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     2021年01月19日 星期二
設為首頁|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新聞爆料

投稿郵箱

  • 網站首頁
  • 華澳人語
  • 兩岸觀察
  • 本澳新聞
  • 海峽兩岸
  • 中華大地
  • 百家臺
  • 海峽橋
  • 要聞
  • 特載

聯系方式

社址:澳門新口岸北京街174號廣發商業中心,6樓A & B

電話: (853)28717568、28717569


傳真: (853)28717564、28717572


電郵:correio@macau.ctm.net


採訪部:sanwaou@yahoo.com.hk


廣告部:sanwaouad@yahoo.com.hk


推薦閱讀

•國務卿蓬佩奧有「反華基因」..

•澳門博彩業發展:現狀、問題..

•新一屆全國政協澳門委員名單..

•中共政治局常委人事海外猜測..

•春節的意義、由來及傳說

華澳人語
更多>>

•方向明才行穩致遠,鬥志堅必..

• 特府公署反擊美國所謂報告..

•主客觀原因導致打贏爭奪青年..

•違法所得之澳門身份證理應予..

•保安人員不得組織工會符合國..

兩岸觀察
更多>>

•新形勢下對台工作有新對策新..

•同是罷免案,黃捷與王浩宇有..

•罷免案無論是否通過都具有正..

•吳怡農主攻「立委」是除笨有..

•蓬佩奧最後猖狂一跳摔了大跤

本澳新聞
更多>>

•中聯辦昨舉行新春酒會 傅自..

•幼兒首入學五千三人登記

•羅:首季有疫苗抵澳 高風險..

•對接國家“十四五” 賀一..

•怪癖男偷拍同性如廁

海峽兩岸
更多>>

•外交部:決定對惡劣美方官員..

•RCEP簽署之後 學者建言..

•2020年兩岸貿易額同比增..

•克拉夫特同蔡英文通話 外交..

•國台辦嚴厲批“獨”亦更關懷..

要聞
更多>>

•汪洋:促進兩岸融合發展  ..

•習近平:中美應該妥善管控分..

•華春瑩:希望美方尊重科學 ..

•美國拜登新政“特規拜不隨”..

