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高教十年規劃諮詢公眾兩個月

【本報訊】教育暨青年局草擬的《澳門非高等教育發展十年規劃(2011-2020年)》即日起諮詢公眾兩個月。諮詢文本提出加大教育投入,關注中小學生留級問題,努力使留級率降低。教青局希望完成諮詢後,今年上半年訂定最後文本。

諮詢稿提五大方向、八個重點

政府實施十五年免費教育,完善非高等教育制度,改善了辦學條件。為進一步提高教育品質,培養優秀人才,教育暨青年局聽取有關人士意見,非高等教育委員作深入討論,初步擬訂了《澳門非高等教育發展十年規劃(2011-2020年)》的諮詢稿。

“十年規劃”提出五大方向,包括“優先發展教育”、“以提高品質為核心任務”、“實現非高等教育各組成部分的協調發展”、“促進教育公平”和“發展多元的學校體系”,並訂定了相應的發展目標和保障措施。

規劃訂定八個重點。分別是:培養有能力面向未來的學生、優化教育各組成部分、加大教育投入、建設專業精湛師資隊伍、發展多元學校系統、加快小班制實施、深化課程與教學改革及擴大教育開放和區域合作。

努力減低留級率

諮詢稿提出“促進學生學習成功,減低小學、初中的留級率”。教青局長蘇朝暉表示,本澳非高等教育各階段留級率最高的是初中,高達13%多,在世界上“數一數二”。留級率過高一方面浪費社會資源,另一方是學生虛度光陰,現規劃努力降低留級率,促使學生學習成功。當局計劃透過小測驗方式預先瞭解學生在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及早提供幫助。

投入多少要全社會討論

教育發展必須不斷有投入,現規劃提出加大教育投入,要求政府每年財政預算確保非高等教育財政投入有一定增長,將非高等教育的開支在政府公共總開支中所占的比例提高到理想水平,以更積極的步驟調升免費教育津貼和學費津貼,為學童提供平等的就學機會。同時調升回歸教育津貼。

蘇朝暉強調,教育是全社會的一項投資,並非消費,非高等教育的投資未來一定有回報。教育並非只是政府的工作,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教育投入未來要增加多少需要全社會討論,要根據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教育的實際需要決定。

規劃草擬過程中已有教育界人士提出將教育投入與本澳某些經濟指標掛鉤,尤其是與政府開支掛鉤,但諮詢稿中並無此表述。蘇朝暉解釋,這是因為本澳經濟易受國際環境及通脹兩項因素影響。但他強調,增加投入最大的支出在教師收入方面,根據國際上學生能力評估較高地區的經驗,教師的入職收入應當是人均GDP的九成或全部,高等教師收入要達一點六或一點七倍。

公開諮詢為期兩月

規劃亦提出推進包括資優教育在內的特殊教育、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加快小班制在中學實施的步伐;建立一支師德高尚、專業精湛的高素質師資隊伍;新城規劃預留學校用地;建立符合時代發展需要,有利學生發展的課程與教學體系;推動持續教育和終身學習,提高市民工作技能以及生活素質。當局希望從人才培養上為澳門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諮詢期由1月3日至3月4日,為方便市民瞭解規劃的要點,教青局製作了宣傳小冊子,市民可至教青局及其轄下的各中心索取。市民亦可透過電話(8397 2877)、電郵(webmaster@dsej.gov.mo)、傳真(2835 5427)等方式發表意見,亦可將書面意見直接遞交或郵遞至教青局。

教青局會安排多場說明會,詳細情況市民可流覽教青局網頁(www.dsej.gov.mo)。

蘇朝暉表示,教青局完成諮詢並對收集到的意見進行分析和吸納後,爭取在上半年定出最終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