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一九九四年「直轄市」行政首長職位由官派改為民選之後,至今已進行了三次選舉,連同後天投票的一次,共為四次選舉。但以往歷次選舉的激烈和複雜程度,及將會對藍、綠兩大政治版塊未來政治發展前景的影響度,都不如今次。為此,今次藍綠兩陣營的各方候選人為了勝選,都打起了泥巴戰,互相抹黑,烏賊墨汁淹沒了競選政綱。就連一向被人認為是「溫良恭儉讓」的馬英九,在為國民黨候選人輔選時,也不能免俗。
此戰對馬英九的「二00八」,至為關鍵。在國民黨內有「擁王本土派」和「挺連復辟派」虎視耽耽之下,即使是能維持「平盤」即台北市贏高雄市輸,也可以會被黨內對手興師問罪--民進黨的支持度已跌至十八趴,但戰績仍與四年前民進黨如日中天時平盤,實質上已是不進反退,再加上「特別費」案,馬英九恐怕必須負荊請罪,交出國民黨帥印。
實際上,即使高雄市是民進黨大本營,國民黨也沒有理由會輸。因為國民黨擁有許多有利因素,除了是陳水扁家族弊案纏身,及民進黨施政無能等這些政治性因素之外,就是單純選舉技術因素方面,國民黨也佔了不少便宜:其一、四年前,民進黨是謝長廷爭取衛冕連任,擁有連任及行政資源優勢;而黃俊英則是在國親兩黨各有支持對象,甚至親民黨還一度打算支持張博雅,兩黨難以整合,直至最後時刻,黃俊英民意支持度逐漸攀升,國親兩黨才醒悟過來,決定聯手支持黃俊英,但此時已幾乎到了候選人提名時間,就顯得黃俊英起步過遲,準備倉促,與謝長廷的「老神在在」形成鮮明對比。但即使如此,謝長廷也只是比黃俊英多二萬四千八百三十八票(三十八萬六千三百八十四票VS三十六萬一千五百四十六票)而已。而在今次,黃俊英是早就佈局,且親民黨也沒有搞「小動作」,一早就宣佈棄選高雄市長並全力支持黃俊英。而在民進黨方面,卻是幾經波折。先是陳水扁屬意的陳其邁,受其父親陳哲男弊案影響,喪失了參戰權(現在「淪」為陳菊競選總部操盤手),後是陳菊與葉菊蘭之爭。到最後確定是陳菊,也已蹉跎了時間,倉促出戰,倒是變成了黃俊英「老神在在」。
其二,高雄市泛藍選情單純,無論國民黨,還是親民黨、新黨,都一致支持黃俊英。反觀之,陳菊揹有「新潮流系」包袱,而「新潮流系」在高雄市是弱勢派系,其他各派系都並不服氣於陳菊(這也是謝長廷曾堅持要由葉菊蘭出選的原因之一)。再加上受「新潮流系」「立委」林濁水、李文忠辭職影響,在高雄市的民進黨其他派系成員,對「新潮流系」的怨氣更大,這種不滿情緒必然會轉移到陳菊的身上。因此估計,即使是在民進黨內,也不會全力支持陳菊,懶得出來投票。
其三,黃俊英是大學副校長兼教授,形象清廉。而且他曾在吳敦義市長任內出任過副市長,對高雄市政較為熟悉。而在陳菊的「勞委會」主委任上,發生了高雄捷運弊案,她須對此負上政治責任,但她卻又偏偏在此「責任地」參選。兩相比較,予選民的「印象分」明顯是黃高菊低。
因此,如果國民黨在高雄市選不好的話,即使是台北市贏了,也並不等於是「平盤」,馬英九恐將要為此負「輔選不力」責任並引咎辭職。倘此,王金平就有機會一報去年黨主席選舉之仇,在「擁王本土派」起哄之下,奪得「總統」參選權。須知道,王金平是高雄縣人,其所經營的「立委」選區在高雄縣,在台灣南部擁有一定的支持度。這對因高雄市選不好而使到國民黨必須調整好「總統」選戰備戰部署來說,極為有利於王金平。
在台北市選情方面,由於國民黨提名的郝龍斌民調較高,也由於台北市的泛藍支持者都已吃過十二年前「黃趙相爭,阿扁得利」的教訓,相信將會自動操作棄保,讓宋楚瑜「委屈」一下。
倘此,就使人想起了數月前台灣政壇上流傳的一個耳語,謂馬英九的幕僚是要趁台北市長選舉一役,讓宋楚瑜一刀斃命,使其完全喪失與國民黨進行「國親合併」談判的籌碼,從而達至親民黨自然潰散之目的,掃除阻礙泛藍團結的一個大石頭。
為此,耳語傳說,馬英九的幕僚故意放出宋楚瑜民調不錯的消息,使到宋楚瑜自己認為還可一搏,並將參選台北市長當作是自己政治生涯的「封刀之作」。在引誘到宋楚瑜「自我感覺良好」地報名參選之後,就操作「棄保」,讓宋楚瑜輸得很慘,從而被徹底地「邊緣化」,也難以再在政壇上呼風喚雨。
民進黨則相對複雜得多。倘若「平盤」,游錫(方方土)站穩腳跟,在黨內初選爭取「總統」候選人時,擁有較多的政治資本。倘連高雄市也丟喪了,游錫(方方土)就得引咎辭職,這就是蘇貞昌的機會。為此,民進黨內有此一說:蘇貞昌不想看到民進黨勝選。再加上蘇貞昌在選前的關鍵時刻,出動「法務部」為馬英九「解套」,這看在部分民進黨人的眼中,就是蘇貞昌「不想民進黨贏」的證據之一。
倘若在二00八年的「總統」選舉中,是蘇貞昌出戰馬英九,原來被認為是「躺著也可當選」的馬英九,將佔不到什麼便宜。這是因為,其一,馬英九因受「特別費」案影響,失去「清廉」光環,亦即失去「躺著也可當選」的特殊條件。而蘇貞昌之為馬英九「解套」,實質卻是「挪火為自己煮食」,使自己免卻遭檢察官偵查,就變成蘇貞昌的個人形象比馬英九清廉。其二,蘇貞昌的為馬英九「解套」,會在中間選民中形成「馬英九欠蘇貞昌一個人情」的印象,也因此舉免卻全島政務官「官不聊生」以致政局混亂,必有利於吸收中間選票。其三,論選戰經驗及權謀,蘇貞昌都比馬英九略勝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