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台僑領建議台灣僑聯在澳門舉辦兩岸論壇 親台僑領建議台灣僑聯在澳門舉辦兩岸論壇

據中國華僑救國聯合會提供的資料稱,澳門地區僑聯賢彥、「港台經貿交流中心」主任郭贊宏,日前致函「僑聯總會」秘書長吳振波,建議在澳門定期舉行「兩岸論壇」,以凝聚海峽兩岸及海外之各方人士意見,致力謀求台灣海峽之穩定與和平。而吳振波對此建議則尚在審慎考慮中。

身兼「僑聯總會」顧問的郭贊宏在建議函中指出,五月底在泰國芭堤雅召開的「亞洲僑聯高峰會議」,許多僑領對國內形勢變化,以及對「中華民國」的危難,對海外華僑產生的衝擊,對重新檢討對海外華僑愛國救國的態度,今後的努力方向和策略,提出了寶貴建言。其中尤以「亞洲台商總會」會長潘漢唐的報告:「亞洲各地僑社今後應如何堅持反對台獨的立場,持續維護中華民國永續發展之重大課題」,提出建言。唯感到目前海峽兩岸政治形勢非常嚴峻,近日中共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宣示:將在二零二零年完成兩岸統一,這是大陸五十多年來,第一次講明解決兩岸問題的年限,顯示兩岸正走向攤牌緊迫感。

郭函指出,由於「台獨」分子使出陰謀詭計,竊取了「中華民國第十一任「總統」、「副總統」寶座,所以大陸對「三.二0」後台灣政局的疑慮加深,更可以在「五.一七聲明」中看出來,並提出台灣當局只能在「統」、「獨」兩條路選擇其一。如果未來兩岸無法復談或完成「三通」,大陸的急迫心態將會日益表面化。更因陳水扁聲稱二零零六年制定「新憲法」、二零零八年實施「新憲法」,就是「台獨時間表」。中國大陸又一貫堅稱「甚麼時候台獨,甚麼時候統一」,這也不等於北京的容忍期限會超過它所認知的「台獨時間表」。也就是兩岸互激,將導致軍事鬥爭不斷升級,兩岸同胞將再次受災難。

郭函說,潘漢唐建言,成立「兩岸論壇」,邀請兩岸及海外有影響力的產、官、學代表人物從經濟、文化、社會,甚至政治層面,探討兩岸交流合作關係,提供兩岸政府參考,我們認為這一建議非常好,非常及時。潘漢唐並建議在亞洲地區找適當城市來籌備此「兩岸論壇」。所以,他建議以澳門這地方舉辦,以澳門來發揮兩岸溝通中介作用,是最適合不過。澳門地處南中國大陸,雖地方細小,人口只有四十三萬,卻是一個國際城市、自由港,交通、資訊發達。一九九九年十二月澳門回歸大陸政府後,社會治安良好,經濟穩定上升。尤以澳門政府開放賭牌後,國際大財團注入澳門發展,使澳門的經濟體系更加完善更加有活力。去年以來,中共對港、澳地區實行更寬鬆政策,與港、澳政府簽署「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加上最近「泛珠三角地區」與「九加二」經濟體系的合作關係簽署,澳門是其中一員。澳門回歸中國,中共對澳門特區又給予較寬鬆政策,出入境給予落地簽証,旅客申領時非常方便自由〔澳門比香港在出入境方面較方便,不受大政治環境影響〕,而且澳門社會雜音較少,澳門居民熱情、好客,歡迎各國旅客到澳門旅遊。

同時也兼具「僑聯總會」顧問身份的郭贊宏在函中說,他在澳門居住已二十多年,對澳門的社會環境亦很清楚,而且他與台北派駐澳門的「台北經濟文化中心」關係密切,也與中共國務院駐澳門特區聯絡辦的台灣事務部的關係良好,可起多方面的聯絡和支持作用。在目前兩岸政治僵局尚未破解時,大陸各方面的人士到澳門亦很方便,台灣各相關團體及居民身份到澳門也是落地簽,不受限制,所以他建議選擇澳門來籌備「兩岸論壇」是最適合的城市。他還表示,以上建議若認為可行,歡迎吳振波秘書長撥冗先行親臨澳門實地瞭解考察,再作決定。

「僑聯總會」成立於一九五二年,奉蔣介石的指示而設,由「僑委會」與中國國民黨中央第三組〔即海工會的前身〕具體操作。當時的性質與任務是:經常聯繫海外僑團、僑領、僑胞,推廣反共愛國運動,支持「政府」,促進僑社興盛發展。「僑聯總會」涵蓋全球各地僑區,設常務理事九十九人,理事五百九十九人。目前有團體會員一千一百餘個〔不接受個人會員〕,及將近兩千名的名譽理事、顧問。早期的維持經費,均由國民黨中央第三組補助。以後黨政分離,才因「僑委會」繼續接辦補助。民進黨上台後,「僑委會」僅有象徵性的資助,其主要財源為由早年各地僑社捐助的捐款興建的「僑聯大樓」出租租金支應。「僑聯大樓」由時任副秘書長的馬樹禮督建,並由蔣宋美齡親臨剪綵。「僑聯總會」的一貫基本立場是,反共反「台獨」,維護「中華民國」之存在、成長及發展。但在今年五月底召開的「亞洲僑聯高峰會議」中,已非正式地修訂為:在現階段,「反台獨」比「反共」更為重要,「僑聯總會」今後的政治立場將以「反台獨」為優先。至於「反共」,也應毋須「凡共必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