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     2021年03月03日 星期三
設為首頁|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新聞爆料

投稿郵箱

  • 網站首頁
  • 華澳人語
  • 兩岸觀察
  • 本澳新聞
  • 海峽兩岸
  • 中華大地
  • 百家臺
  • 海峽橋
  • 要聞
  • 特載

聯系方式

社址:澳門新口岸北京街174號廣發商業中心,6樓A & B

電話: (853)28717568、28717569


傳真: (853)28717564、28717572


電郵:correio@macau.ctm.net


採訪部:sanwaou@yahoo.com.hk


廣告部:sanwaouad@yahoo.com.hk


推薦閱讀

•國務卿蓬佩奧有「反華基因」..

•澳門博彩業發展:現狀、問題..

•新一屆全國政協澳門委員名單..

•春節的意義、由來及傳說

•中共政治局常委人事海外猜測..

華澳人語
更多>>

•化危機為轉機,促成「肥水不..

•《刑法「十」》今日生效澳門..

•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連夜趕..

•讓澳門成為探索一國兩制台灣..

•愛國社團領袖宜發揮帶頭接種..

兩岸觀察
更多>>

•民進黨「立委」終於敢直面「..

•鳳梨禁令下達時機恰到好處

•鳳梨禁令讓「春暖花開論」破..

•還須警惕為「修憲謀獨」製造..

•國民黨內訌既出於公義更有個..

本澳新聞
更多>>

•澳門核檢收費下調 將降至最..

•歐陽瑜呼籲社服界 積極接種..

•一月酒店入住率40.3%

•南粵工聯核檢站投入服務

•桃園機場開放轉機服務 轉機..

海峽兩岸
更多>>

•國台辦:暫停臺灣鳳梨輸入大..

•「二二八事件」74周年 馬..

•國台辦:大陸暫停進口台灣菠..

•美軍艦再穿航台海 解放軍高..

•國台辦:堅決反對臺灣任何「..

要聞
更多>>

•習:人民是黨力量源泉 永葆..

•習近平:中美應該妥善管控分..

•外交部:脫貧成績 屬於中國..

•聯合國人權高專發涉疆言論 ..

