕為「修憲謀獨」製造..

•國民黨內訌既出於公義更有個..

本澳新聞
更多>>

•澳門核檢收費下調 將降至最..

•歐陽瑜呼籲社服界 積極接種..

•一月酒店入住率40.3%

•南粵工聯核檢站投入服務

•桃園機場開放轉機服務 轉機..

海峽兩岸
更多>>

•國台辦:暫停臺灣鳳梨輸入大..

•「二二八事件」74周年 馬..

•國台辦:大陸暫停進口台灣菠..

•美軍艦再穿航台海 解放軍高..

•國台辦:堅決反對臺灣任何「..

要聞
更多>>

•習:人民是黨力量源泉 永葆..

•習近平:中美應該妥善管控分..

•外交部:脫貧成績 屬於中國..

•聯合國人權高專發涉疆言論 ..

•中國對澳投資斷崖式下降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海峽橋
海峽橋

津台兩地「唱響國粹」

  7月22日,天津京劇院與臺北新劇團共同主辦的「唱響國粹」津台京劇綫上交流活動在津台兩地舉辦。津台兩地京劇藝術家利用雲端技術同台演唱,演繹兩岸梨園情。
  同台交流京劇藝術
  京劇作為中國國粹藝術,凝結著深厚的民族情感和文化內涵本次活動以「唱響國粹——兩岸京劇藝術的交流與創新」為主題,邀集兩岸名家綫上交流。臺北新劇團團長李寶春,臺灣辜公亮文教基金會製作經理劉智龍,天津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王艶、李宏、王嘉慶等共計80餘人參加活動。天津京劇院、臺北新劇閉綫上同台,分別演出了京劇《赤桑鎮》《野猪林》《穆桂英挂帥》《大登殿》和昆曲《淸輝朗照》等劇目,天津京劇院演員魏以剛老師圍繞京劇的歷史脉絡與在臺灣的傳承發展歷程進行交流,津台京劇藝術家合演了京劇《將相和》,「雲簽約」了《天津京劇院•臺北新劇團加强交流合作意向書》。津台京劇藝術家在新冠有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創新實現了兩岸同台同調、同戲同唱的共同願望,開後了津台京劇藝術交流合作新篇章。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傳承中華傳統文化,讓京劇藝術發揚光大,是兩岸京劇藝術家共同的願望。以京劇藝術為紐帶,通過綫上方式開展京劇藝術交流,既是京劇技藝的切磋,也是打破兩岸空間界限的創新性探索;既是傳承弘揚中華文化的新載體,也是華夏兒女血脉親情交融的新見證。久違的鄉音直入心底,揮之不去的鄉愁和親情油然而生。李寶春團長動情地說,「這次活動跨越了海峽的距離,雖相隔遙遠,却仿佛近在眼前。特別是整場活動都配合默契,堪稱完美,這是兩岸京劇交流歷史上的首次綫上合作,我非常期待下一次的彩唱交流。」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京劇藝術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已成為搭建兩岸文化橋梁的重要基石,活動中兩岸京劇藝術家首次創造性地實現了雲端同台演出《將相和》選段,將整場活動的氛圍推向高潮。天津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李宏說,「用藝術拉近與臺灣同胞的感情,我覺得非常好。通過文化的交流融合,大家一起切磋,既拉近距離,增進感情,希望雲上這種方式能够保持下去。」
  交流共叙同胞情誼
  人之相交,貴在知心。天津京劇院與臺北新劇閉就雙方加强合作交流達成共識,通過綫上方式「雲簽約」「雲握手」,簽署加强交流合作意向書,取得津台京劇交流合作新成果。在簽約結束揮手再見之際,李寶春團長十分激動,主動指揮10餘位臺灣青年京劇演員上臺,對著屏幕,向彼岸曾指導過他們的天津京劇院老師一一鞠躬致謝。一些臺灣演員喊著天津老師的名字,動情地哭訴真情:「老師,謝謝您之前對我的指導」「老師,我想去天津找您」「老師,我想您!……」場面令人動容,大家無不眼含熱泪,掌聲久久不斷。活動參與者反響熱烈,天津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王艶感慨道:「京劇通過綫上的形式表演,以前我們也沒有嘗試過,大家通過雲端,能够在不同的同演一台戲,我覺得是一種創新。」天津京劇院院長王則奇表示:「京劇藝術同本同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今後兩岸劇院之間會進一步加强合作,密切交流,共同弘揚好中華傳統文化」
(趙烱烱/文)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1-02-06 04:00:59
上一條:産業攀高峰科創贏未來 ——記2020海峽兩岸(昆山)人才交流合作大會  下一條:海峽兩岸同携手 弘揚曲藝共前行 ——第十届海峽兩岸曲藝歡樂匯綜述
人民網 中國小記者 新華網 中國網 中國經濟網 中國新聞網 央視網 光明網 騰訊網 新浪網 網易 鳳凰網2
首頁 廣告服務|版權隱私|新聞爆料|關於本報|會員中心|網站地圖

Copyright © 新華澳報 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