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副主席、澳門中華總商會會長馬萬祺在國慶酒會上致詞,呼籲澳門特區政府和全體「澳人」要「居安思危」。現在看來,馬老所指的「居安思危」,已不僅僅是澳門特區的內部事務,如經濟轉型導致的產業結構失衡,中小企業經營困難,及政府管治出現某些弊端(如遭受「官商勾結」、「利益輸送」的指責,及東亞運嚴重超支等),而且還有可能延擴至澳門特區對外關係也將遭受嚴峻挑戰及考驗。
實際上,近日坊間有關澳門特區與美國的關係,耳語頻傳。除了是繼續以往美資賭商的勢力坐大,是否將會影響澳門特區的經濟安全、政治穩定,以至中國的國家安全這些「老話題」之外,又有了新的「說法」。其中一個話題是:何鴻燊家族的司法訴訟,極有可能摻入了外國勢力插手干預的因素。這不僅僅是《壹周刊》曾報導的曾有美國某機構人員向「十姑娘」「了解情況」的問題--「十姑娘」曾作為「澳娛」實質上的「二掌柜」,對「澳娛」的運作內幕了如指掌;而在《壹週刊》報導美國人與她密會一事之後不久,就「巧合」地發生了美國財政部指控澳門數家銀行涉嫌為朝鮮「洗黑錢」事件,「澳娛」名下的誠興銀行也曾被點了「名」,甚至「十姑娘」在香港報章上刊登的廣告,也假借外國媒體報導,直接指控「澳娛」或「澳博」涉嫌「洗黑錢」。正因為這場官司曠持日久,也正因為上述的指控亦是「澳娛」遲遲未能上市的原因之一,而「澳娛」未能上市的最大得益者,就是「澳博」的直接競爭對手--美國賭商,故就有人揣測,倘若《壹週刊》的報導屬實,不排除支持「十姑娘」堅持興訴的動力,除了是她要爭取確是屬於她本應得到的股權利益之外,也與某些外部勢力的插手有關。須知道,某奪得澳門賭牌的美國賭商曾經公開聲稱,他與美國中央情報局的關係十分密切。
坊間的這個揣測耳語,因無實質證據支持,僅是從《壹週刊》的報導而引發的「合理想象」而已。但港澳兩特區日後可能關係趨向緊張,則是有蛛絲馬跡可尋。尤其是香港特首曾蔭權的岳母逝世,他可能不會再象過往那樣頻密「過大海」探親並順道與澳門特首何厚鏵敘談私誼,再加上他尋求連任將會遭遇維護香港自身利益的商界選委的壓力之下,曾蔭權無論是為私的「自保」,還是為公的「保香港」,都可能會在港澳關係領域上返回到董建華時代的那一種雖說不上 「與鄰為壑」,但也「沒有蜜月期」的狀態。
實際上,最近來自香港方面的一些不那麼友好的小動作,就頻仍而又悄然地出現。其中最明顯的,是香港馬會的投注回扣優惠,表面看是為了遏止非法外圍,實質上也含有「衝著澳門而來」的意涵。即使不是要截留流向澳門賭場的賭資,至少也是要與澳門賽馬會「拗手瓜」。
如果說,香港馬會的這一招,是香港方面「主動出擊」的話,那麼,屯門至澳門航線的被否決,則是香港方面遭受來自澳門的「委屈」。將很容易煽起香港尤其是屯門二百多萬居民的反感和不滿情緒,也將會引發香港一些從事與澳門有關的商務的商人產生「不公平」感受。此事如處理欠妥,日後就將會成為港澳關係全面爆發惡化風潮的導火線。
實際上,香港媒體已經在有意或無意地「煽風點火」。某家號稱「全港銷量第一」,且因其老闆是全國政協委員而能在內地公開發行的報章,就在其「社論」中聲稱:「很可能,碼頭無法承受只是一個藉口,商業利益的衝突才是真正的原因」,「今日米飯班主要過去派錢,澳門不但不表歡迎,還閉門拒客,頓時令人感到世態炎涼」,「今日澳門,已毋須看香港臉色吃飯,香港欲求一航線而不得,可見澳門對這個窮表哥已全然不放在眼內了」。甚至還向香港特區政府施加壓力:「盡管臉是丟定了,但特區政府仍然有責任去為香港人爭取利益?…有必要據理力爭,要澳門政府作出合理交代」,「屯門至澳門的航線一定要開通,如果連自家小弟的大門也進不去的話,那就等於宣佈香港已經無路可行了!」既然連中央政府「信得過」的被統戰媒體都如此這般了,那些「無風也起浪」的政客,當然也就更不會輕易放過這個可以「借助鍾馗打鬼」的「好機會」。民協在屯門至珠海航線啟航當日,就趁機進行示威活動,要求香港特區政府就屯門碼頭未能開辦往澳門航線作出解釋。日後,在香港特首選舉活動中,「屯澳航線」問題也就將難免會成為曾蔭權的競選對手採用「擊人之短」競選策略的「好題材」。而曾蔭權為了「護己之虛」,或許將會說出、做出「明知對鏵哥唔住」的話和事來。
因此,澳門特區政府有必要在「屯澳航線」事件未釀成政治風暴之前,「解鈴還須繫鈴人」地「將不穩定因素消滅在萌牙階段」,想方設法解決「泊位不足」的問題。比如,港澳碼頭的西南一側泊位,原先是專為大客輪泊碇而設計,但近年基本上已無大客輪泊碇,等於是白白浪費設施。既然如此,特區政府是否宜對其進行適應中等普及型客輪靠泊的簡易改裝,批准屯門至澳門航線開辦?當政者要切記:既要埋頭拉車,又要抬頭看路;不要因強調單純技術觀點,而致引爆政治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