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副主席馬萬祺昨日發表講話,呼籲更好地發揮人民政協的作用,讓更多的愛國人士參加人民政協的工作,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維護澳門特區繁榮安定,多作貢獻。
馬萬祺的這番話,顯然是認真學習《中共中央關於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的心得,也是對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日前參加十屆全國政協四次會議港澳委員聯會上的講話的積極回應。從這些訊息中,我們似乎可以預見今後在澳門已經回歸的背景下,人民政協的工作不但不會減弱,相反還將會進一步加強。中央將透過澳門區的全國及各地各級政協委員,作為與廣大澳門同胞加強聯繫的橋樑,而澳門區政協委員也將利用人民政協的平台,積極參與愛國愛鄉愛澳的工作。人民政協的獨特作用,今後將進一步顯現出來。
《中共中央關於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指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協成立以來,為建立和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促進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必須大力加強人民政協工作,充分發揮人民政協的作用。「意見」還指出,人民政協在新世紀新階段的任務是:高舉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旗幟,在熱愛中華人民共和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事業、共同致力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政治基礎上,進一步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把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都團結起來,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為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為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而奮鬥。
賈慶林在談及到如何在「一國兩制」條件下,進一步發揮政協委員的作用時則指出,中共中央對此十分重視,有關部門也在討論,要為港澳委員發揮作用創造條件,提供更好的服務。在處理涉及港澳事務時,要盡量多聽取港澳委員的意見,相信今後港澳委員的作用一定會發揮得越來越好。為此,賈慶林提出了三點希望:一、港澳委員要帶頭學習、宣傳「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和「基本法」,為全面實施「一國兩制」作出新貢獻。二、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為保持港澳的長期繁榮穩定作出新貢獻。三、廣泛團結港澳各界人士和廣大市民,為構建和諧香港、和諧澳門作出新貢獻。
然而,在香港、澳門回歸前後,從中央某些領導人到各個港澳事務工作機構,似是曾對在港澳地區繼續發揮人民政協的作用,有過並不正確的想法。他們錯誤理解「不干預港澳特區內部事務」的政策,認為港澳區政協委員在參政議政的過程中倘談及港澳事務,將會形成「干預港澳特區內部事務」。而且,保留太多港澳委員名額,也有可能會讓外界產生某些不利於「一國兩制」方針落實的不良觀感。為此,港澳回歸後,除全國政協仍保留適當的港澳委員名額之外,各地各級政協的港澳委員的名額,都曾有程度不同的縮減,其中尤以廣東省政協為甚。
這種做法的惡果很決就浮現出來。因為它如同當時的國務院港澳辦公室和中央駐港澳機構顧忌重重,一反回歸前積極組織港澳各界團體和人士到內地交流參觀的做法,並干脆當起了「守門員」,使到港澳居民與中央、內地的政治聯繫有所削弱,而使國際反華反共勢力有機會乘隙而入,興風作浪,最後釀成了香港「七一大遊行」的惡果。本欄在「七一大遊行」爆發之前,就曾「甘冒大不諱」,發文批評這種不作為現象,並擔心將會帶來不良後果。這個教訓,不可謂不深刻。
當時本欄也曾針對內地各地各級政協削減港澳委員名額的做法,為文批評指出,人民政協原來安排了「港澳同胞」的界別,及有較多的成員和所聯繫的群眾與台灣、港澳同胞、國外華僑、華裔有各種各樣的關係與交往,有的是血肉相連的親屬關係,有的是同學同鄉同事的故交關係,他們是聯繫海峽兩岸,聯繫世界華僑、華裔,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的重要橋樑。人民政協面對新的形勢,立足大陸,面向台灣、港澳同胞 和國外僑胞,在愛國主義的基礎上,發展同「三胞」和國外僑胞的友好合作,就能團結和調動起他們的力量,推動「一國兩制」的實施,為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大業作出更大貢獻。
因此,港澳委員在人民政協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他界別所不能相比的。他們如能繼續參加各地各級政協的工作,就是提高政協參政議政水平,充分發揮人民政協職能和作用的一支強大生力軍。他們有著比較廣泛社會聯繫,對自己的祖國有著天然的割不斷的情絲,愛國愛鄉之心與日俱增,報效桑梓的壯舉屢見不鮮。港澳委員是同內地進行經貿、科技、文化等方面合作與交流的最積極的一部份,是發揮政協優勢進行經濟建設的一支特殊的極其難得的重要力量。
另外,港澳委員作為人民政協組織中的一員,是中共和政府聯繫港澳群眾的重要橋樑和紐帶。他們贊成祖國統一,支持祖國「四化」建設,積極反映港澳居民的意願,深為祖國和 港澳各界所敬重,是港澳的一支進步力量。
既然如此,就應當針對港澳人士政治參與意識和榮譽感增強的新特點,在法律和政策許可的範圍內盡可能地照顧他們各自的利益,努力做好各方面代表人物在境內各種機構、團體的政治名譽、職務安排和表彰工作,繼續在各地各級政協組織中保留「港澳同胞」界別,積極為港澳委員參政議政創造優良條件,冀求收到以點帶面、影響一大批、惠及整個工作面,以及團結同胞、爭取人心的良好效果。因此,那種在「九七」、「九九」後取消地方政協中的「港澳同胞」界別的想法,無疑是「自廢武功」的傻事。
本欄當時還指出,更重要的是,按照「政協章程」第十九條的規定,「港澳同胞」是人民政協的組成部份。在「九七」、「九九」後港澳地區不設政協組織的情況下,是絕對沒有理由取消地方政協的「港澳同胞」界別的。
現在,中共中央已發出文件,強調要加強人民政協的工作。而賈慶林主席也強調要充分發揮人民政協港澳委員的作用。應是已經解決了前述思想障礙問題。因此,藉著全國及各地各級政協在兩年後就要進行換屆工作,有關部門就應及早預作籌謀,一要增加港澳委員名額;二要邀請更多的各方面、各界別愛國愛鄉愛澳人士參與人民政協的工作,尤其是要大量吸收年青一代,以利「薪火相傳」;三要創造條件讓港澳政協委員會有更好的工作環境,把人民政協的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