•栗戰書:歡迎柬埔寨把握中國..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開卷有益
開卷有益

公務員在看什麼書

  從受訪者的讀書種類看,文史類圖書居多。特別是歷史人物傳記類圖書,各年齡段公務員都愛看。
  作為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許多政府機構都會定期購買圖書供員工閱讀,其中不少是領導人著作。
  2015年4月22日,“世界讀書日”前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正在廈門大學考察。他專程到訪“廈大時光”書店,並對在此購書的同學說,“世界讀書日雖然只有一天,但我們應該天天讀書,這種好習慣會讓我們終身受益。”
  讀書一直深受中國領導人重視。2014年2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接受俄羅斯電視臺專訪時坦言,“讀書已成了我的一種生活方式”。三個月之後,習近平在上海考察時又強調:領導幹部“少一點應酬,多用一些時間靜心讀書、靜心思考”。
  當讀書已成為領導人的生活方式時,普通公務員是否已養成讀書習慣?他們平日裏在讀什麼書?為此,南方週末記者採訪了全國各級黨政機構24位公務員,年齡跨度從20到60歲,以詳細瞭解他們過去一年間的讀書狀況。
  “很難有閒心看書”
  24位受訪者中,學歷以本科和碩士研究生為主,只有兩個例外。有23人都在過去一年內讀過至少一本以上書籍。
  一位大專學歷的巡特警大隊長一年內讀了一兩本黨建書,三四本警務實戰書,“此外還看了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古代戰爭史、自然科學方面的書”。只有華東某省會城市檢察院一位處長全年讀書量是“0”,理由是“工作太忙”。
  讀書數量最多的是50歲博士,一年讀了超過三十本書,包括十多本教育學專著,十多本黨建、政策類書籍和會議學習資料,以及少量閒書。除此之外,他自己還寫了三本專著。
  一位25歲的山東年輕公務員一年讀了21本書。作為一名山東大學畢業生,她有常人不多見的閱讀習慣,“我每天看書時間有四五個小時,通常都是自己買的紙質書,平時也會帶kindle(電子書閱讀設備)出門。”
  從採訪情況看,電子書成為年輕人讀書時的首選。剛在檢察院工作兩年的女生趙冉(化名)說,她已經不買紙質書了,“都是用kindle看。去年讀過的書包括《安全體系中的人性漏洞》、《漢武帝傳》、《盜墓筆記》、《偵探小說集》、《小說嫡謀》五本。”
  遼寧一位年屆四十的檢察官告訴南方週末記者,過去一年工作太累,活兒都幹不過來,“最累的是公訴、批捕、職務犯罪偵查幾個部門,神經繃得那麼緊,很難有閒心看書”。
  不過,新媒體技術的發展讓隨時隨地閱讀成為可能。“我前段時間用手機上的App聽了齊邦媛寫的《巨流河》。”上述檢察官說,聽書時間也得擠出來,“要麼是在上班路上,要麼是晚上回家帶孩子時候聽”。
  “單位有時會發一些書”
  從受訪者的讀書種類看,文史類圖書居多。特別是歷史人物傳記類圖書,各年齡段公務員都很愛看。
  像上述25歲山東公務員,一年中讀的21本書裏,包括《紅頂商人胡雪岩》、《蘇東坡傳》、《朱元璋傳》、《張居正大傳》、《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李鴻章傳》等多本歷史人物傳記。
  中紀委書記王岐山曾經推薦的《大清相國》影響極廣,四位受訪者都表示讀過此書。天津一位元公務員還發現,單位同事讀的最多的就是這本書,人社部一位處長也透露,“開會間歇時,看到好幾個人拿著《大清相國》看。”
  作為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許多政府機構都會定期購買圖書供員工閱讀,其中不少是領導人著作。南方週末記者通過採訪發現,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的著作《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之江新語》購買頻率較高,幾乎所有單位購置的圖書都包括這兩本。
  浙江一位元政府辦科長告訴南方週末記者:“我們單位有流動書吧,定期購買書籍,大家可以借閱。”這位科長曾經從書吧專門借來《之江新語》看,“一是寫材料需要,再就是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有要求,還有就是課題調研需要”。
  他還透露,書吧裏和習近平有關的書基本都有,還有《朱鎔基上海講話實錄》、《李瑞環的看法與說法》等,“我看過一本朱鎔基的書,感覺他講了一些大實話”。
  “除了習近平的著作,單位還會下發規範司法行為的圖書。”前文提到的年輕女檢察官趙冉告訴南方週末記者,“這些書看過之後要寫心得體會,A4紙寫三頁,兩千字左右。不過我們不會真看這些書,覺得會很枯燥。”
  一位中文系畢業的副處級幹部觀察,市面上很多政治意味濃厚的圖書往往賣給黨政機構。
  在他看來,如果真想學習政治動態、術語和理念,看《人民日報》比讀那些書好。
  一些基層司法單位在搞專項活動時,都會成立專項小組並給員工發書,比如司法改革專項工作小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小組等等。“看完書後都要寫心得體會,我們都是直接抄單位印好的資料,資料則是各種領導講話和檔的集合。”一位元基層檢察官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司法改革那次,我們寫完讓省院來檢查的人看了一下就發下來了。”
  “單位有時會發一些書,但沒人看。”江蘇一位元副局長告訴南方週末記者,“我們不是小朋友,靠教育約束一名幹部遠遠不夠,要靠嚴格的制度和道德。”
  中央八項規定之下,一些政府部門也不再發放圖書卡。江蘇一位元處級幹部透露,“去年我們單位跟新華書店合作,他們列了個書單,我們每個人可以選擇600塊錢書,最後由單位埋單。”作為一名外事幹部,這位江蘇處級幹部透露,單位在買書方面管道很多,他剛買了些英語工具書,“現在什麼都不能發了,給大家點精神食糧也不錯”。
  “看書主要在於心態”
  如果完全出於自願,公務員喜歡讀書的理由是什麼?
  由於身處不同領域黨政機構,公務員若想持續提高業務能力,持續閱讀專業圖書必不可少。湖南一位從事教育工作的副科級幹部,過去一年花了很多時間看專業書。在她看來,讀書與工作及個人專業成長相關,“所以要毫不懈怠地學習”。
  上述遼寧某市檢察院幹部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如今對執法程式要求愈發嚴格,絕對不能出瑕疵,“所以平時我們必須把刑訴法、《人民檢察院刑訴規則》放在身邊,沒事就拿出來翻翻。”
  北京某區公務員小麗(化名),一年來為鼓勵自己讀書,經常在微博上發佈看書進度。2015年3月,她發佈的當月書目包括《平凡的世界》、《圍城》、《金融的解釋》等,她還說:“3月閱讀量較少,健身兩周參加了區裏五公里長跑……”
  “讀書對公務員肯定是必要的,不然如何跟上形勢呢?”上述擁有博士學位的處級幹部認為,“讀書也是自我充實提高的很好方式。”
  上述年屆40歲的遼寧檢察官記得,大學時讀過林語堂不少散文,但沒怎麼看過他的小說。最近,他把林的小說《京華煙雲》找來看,翻完之後又開始看馮夢龍的《初刻拍案驚奇》,不過,“看了兩章看不動了,他講故事還是有點說教,都是因果報應。”
  這位檢察官早年主修國際關係,如今他已經很少觸及此類書籍,也很少關心時事。“我的目標是幹好工作,辦的案件沒有瑕疵,沒冤枉好人也沒讓壞人跑掉。”
  (劉斌  李岸東 高音子/文)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15-10-20 06:37:15
上一條:魯迅惜書二三事  下一條:這個夏天,奧巴馬讀什麼書?
人民網 中國小記者 新華網 中國網 中國經濟網 中國新聞網 央視網 光明網 騰訊網 新浪網 網易 鳳凰網2
首頁 廣告服務|版權隱私|新聞爆料|關於本報|會員中心|網站地圖

Copyright © 新華澳報 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