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東亞運之風讓我們攜手踏入新紀元 乘東亞運之風讓我們攜手踏入新紀元

第四屆東亞運動會,將於今日在澳門隆重開幕。來自東亞九個國家和地區的兩千多名運動員,齊聚濠江小城,進行十七項賽事的角逐,將產生二百三十四面金牌。這項盛事,不但是澳門設埠數百年來的首次大型國際性賽事,也是澳門回歸之後,首次在中國領土內進行的綜合性及帶國際性質的地區賽事,並將會為北京舉辦二零零八年奧運提供經驗。因此,東亞運的舉行,無論是在宏揚國威,還是在向全球彰揚「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針,宣傳澳門特區方面,都將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個大型的國際體育盛會,向來是各國各地區青年人的大聚會、大團結。第四屆東亞運動會將為東亞各國各地區的運動員提供切磋技藝、加深了解、增進友誼、加強團結的機會。澳門東亞運動會的紅、綠、藍、紅、黑奧運五色,以放射旋轉形由外向構成,代表了金、木、水、火、土五大元素,寓意著來自九個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們,融匯在一起,團結彼此的力量, 在東亞捲起一股旋風,與世界共同創造新世紀的風采。年青的東亞運動會,不但維繫著亞洲東部人民的感情,還將「率領」著他們的寄託、希望,乘這股東亞之風,在澳門這個古色古香、融匯東西文化的橋樑之地,攜手踏入新的紀元。

承辦大型體育盛會,是對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綜合實力和組織能力的實際考驗。以只有相當於內地一個鄉鎮的土地面積的二十七平方公里,相當於內地一個縣的人口的四十七萬人口的澳門特區,去承辦一個帶國際性質的地區運動會,確是嚴峻地考驗著年輕的澳門特區的綜合實力和組織能力。而首次舉辦大型國際體育運動會的澳門,經過幾年的籌備,交出了一份令到各方面都滿意的答案。這一事實証明,「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有中央政府的有力支持,有以特首何厚鏵為首的澳門特區政府及其領導下的澳門東亞運組委會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有全澳市民的積極參與,小小的澳門也能創造人間奇弔。在澳門特區政府和東亞運組委會的精心組織下,在三萬名志願工的共同努力下,大家盡心盡責,踏踏實實,一絲不苟,卓有成效地完成了各項籌備工作。就象澳門東亞運吉祥物「柏柏」那樣,展現了澳門居民真誠、熱情、好客、高效率的風采,展現了澳門回歸以來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的美好形象。

實際上,各國各地區的代表團在抵達澳門之後,都對東亞運東道主的熱情、周全、認真 ,贊不絕口,也對小小的澳門能夠承辦如此大型的國際性體育賽事,表示欽佩。尤其是澳門將「面積不大」的劣勢轉化為優勢,並出於節約及賽後利用的考慮,不建專門的運動員村,將運動員們安排入住不同的酒店,使到運動員們享受到比運動員村更為周到舒適的食宿條件,有利於他們以飽滿的精力去拼搏。而正由於澳門面積細小,各家酒店與比賽場館的距離較近,甚至步行十多分鐘就可抵達,不似某些國際性賽事那樣需要奔波近小時的路程,這也有利於運動員們以歡愉的心情去爭奪獎牌。這個面對「面積小」而因勢利導演變而成的使澳門成為一個「大運動員村」的做法,充滿人性化,是全球的首創,充分展現了澳門人力求創新及靈活務實的精神。

中央政府給予澳門東亞運熱情的支持。除了是在籌辦期間運用主權國家的身份,為澳門出面處理了許多對外交涉的事務之外,在比賽中,又派出歷屆東亞運以來最龐大的隊伍參賽,許多運動員還是在第十屆全國運動會絕塵未洗、戰衣未解的情況下就赴澳門作賽。而中央電視台更是派出了由五百五十人和十三台轉播車組成的報導團出擊東亞運,是央視目前為止最大規模的境外報導團。這除了是為北京奧運會練兵之外,更是對澳門東亞運即時轉播工作的最大支持。

「在此一刻彼此不再分國度,在每分鐘一切皆以心相連,一起分享在這盛世活動,心深深處共奏著這聲音,未理那日達成我亦笑著盡情懷自信。WE WILL SHINE尋求我理想,熱熾的心一再將這歌唱頌,一心一意共創造這高峰,就算是碰著盡頭但我亦笑著盡情懷自信」。讓我們高唱著這支東亞運會歌,乘東亞之風,踏入新紀元,創造新一頁,與世界一同走向輝煌。

祝福您,東亞運!祝福您,爭取創造佳績的各地運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