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望張書記能從中央角度確立橫琴發展定位 祈望張書記能從中央角度確立橫琴發展定位

關於橫琴發展定位問題,這幾天猶如經歷了一次「焗桑拿」的情景,但次序卻是相反:先是「冷」如冰水的將澳門參與開發管理「邊緣化」的「攜手港澳,服務泛珠」定位,繼後是「熱」得燙手的中共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的「粵澳雙方共同開發橫琴」之說。本來,按照澳門特區官民的願望,當然是歡迎張書記實質上是回到二零零四年「粵澳合作聯席會議」對開發橫琴所商定定位原點的表態,但畢竟這只是張書記的「個人表態」,而那個將澳門「邊緣化」的「攜手港澳,服務泛珠」方案,是源自於廣東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珠海橫琴島開發建設總體規劃個案》,卻是「集體議決的產物」。究竟是「個人說了算」,還是執行「集體議決」?這要需釐清。

很明顯,張德江是在會見澳門特首何厚鏵之前,得悉澳門方面對那個「攜手港澳,服務泛珠」方案頗有意見,才臨時轉的調,並趁會見何厚鏵之機宣示。帶有強烈的「安撫」性質,並不等於是他要修改廣東省政府常務會議的議決。

實際上,二零零五「粵澳合作聯營會議」否定了前一屆年會的「粵澳合作開發橫琴」定位的共識,提出「在泛珠三角框架下共同推動橫琴發展」的新定位,就是來自張德江書記的構想。其原因,很可能是「九加二泛珠三角」是張德江所首先倡議並積極推動的。但出於種種主客觀因素,「九加二泛珠」進展得並不順利。其中的最大挫折,是國家「十一‧五規劃」並未將之寫進去,這與「規劃」寫上了「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發展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相比,應是有所失落。尤其是當張德江當面向溫家寶總理匯報「泛珠三角橫琴經濟合作區規劃」後,溫家寶總理卻作出了「要謀後而動」、「不要亂動」,不要著急招商的具體工作的指示,更是令「泛珠三角」合作發展橫琴的構想吃了癟。因此,二零零六「粵澳合作聯席會議」,才又將橫琴開發的定位修正為「兩地為根據中央的精神,積極促進和全面參與橫琴經濟合作區的正式開發」。

如今,在那個帶有明顯「去澳門化」傾向的《珠海橫琴島開發建設總體規劃綱要》遭到澳門官民的強烈反彈之後,張德江書記又藉會見何厚鏵的機會,對開發橫琴提出了「否定之否定」的定位:「雙方共同開發橫琴,使之成為粵澳合作的新平台、新領域」。張德江為了表達自己的誠意,還聲稱「開發橫琴的初衷,是為了澳門的持續發展。這並非漂亮說話,也不是賣口乖,而是廣東視澳門為親兄弟。澳門繁榮,廣東就繁榮;廣東繁榮,澳門就繁榮」。

盡管張德江這番話,使澳門官民頗為受落,但是否真的就此「定調」,亦即是否並非是「賣口乖」,仍須由事實來說話。其中最關鍵的,是將橫琴開發定位回復到粵澳合作開發管理的原點,並非是張德江一個人「說了算」,還須經過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政府全體議決,至少也應經過廣東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這是因為,那個帶有「去澳門化」傾向的《珠海橫琴島開發建設總體規劃綱要》對橫琴開發的定位:「將橫琴建設成為一個攜手港澳、服務泛珠、區域共享、示範全國,與國際接軌的複合型、生態化創新之島」,是經廣東省政府常務集體決議的。如果以張德江一個人的主張來否決政府的集體議決,肯定是不符合黨內民主作風及有「人治」及違背行政程序之嫌。何況,以「黨政分開」精神,黨組織的負責人也不宜隨意更改政府部門的集體決策。

不過,我們仍是相信,既然作為省委書記的張德江,對澳門特首何厚鏵「拍了胸膛」,並鄭重地作出了「不是賣口乖」的承諾,是必將會按照黨政運作的規範,指示廣東省政府再次集體議決,修正對橫琴開發的定位。確實,也只有經過廣東省政府常委會議集體議決修正「定位」的程序,我們才能真正相信橫琴開發回到粵澳合作管理原點的修正,並不是「賣口乖」之作。

張德江的身份,除了是作為地方負責人的廣東省委書記之外,還是納入「黨和國家領導人」序列、實際上也參與中央決策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而中共「十七大」召開在即,今年才六十歲、年富力強的張德江,還有「更上層樓」的機會。因此,我們祈望,張德江在對待涉及到「一國兩制」這個國家大政方針的橫琴開發定位的問題上,應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以中央的層面而不是從地方的角度切入。這樣,不但是更有利於國家「一國兩制」方針的貫徹落實,而且,即使是對張德江本人的政治發展前景,也大有綿益:一個只是把眼睛緊盯在地方利益的政治人,是不具備治理國家之幹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