•中國對澳投資斷崖式下降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小小環球
小小環球

越共十三大回顧:選舉新一届領導集體,繼續「革新」與反腐

  2月1日上午,越南共産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越共十三大)舉行閉幕會。當日,越共中央總書記、越南國家主席、中央軍委書記阮富仲向大會致謝。1月31日,阮富仲第三次當選越共中央總書記。
  據越通社2月1日報道,爲期7天多的越共十三大在嚴肅、緊張和民主的氣氛中進行,幷於1日落下帷幕,會議取得了圓滿成功。據新華社報道,2月1日上午,新一届越共中央領導集體正式亮相。
  據新華社報道,越共十三大决議提出的具體目標包括:到2025年使越南成爲擺脫中等偏低收入、沿著現代工業道路邁進的發展中國家;到2030年使越南成爲具有現代工業的中高收入發展中國家;到2045年使越南成爲高收入的發達國家。
  阮富仲在會議閉幕後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回答媒體提問時還表示,越南近年來的反腐力度前所未有。反腐工作複雜艱難,需要進行長期、艱巨和激烈的鬥爭。
  阮富仲第三次當選總書記
  就越通社報道,1月30日,越共十三大選舉産生第十三届中央委員會。1月31日,越共第十三届中央委員會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阮富仲連任新一届(第十三届)越共中央總書記。這是他第三次當選越共中央總書記。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越南政府總理阮春福代表政治局委員向阮富仲送花祝賀。
  據人民日報客戶端報道,阮富仲生於1944年4月,76歲,首都河內市東英縣人,分別在2011年1月召開的越共十一大、2016年1月召開的越共十二大上,當選中央總書記。
  據越通社和越共電子報發布的阮富仲簡歷,阮富仲1967年12月至1996年8月期間,曾長期在越共中央機關刊物《共産主義》雜志工作。阮富仲還曾擔任越共思想-文化與科教工作負責人以及理論工作負責人,長期從事宣傳、文教與思想工作。
  1997年12月,阮富仲進入越共中央政治局,連續擔任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届政治局委員。
  2000年,阮富仲擔任河內市委書記。
  從2011年起,阮富仲任越共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中央軍委書記。
  2018年9月,時任越南國家主席陳大光任內病逝。同年10月,阮富仲於越南國會會議上被選爲越南國家主席,任期至2021年。
  根據資料,阮富仲是黎笋之後又一位連續兩次連任的越共總書記。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指出,此前只有黎笋連續三届擔任越南共産黨(越南勞動黨)的最高職務。
  1月31日的會議選舉還産生了由18人組成的中央政治局。根據越共中央機關報《人民報》和越通社,越共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名單包括:越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阮富仲;政府總理阮春福;越共中央組織部部長范明正;河內市委書記、河內市第十四届國會代表團團長王廷惠;工貿部部長兼越共中央經濟部副部長陳俊英;最高人民法院院長阮和平;越南人民軍總政治局主任梁强;財政部部長丁進勇;國防部副部長、越南人民軍總參謀長潘文江;公安部部長蘇林;中央民運部部長張氏梅;越南祖國陣綫中央委員會主席陳青敏;政府副總理、外交部長范平明;胡志明市市委書記阮文年;胡志明國家政治學院院長、中央理論委員會主席阮春勝;中央宣教部部長武文賞;中央內政部部長潘廷鐲;中央檢查委員會主任陳錦秀。
  阮富仲:反腐鬥爭永遠在路上且無禁區
  據越通社報道,2月1日上午,阮富仲在越南國家會議中心舉行的越共十三大結果新聞發布會上强調,反腐敗是一場長期、艱難和激烈的鬥爭。近年來的反腐敗成就只是减少和防止腐敗的一步。據阮富仲簡歷,阮富仲2013年2月起任越南中央反腐指導委員會主任至今。同年,反腐敗指導委員會發起反腐敗鬥爭。
  2月1日,阮富仲在回答記者關於新任期中反腐敗工作的提問時表示,反腐敗工作不斷進行,反腐敗鬥爭永遠在路上,反腐敗不分在職不在職,反腐敗無禁區。
  阮富仲還引用胡志明的話說:「鋸掉蟲食的樹枝是爲了挽救整棵樹。懲罰一些人是爲了勸阻別人不要違規,保持警惕和防止腐敗才是真正目標。」
  越通社指出,越南2013年至今已查處多起腐敗案,多位越共中央委員、政治局委員等被判刑坐牢,沒收財産金額達數百萬美元和數十億越南盾(1元人民幣約合3581.7越南盾)。
  據新華社2月2日報道,越中友好協會副主席、戰略與國際關係發展研究中心高級顧問阮榮光表示,越共十分重視中國共産黨在防範打擊腐敗方面的成功經驗,雙方已建立起相關合作交流機制,未來也將繼續開展合作。
  阮富仲的身體狀况曾引起外界廣泛關注。據越通社報道,阮富仲强調自己儘管年歲已高,但將盡心盡力做事。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參加越共十三大結果新聞發布會時注意到,阮富仲直言有人認爲他身體疲勞就會緩和反腐工作。他强調,該做的反腐工作還是要進行。
  越共十三大决議肯定革新事業35周年
  就越通社報道,2月1日上午,越共第十三届中央書記處書記、越共中央辦公廳主任、秘書團團長黎明興宣讀了越共十三大的决議草案。大會以100%的贊成票表决通過越共十三大的决議。
  該决議稱,越南革新(Đổi Mới)事業實施35年和社會主義過渡時期國家建設綱領實施30年來,人民群衆物質和精神生活均得到明顯改善,國家的前途、潜力、地位和威望從未如此之高。越南所取得的成就足以充分證明越南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是完全正確的,符合越南實際情况和時代的發展趨勢,党的英明領導對越南革命取得勝利起著决定性作用。
  2021年是越南實施革新開放35周年。許多人將越南革新事業所取得的成就與經驗稱爲「越南模式」。據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此前報道,一般而言,越南問題專家提及「越南模式」時會强調,該國在保持越南共産黨作爲「領導國家和社會的唯一力量」的同時,積極開展「革新開放」政策,發展「社會主義指導下的市場經濟」,取得令人矚目的經濟成就,成爲全球經濟增速最快的國家之一。
  此次越共十三大决議提出了到2025年、2030年和2045年的國家發展目標,包括到2045年使越南成爲高收入的發達國家。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Indiana University)教授、越南倡議計劃主席陳玉英2月1日接受越通社采訪時說,越南已做到了三大要點:其一,保持宏觀經濟平穩運行,維護治安秩序,這是投資商最關注的問題;其二,簽署了多項自貿協定,從而吸引更多資金流入,加大出口力度,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其三,向企業界給予大力支持。
  與此同時,陳玉英還指出越南今後需要努力解决的三大挑戰,即人力資源質量、法制規定交叉重叠及環境問題。來自越南的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教師武明羌也指出,越南需盡一切努力在25年內成爲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成員;除了簡化行政審批手續外,還須集中精力支持企業創造新奇迹;必須招募人才爲國家發展貢獻力量。
  《日本經濟新聞》等媒體指出,越共十三大在越南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國內總産值增長率達2.9%等的背景下進行。據海外網報道,截至2月2日,越南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達1850例,累計死亡病例35例。越南的感染人數保持在較低水平,是世界上應對疫情較好的國家之一。另外,儘管GDP增長創下30年來最低值,但在全球經濟衰退背景下越南經濟仍顯得表現良好。
  儘管如此,越南近期的新冠疫情有所反彈。據路透社2月2日報道,近期的新冠疫情已經在越南10個省市傳播蔓延,至少276人感染。當日,越南衛生部發表聲明稱,本輪新冠肺炎疫情是英國報告的新冠病毒變種引發的。越南仍需應對克服新冠疫情以及於疫情下保持經濟發展的挑戰。
(許振華/文)
點擊次數:  更新時間:2021-02-22 03:34:17
上一條:越共十三大對外傳遞出哪些信號?  下一條:變種病毒「拷問」新冠疫苗
人民網 中國小記者 新華網 中國網 中國經濟網 中國新聞網 央視網 光明網 騰訊網 新浪網 網易 鳳凰網2
首頁 廣告服務|版權隱私|新聞爆料|關於本報|會員中心|網站地圖

Copyright © 新華澳報 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