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四大天王」爭奪「總統」黨內初選權的競逐態勢,在兩大兩小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發展。無論是親綠的「三立」電視台,還是親藍的《中國時報》所作的民意調查結果,都顯示謝長廷的民意支持超過了蘇貞昌,居於領先位置;而游錫?則「吊車尾」,只有百分之二左右、呂秀蓮的支持度也好不到哪裡去。由於按照民進黨《公職候選人提名條例》規定,「統總」、「副總統」等一類候選人的產生方式,是三成黨員投票、七成民意調查結果,亦即民調的比重甚高,而且在黨內反「新潮流」派的堅持之下,「總統」初選民調又是實行「輕度排藍」,再加上蘇貞昌揹有與「新潮流」結盟的「原罪」,在黨員投票方面也將較為吃虧,故民進黨「總統」初選的前景已初見端倪:如果在未來的一個月內沒有發生大的變化,謝長廷獲得「出線權」的機會將會較高。
盡管蘇貞昌很不屑媒體公佈的民調數據,反問媒體「有可能嗎」?而游錫?也對媒體公佈的民調結果頗不以為然,並聲稱當年《中國時報》都是公佈連戰、黃俊英民調第一,但最後都是輸掉了,這或許有一定道理。但蘇貞昌、游錫?似乎忘記了一點,就是雖然立場偏藍的《中國時報》所作的民調結果,確是「未排藍」的產物,或者還摻雜了自己本身的感情因素,甚至還不排除帶有藍軍刻意製造假民調,故意將有可能贏的參選人的民調壓得較低,而將有可能輸的參選人的民調捧得很高,以惑騙民進黨的決策,但他倆卻都忽略了關鍵的一點,那就是《中國時報》的民調結果,謝長廷只是高於蘇貞昌五個百分點,而親綠的「三立」電視台的民調結果,卻是謝長廷贏蘇貞昌十八個百分點,總不能說「三立」電視台也在惑騙民進黨吧?何況,台灣政壇早就傳說「三立」電視台與陳水扁的關係極為密切,而「三立」電視除了公佈謝長廷民調比蘇貞昌高十八個百分點之外,其在民進黨支持者中收視率極高的「大話新聞」節目,近日更是連番質疑蘇貞昌對陳水扁的「忠誠」問題。另一通常也能反映陳水扁想法的《新台灣》新聞週刊,也連續多期地以「封面故事」形式「批蘇捧謝」。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說,「三立」電視台的民調數據,除了確是「有所本」,反映了中南部偏綠民眾的選擇意向之外,或許就是陳水扁本人的「意志表現」。--陳水扁在甩下一句「不再協調四大天王」之後,就以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挺謝貶蘇」的立場。
陳水扁倘真的是有「挺謝貶蘇」的意向,並不奇怪。這是因為:其一、在一九九四年之前,有「黨內小諸葛」之稱的謝長廷,因其口才出眾,點子特多,在黨內的聲望是高於陳水扁的。但謝長廷往往能顧全大局,相讓於陳水扁,包括民進黨「立院」黨團書記長的職務。尤其是在台北市長黨內初選時,第一輪較量是謝長廷優於陳水扁。但在「新潮流」倒戈後,謝長廷為黨的團結大局著想,決定相讓給陳水扁,並在選戰中自告奮勇擔任陳水扁競選總部的總幹事。謝長廷的相忍為黨,造就了陳水扁日後的「大業」,謝、陳兩人在黨內的威望也發生了逆轉。因此,陳水扁對謝長廷懷有歉疚之感。現在反正自己的八年「總統」任期即將屆滿,不可能再有「更上層樓」的前景和機會,也應該還給謝長廷一個公道,「禮尚往來」了。
其二,陳水扁雖與謝長廷有「瑜亮情結」,但畢竟並不存在「忠誠」問題。而蘇貞昌則不然,既是在「罷免案」及「紅衫潮」中,數度以「辭職」來「逼宮」,又是與要造陳水扁的反的「新潮流」關係密切,甚至有結盟關係。這不單止是「忠誠度」不足的問題,甚至有可能蘇貞昌在「一朝得志」之後,為了標榜自己的「清廉救黨」,說不好會真的在「新潮流」、「十一寇」的協助之下,發起「新民進黨運動」,清算捲入「國務機要費案」的陳水扁。實際上,同黨繼任人清算其前任的錯誤,在國際政治史上比比皆是。何況,在「國務機要費案」中,檢調部門只不過因為陳水扁目前享有豁免權,才暫不起訴他,亦即保留了他卸任後即予起訴的權利。如是蘇貞昌繼任「總統」,陳水扁極可能逃不了被追訴的命運。
這可能就是陳水扁從十多天前以否認有「逼宮」來「挺蘇」,轉為以「四大天王惡鬥」為藉口聲稱「不再協調」,但卻暗中「挺謝貶蘇」的原因所在。因為在十多天前,謝長廷的氣勢尚弱,以勝選為民進黨唯一考量的角度出發,陳水扁必須放下自己對蘇貞昌的不滿和不信任,並作出既是違背事實也是違心的「沒有逼宮」之言。但當蘇貞昌濫用行政資源拼政績、打政敵卻弄巧反拙激發民怨,而民進黨內也發起圍剿「新潮流」運動並通過「滅新條款」,致使蘇貞昌的聲勢受挫、謝長廷迎頭趕上之後,能為民進黨贏得「總統」選舉的,就變成了謝長廷。陳水扁無論是以勝選是民進黨唯一考量的「公領域」出發,還是從保證自己卸任後不被「鞭屍」的「私領域」考量,都注定了必須作出「挺謝貶蘇」的決策轉變。因此,為了掩飾自己在十多天前以否定「逼宮」來「挺蘇」的失誤,乾脆就聲稱「不再協調」。但在暗中卻則是運作親綠媒體「三立」及「民視」電視台、《新台灣》新聞週刊和眾多地下電台連番質疑蘇貞昌的「忠誠度」,並放出謝長廷民調高於蘇貞昌的輿論。至此,陳水扁的態度,已是呼之欲出;而「四大天王」的競逐態勢,也已開始明朗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