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教育事業,近來好消息頻傳。繼特首何厚鏵宣佈澳門特區政府計劃在二00九──二0一0年度實施十五年免費教育,因而被溫家寶總理稱讚「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之後,教育委員會議決了二00六──二00七年度在免費教育實施的各項措施,包括家長免繳雜費,調升入網學校學生學費津貼逾百分之七,非入網學校學生費津貼調升逾百分之四十等。為此,教育暨青年局本年度的預算增加了近四億元,達十五億元。大前日,教育局長蘇朝暉又宣佈,政府將持續增撥資源改善本澳學校的硬件設施,每年的資助金額由數千萬元至一億元不等。昨日一份葡文報章又報導,特首何厚鏵今年六月間訪問葡國時,將與葡國新總統施華高、總理蘇格拉底及其他政府官員討論澳門葡文學校的搬遷問題,把本澳的葡文教育議題提升到澳門與葡國之間的最高政務層次。由此可見,特區政府十分重視作為授業育人的教育事業,而且不但對整體教育事業是如此,而且還特別重視葡文教育問題。
特區政府特別重視葡文教育問題,這不單止因為葡文教育事業也是屬於「十年樹人,百年樹人」的事業,還因為它是國策,而且還是中葡兩國的外交契約行為。說它是「國策」,是因為「澳門基本法」規定,「葡文也是正式語文」,這是中國政府從照顧葡萄牙後裔居民的利益出發,從貫徹「一國兩制」的大局出發,順應了葡萄牙後裔居民的願望和要求,有利於澳門社會的長期穩定。既然如此,就必須繼續推動葡文教育。說它是「中葡外交契約」,是因為由中葡兩國總理簽署、兩國國會批准,並已送交聯合國秘書處備案的「中葡聯合聲明」規定,「在澳門的葡萄牙後裔居民的利益將依法得到保護」、「澳門特別行政區自行制定有關文化、教育和科技政策,諸如教學語文〔包括葡語〕的政策和學術資格與承認學位級別的制度。各學校均可繼續開辦,保留其自主性,並可繼續從澳門以外招聘教職員和選用教材」。因此,繼續開展葡文教育,是受到「中葡聯合聲明」的外交協議的保障的。當然,繼續進行和加強葡文教育,也是為了強化澳門的「國際城市」特色的需要,更是為了適應澳門作為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關係的橋樑角色的需要。
因此,葡文學校的發展和搬遷問題,就成了澳門教育領域的重要議題。而形勢的發展也迫使它不得不搬遷。其一,是葡文學校本身的發展,現在的校舍已不敷應用,必須擴大校舍,但現址已難有擴建的空間。其二,由於博彩業的發展,「澳博」已使用了與葡文學校一巷之隔的工人球場興建「新葡京酒店」。而這家「新葡京酒店」作為「澳博」的新「旗艦酒店」〔因按照博彩法律制度規定,現時的葡京賭場已是政府物業,故舊葡京賭場已不再適合作「澳博」的「旗艦酒店」〕,必然是在博彩項目上大展拳腳。而有「賭」就必有「嫖」,日後「新葡京」開業後,也就必然會「鶯歌燕舞」。這對近在咫尺的葡文學校的學生來說,是接受教育及成長路上的一大負面因素,學生們必須避而遠之。其三,「賭王」何鴻燊早就對葡文學校現址虎視眈眈,希望能以換地等方式,取得該幅土地,使之與「新葡京」連成一片,從而打造澳門博彩業規模最龐大的「旗艦」,以保住其「賭王」的地位。
上述的幾項緣由,是各有利益所在。但作為教育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則特別看重其中的「學校遠離賭場」的問題,因為這是關乎到學校的「德育」成效,及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權益的問題。既然在葡治時代,立法會都可以在制訂《吸煙的預防及限制制度》法律時,硬性規定售賣香煙的場所必須遠離學校,作為在對青少年學生發生毒害作用比吸食香煙更為嚴重的「賭」及「嫖」,就更應要離得學校遠遠了。為此,當年在特區立法會制定《訂定娛樂場幸運博彩經營法律制度》法律時,本欄就曾鄭重建議,該法律應明文規定,幸運博彩之經營地方,必須與具有政治意涵的紀念建築物、政府機關、文化機構、學校等保持一定距離。也有一些社會人士作出同樣的呼籲。但可惜我們人微言輕,這個合理建議未有受到立法會議員諸公的重視和接納。由此,就給澳門特區留下了「賭場包圍金蓮花廣場」、「賭場包圍中聯辦」、「賭場包圍文化中心」、「賭場包圍解放軍駐澳部隊」、「賭場包圍外交部特派員公署」的遺憾。
同樣,現在也有「賭場包圍學校」之虞。葡文學校是為一例。現在看來,盡管此已受到當局重視,但因受種種主客觀因素影響,葡文學校的搬遷已被延宕,看來是趕不及在「新葡京」開業之前遷走。葡文學校的學生就將會渡過一段與賭為鄰、與「北菇」為伍的日子,於身心健康成長頗為不利。學生們在受到智育、德育、體育教育的同時,可能也會在耳濡目染中,受到不同程度的「賭育」、「嫖育」。
由於葡文學校存在已有數十年,而「新葡京」是現在才興建,故出現這樣的問題,責不在校方。但政府也應盡快妥善解決葡文學校的搬遷問題,以消除學校與賭場毗鄰「別苗頭」的不良情況。而目前在建或計劃興建的學校,其選址竟然也是與賭場毗鄰而處,那就應是屬於校方的責任,及向校方批給土地的政府的責任了。
比如,在政府的規劃中,路詠填海區和新口岸區,將是澳門的兩大賭場集中區域。而偏是在新口岸區,政府卻批地予一家擁有從托兒所、幼兒園到小學、初中、高中齊全的學校作校舍。盡管這幅土地原來就是學校用途,後因原獲批地學校未能履行建校計劃而被取消了原批地合約,而由現獲批地學校「填補」其「空缺」;也盡管現獲批地學校,是在其原獲批給土地已被政府更改規劃,另行撥給外來賭商興建賭場酒店之用,故而由政府用批出這幅土方式以作「補償」,但由於在政府實行開放博彩政策,新口岸的部份土地用途也更改為賭場用地並已與建賭場之後,就沒有理由仍按原規劃向學校批出土地,造成「學校與賭場毗鄰而居」的負面現象,而使這家學校剛逃出「虎口」〔讓地給在建賭場〕,又落入「狼咀」〔獲批土地位於已開業賭場附近〕。
月前有葡文報章報導,同樣位於新口岸的澳門高等校際學院將遷往青洲,並改名為「聖保祿新大學」。搬遷的原因,除了是現校舍不敷應用之外,還因為在學校附近已建成或在建幾家新賭場。而從葡文學校和高等校際學校要「避離賭場」的經驗看,已獲批地但尚未動工興建的學校,為學生的身心健康著想,似乎也宜根據現在校舍尚未興建、未有造成損失的有利條件,考慮遷址興建的問題。而「易地而建」的方式,既可考慮葡文學校由用地單位負責供地的方式,也可採取其他方式,如政府另行覓地批給,或是與私人發展商換地等。總之,地是死的,人是活的,辦法總會是有的,不能因為一幅已獲批給的土地,而使自己的學生受到賭、嫖等不良因素的影響,從而使自己學校幾十年來的「明亮招牌」,蒙上灰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