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     2019年02月22日 星期五
設為首頁|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新聞爆料

投稿郵箱

  • 網站首頁
  • 華澳人語
  • 兩岸觀察
  • 本澳新聞
  • 海峽兩岸
  • 中華大地
  • 百家臺
  • 海峽橋
  • 要聞
  • 特載

聯系方式

社址:澳門新口岸北京街174號廣發商業中心,6樓A & B

電話: (853)28717568、28717569


傳真: (853)28717564、28717572


電郵:correio@macau.ctm.net


採訪部:sanwaou@yahoo.com.hk


廣告部:sanwaouad@yahoo.com.hk


推薦閱讀

•澳門博彩業發展:現狀、問題..

•華府任命梅健華是為應對臺北..

•當局應釐清海一居事件當中的..

•新一屆全國政協澳門委員名單..

•請問蘇嘉豪:這不是「×獨」..

華澳人語
更多>>

•修訂《司法組織綱要法》有兩..

•承擔科創任務助力國家打破西..

•大灣區建設促使港澳「第二次..

•新時代有新作為的《粵港澳大..

•從持中國護照旅客可隨車經大..

兩岸觀察
更多>>

•蔡英文民調仍低或將會出怪招..

•王金平果然是「藍皮綠骨」

•蔡政府攻擊吳敦義既是「棒殺..

•吳敦義果然是隻會轉彎的「白..

•難道要修成《阻擋兩岸關係條..

本澳新聞
更多>>

•特首:“兩條腿”走路 澳全..

•教局持續跟進欺凌事件 呼籲..

•張榮順與法律界春茗 座談澳..

•林念修:要從戰略高度 認識..

•大灣區建設重大機遇 粵將與..

海峽兩岸
更多>>

•台灣陸委會提修法:放棄居住..

•簽兩岸和平協議須公投 吳敦..

•澎湖縣長賴峰偉訪泉州 商再..

•國民黨2020提名爭議 吳..

•台灣統派團體籲繼續推進兩岸..

要聞
更多>>

•二次特金會籌備加速 美韓軍..

•習近平:中美應該妥善管控分..

•美一軍官欲襲擊民主黨政要

•秘魯酒店持槍搶劫事件 無中..

•商務部:中美密集磋商 努力..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家庭醫藥
家庭醫藥

三伏天養生六大要訣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也是多種疾病的高發期。掌握養生要訣,有助健康過伏天。
  別太貪涼 長時間呆在空調房裏,身體調節能力容易失調,出現多種不適。因此,最好少開空調,小孩、孕婦及患有關節炎、風濕病、呼吸道疾病的老人更要注意。開時溫度以26℃為宜,保證室內外溫差別超過7℃;避免直吹身體,尤其要護好頸、背、腹、腰、腿等部位。大汗淋漓後不要衝涼水澡,以免受風寒濕邪侵襲。忌貪吃生冷瓜果,吃冷飲時最好等到食物的溫度在口內接近體溫時再慢慢咽下,且吃的時候最好選擇陽氣最旺的正午到下午3點之間。受寒後,可以喝薑茶發汗散寒。
  飲食開胃 很多人在三伏天受到「苦夏」的困擾,口淡乏味,食欲不振。因此,「開胃」是夏季養生的重點。夏天可以多吃點苦味食物,苦瓜、苦菜、苦蕎麥都能解熱祛暑、健脾開胃。不過苦瓜性寒,體質較差、脾胃虛寒者不宜多吃。天氣酷熱,出汗較多,容易耗氣傷陰。因此,益氣養陰的食物也不可少,山藥、大棗、蜂蜜、蓮藕、木耳都是不錯的選擇。此外,鴨肉、瘦豬肉等性平或涼的肉製品也有滋陰養胃、健脾補虛的功效。
  身體祛濕 悶熱潮濕的三伏天,人體容易被濕邪侵襲。對付暑濕,可以按足三裏穴,有助運化水濕。睡前用40℃的溫水泡腳,可祛濕,還能提高睡眠品質。還可以可以出些汗,讓濕氣隨汗水散發。多吃健脾化濕的食物也有幫助,紅豆、綠豆、荷葉煮粥,藿香、佩蘭、蒼術泡茶,生薑切片煮水,都有祛濕之效。辣椒雖能開胃助消化,祛濕功效卻一般。值得提醒的是,綠豆性寒,體質虛弱者不能過多飲用綠豆湯。
  「低調」運動 常說的「夏練三伏」並不是讓大家不分時間、地點、情況去鍛煉。夏天人體能力消耗大,跑步、打球、爬山等鍛煉方式必須量力而行,最好進行一些「低調」運動,如游泳、釣魚、太極拳等。夏天運動最好安排在涼爽的早晨或傍晚,其間注意少量多次補水;室外氣溫超過32℃,空氣濕度超過60%時,最好選擇在涼爽的室內運動。
  晚睡早起午補覺 晚睡並不是提倡在夏季熬夜,而是要求人們順應夏季晝夜變化的特點按時作息,入睡時間不要超過23點,早上六七點起床比較好。中醫認為「春生夏長」,人體陽氣在夏天處於旺盛狀態,如果經常睡懶覺,就違背了人體陽氣的季節變化。午睡有利於氣血平衡,能補充體力,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午睡不宜超過1小時,以30~60分鐘為宜。
  靜坐除煩 研究表明,當氣溫超過35℃、日照超過12小時、濕度高於80%的時候,人體調節中樞就會受到明顯影響,人也容易心煩意亂,老人的夏季心煩指數比年輕人更高。緩解煩躁心情可以採用靜坐的方式,如果配合一些小動作,不但能迅速達到心平氣和,還能活血通絡。端坐閉目吞津就是一個好方法。方法是:兩臂自然下垂,放在腿上,雙目和口微閉,調勻呼吸;待口中津液較多時,將其吞下,可連續吞咽3次;然後,上下牙齒叩動10~15次,可起到養心安神、固齒健脾的效果。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8-07-06 03:30:49
上一條:戴用假牙常犯哪些錯誤?  下一條:「痛風」的幕後黑手
人民網 中國小記者 新華網 中國網 中國經濟網 中國新聞網 央視網 光明網 騰訊網 新浪網 網易 鳳凰網2
首頁 廣告服務|版權隱私|新聞爆料|關於本報|會員中心|網站地圖

Copyright © 新華澳報 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