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加強特區政府立法會之間的互動,增加施政透明度及因應社會變化的需要,行政長官何厚鏵今年將列席立法會答問會,回答議員們的提名。據說,議員們已做好了充分準備,將在今年的答問會上,就自己所熟悉、所感興趣的議題,向何特首發問。
本地區行政首長前赴立法機關列席答問會,這是體現了「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精神。這與過往由葡國人治理澳門時,葡國派來的總督高高在上,與立法會的互動關係不佳,因而並未設置答問會的形式,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實質上,答問會這種充分發揮民主精神,體現地方行政首長在向中央負責的同時,也向地方立法機關負責以及向選舉機構負責的形式,是澳門回歸的產物。其最早發韌於特首選舉,並在一九九九年五月澳門特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推選特首的過程中,就運用了答問會的形式,由推委會委員會界別向特首候選人何厚鏵、區宗傑進行提問,推委們提出的問題涉及了政治、經濟、行政、法律、文化、教育、衛生、人才、整體發展。利益迴避等各個層面。推委的提問不乏尖銳敏感的問題,候選人的回答具體而誠懇,並不時出現些許詼諧幽默,互動的氣氛頗為熱烈。這種候選人與選舉人直接面對面答問的形式,充分體現了澳人當家作主的精神。這比葡治時代葡國總統委任命新澳督前,立法會進行的虛擬的「新澳督形象」討論,更具有實質性的民主意義。因此,在二00四年的第二任特首選舉時,特首選舉委員會將這種民主精神發揚光大,繼續舉行候選人答問會。此時雖然只有何厚鏵唯一候選人,但答問會並沒有走過場,仍在認真、熱烈的氣氛中進行。而在回歸後,何厚鏵和立法會繼續秉承這一優良傳統,每年三次舉辦答問會〔包括施政報告答問會〕,特首直接回答議員們提出的涉及各個領域的問題。不但有利於行政機關發現自己施政的不足,及受到啟發提出更佳的施政方向,而且也加強了特首與立法會的互動,完善「澳門基本法」對澳門特區的政制設計。
然而,我們似乎又是感到,光有答問會仍是並不足夠,因為這只是特首與立法會議員之間的互動。盡管立法會議員體現了民意,但仍不是民意的全部,而且出於種種原因,立法會議員也未必能全面觀察、思考整個社會的問題。因此,要進一步全面地體現澳人當家作主的精神,特首直接走到澳人中間,舉行聽証會來聽取澳人的意見,應是對答問會的一個補充。
其實,澳門早就成功地舉行過聽証會。那就是在「澳門基本法」的起草工作期間,澳門基本法諮詢委員會就曾舉行過多場聽証會,歡迎社會各界人士就自己關心的問題上台發言。上台發言者,既有社會名人,也有名不經傳者。而澳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的成員,從中央的官員到本地區的社會賢達,都在認真細心聆聽。這充分體現了大民主。也正是有這樣的大民主,才能使「澳門基本法」能更全面、廣泛地體現了澳門居民的意願。
實際上,根據有關資料顯示,聽証作為權力公正行使的基本程序,適用於司法、立法及行政領域。從世界範圍看,聽証程序在行政領域獲得了極大的發展,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行政權的擴張,另一方面是對權力的約束和對公民權益的保護。聽証程序以聽取並充分考慮相對一方意見為核心,沒有從實體上違背行政權需要加強的客觀要求,而又從程序的角度滿足了人們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護的願望。它一方面限制行政官吏的專斷恣意,維護法的穩定性和自我完善性;另一方面又給予其一定的自由裁量權,容許其選擇的自由,擴大了行政權力的適應性。
在立法聽証方面,其意義則有以下四點:一、廣泛獲取信息。一般情況下,參加聽証會的公民、專家或利益團體的代表對聽証會所涉及的問題進行了較為充分的調查研究,並將之提煉成綱要提交給決策者,從而使決策者能夠獲取內容豐富的信息資料和廣闊的觀察視角。二、政策協調和選擇。通過聽証會,公民、專家和利益團體的代表與立法者進行了溝通,決策者可以在不一致的觀點中找到共同點,為制定一個一致同意的政策提供可能。三、使制定的法律易於遵守和執行。聽証會讓公眾有機會對那些有爭議的或者世所關注的問題各抒已見,公眾也更易於接受那些在一個公開的、代表制的過程中進行過辯論的法律,而不是那些秘密出台的法律。四、民主性、合法性的手段,最低程度上,聽証會可以表明制定的法律是民主和合法的。即使決策人員在聽証會以前已經有了傾向性的意見,但借助聽証會,他們可以告訴公民,在決定作出之前聽取了公眾的意見,從而使立法活動更具民主性和合法性。
在我國,已廣泛使用了聽証程序,並在《立法法》、《行政處罰法》、《價格法》等法律以及有關法規、規章對聽証程序作了某些規定。值得注意的是,在眾多規範聽証程序的法規中,有一項是《國土資源聽改規定》,該法規規定,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主管部門應當組織聽証:一、擬定或者修改基準地價;二、編制或者修改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礦產資源規劃;三、擬定或者修改區域性徵地補償標準。這樣做,是為了規範國土資源管理活動,促進依法行政,提高國土資源管理的科學性和民主性,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如果澳門在土地資源管理方面也實施聽証制度,相信就可減少許多有理的或無理的疑問,使特區政府的形象不致受損。
〔發自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