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銘清,一個在台灣地區家喻戶曉的名字,連電視台「全民大悶鍋」節目也拿他來開玩笑,由藝員扮演他在屏幕上開起了「國台辦新聞發佈會」,在卸下了國台辦主任助理兼新聞局長,發言人的職務後,專投新聞戰場。不過,並非是像二十多年前那樣奮戰在新聞採訪報導的第一線,而是作育英才,為新聞戰線培養大批儲備人才,而出任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首任院長。從政界到學界,到新聞發佈台到講台,他實現了人生的轉軌,帶著夢想重新出發,面臨著新的挑戰。對此,他暢談了自己的心路歷程。
張銘清指出,在國外,許多從政的人退下來後到大學裡當教授,中國在這方面還比較少。但這些年,邵華澤到北大,范敬宜到清華,趙啟正到人大,他們都不約而同去了新聞學院,這是個很好的現象。我們過去的新聞系領導大都是本校產生的,但新聞這門學科本身具有很強的實踐性,以他本人來說,他在人民日報社工作過,在國台辦工作過,一方面,他有比較豐富的新聞業務實踐經驗,同時,他在國台辦的時候,因為工作的關係,和台港澳的媒體有很多的交往,對兩岸的新聞業務的差別、新聞教育、新聞理論都有很多的探討。到這裡來工作,他想我具備這樣的條件,把廈大新聞傳播學院進一步辦成一個有特色的學院。
張銘清與新聞有緣:學新聞,幹新聞,今天又教新聞。新聞研究生的學習,為他打下了新聞業務和研究的基礎,十幾年的人民日報記者生涯,為他積累了較為豐富的新聞業務經驗,十幾年國台辦的工作經歷,又使他得到了在涉台新聞管理方面的實踐經驗,並在工作中結識了很多新聞界的朋友,特別是台港澳的新聞界朋友。他希望這一切能傳化成為廈大新聞傳播學院辦出特色的資源。
張銘清更與廈大有。二十多年前,他從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新聞系畢業後,到人民日報做記者,長駐福建十年。廈大作為中國教育史上第一所由華僑陳嘉庚先生創辦的大學,又是唯一地處經濟特區的全國重點大學,一直是他關注的重點。一九八三年十月二十一日,在廈大校主陳嘉庚先生誕辰一百零九周年之際,陳嘉庚的銅像在廈門揭幕,他採寫了題為「傾家興學風範在──寫在陳嘉庚先生銅像揭幕的時候」的特寫(載一九八三年十月二十二日《人民日報》),其中就有當時廈大校長辦公室秘書何勵生和當年建校時的老校工蔡文地先生對校主的深情回憶。嘉庚老先生當年創辦廈大的理念和事必躬親的作風,他們記憶猶新,每每談及都激動不已。此後,他還採訪過廈大兩位校長田昭武教授、王洛林教授和在生物學做出成績的王凱華教授……在他十幾年記者生涯中,廈大成為他報導發稿最多的一所大學。這不是有緣嗎?
一九九三年,張銘清到國務院台辦工作。由於廈門特殊的對台工作的區位優勢,廈大也成為他時常到的學校。他對廈大並不陌生。但是,一年前,當廈大的領導提出聘他到新聞傳播學院工作的時候,他因毫無思想準備而感到突然。
廈大聘張銘清的消息傳出後,有人稱讚這是廈大明智之舉。這既有對廈大識人的肯定,自然也暗含對他的認可。常言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不管別人怎麼看,他還是頭腦清醒,有自知之明。
廈大聘請張銘清,有把廈大新聞傳播學院辦成一所有特色的學院的考慮。特色,彰顯學校的個性,是有別於其他大學獨特的風貌。特色,是外界識別大學的符號,大學存在的空間和地域往往成為形成特色的一個重要條件,廈大有其他大學不具備的得天獨厚的條件:「僑、台、特、海」的區位優勢。從地理位置看,廈大是大陸距台灣最近的一所重點大學,且毗鄰港澳台面向東南亞。從人文聯繫看,閩南與台灣有著血緣、文緣、商緣等千絲萬縷的骨肉聯繫。廈大則是閩南文化的傳承重鎮,廈大是陳嘉庚先生為代表的華僑創建的,與東南亞華僑的密切關係更是先天的。從廈大學科建設和結構看,廈大台研院應是全國成立最早、實力最強的台灣研究機構。而人文學院也是把台灣作為研究的重點,參加過全國一些重大的涉台研究和出版工作。廈大的新聞傳播學院處在這樣的地域和人文環境中,把面向台港澳和東南亞作為特色確實有天時、地利、人和,也是從實際出發,順理成章的。
二十年前,張銘清在一個研討會上提出過「一國兩制新聞學」的構想。確實,這是個理論問題,只有我們中國有這樣一個台灣問題,鄧小平提出的「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成功解決了香港問題、 澳門問題,也必將解決台灣問題。新聞在構建「一國兩制」的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沒有理論的實踐是盲目的,新聞學應該是「一國兩制理論」的組成部份。廈大新聞傳播學院今後應將此作為一個課題來與台灣的傳媒界朋友一起研究,共同豐富鄧小平「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
張銘清是山東人,他的夫人是泉州人,從這個意義上說得上是福建人的女婿。在他的人生經歷中,在福建的時間比在山東還長。在他幾十年的記者生涯中,廈大是他報導發稿最多的一所大學。如今,他是懷著感恩和腹冰臨淵的心情,再次走近廈大。他非常感謝廈大給他一個進入教這個神聖殿當的機會,使他有了一個在新的領域活動的平台和揮灑的空間。但是他更明白,一紙薄薄的聘書,凝聚著廈大的信任和重托,閃爍著新聞傳播學院師生們期盼的目光,承載著沉甸甸的責任。中國人講究吉利,選在一個六六大順的日子建院,寄托著人們對剛剛誕生的新聞傳播學院一切順利的良好祝願和美好祝福!但是,良好的祝願並不等於現實,萬事開頭難,可以預見,學院在成長、發展的過程中一會遇到艱難險阻,不可能一帆風順。但相信,有校領導和兄弟院系同仁們的支持、幫助,有全院同事的共心協力,同舟共濟,就一定能克服困難,使學院辦出特色,不斷發展壯大。
張銘清出任廈大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後,仍兼任海協會副會長。現在海協會的一些工作仍需他去做。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廈大。
張銘清一直希望能在海協會副會長任上赴台訪問,但自從一九九九年李登輝提出「兩國論」後,海協會和海基會中斷接觸已經八年了,這個願望一直沒有實現。現在有了廈大新聞傳播學院院長這樣的身份,這麼願望更容易實現了,他願意以這樣的身份到台灣從事兩岸新聞的交流。
附:張銘清簡歷:一九四六年出生。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一年就讀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新聞系,是該院首屆碩士研究生。一九八一年至一九九三任《人民日報》福建記者站記者、首席記者、站長,《人民日報》記者部副主任、高級記者。後調任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助理、新聞局局長、新聞發言人,現任海協會副會長。二零零七年四月,廈大正式禮聘張銘清為新聞傳播學院首任院長。長期從事對台和對外宣傳研究,提出「一國兩制新聞學」,出版過《海峽談屑》、《海峽潮》等文集,在《人民日報》理論版等重要報刊雜誌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若干重要文章入選《鄧小平理論文庫》和《江澤民論述研究》。
(廈門專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