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宜盡早商談兩岸共同防災救災議題

日本地震暨核電廠輻射外洩災害,成為跨域性的重大自然災害,海峽兩岸四地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在台灣地區,正極有可能會被一小撮別有用心的「台獨」勢力將之演化為政治行為,力圖透過攻擊馬政府的核電政策來為即將到來的「總統」和「立委」大選製造氣氛,以促使實現「總統」、「國會」兩「變天」,為其破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分裂國家領土的圖謀創造政治基楚。為此,馬英九團隊不敢有任何疏忽怠慢,連日來馬英九、吳敦義等領導人在作出了一系列的重大部署之後,還親到核電廠視察,以安定人心。

著此契機,台灣地區一些熱心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朋友們,再次提出了兩岸討論共同防災救災的議題。其中,中國國民黨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兼大陸事務部主任高輝前日在接受中評社專訪時指出,初訂於今年上半年舉行的第七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是以經貿和文化議題為主;由於當時沒有發生日本強震,所以兩岸防災、救災相關議題並未納入。但隨著災情擴大,輻射有擴散可能,而相關的防災、救災的議題,是兩岸共同關心的議題,也與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息息相關,這些對兩岸都有好處的事情,論壇都可以談。

其實,關於兩岸共同防災救災的問題,早在去年七月間在廣州舉行的第六屆「經貿文化論壇」,就已被納入大會議題,並成為該次「論壇」所達成的二十二條「共同建議」中第十二條「鼓勵兩岸積極開展應對極端氣候的防災、救災合作」。為此,「共同建議」建議,鼓勵兩岸積極開展應對極端氣候的防災、救災合作。推動建立氣象監測數據、遙感數據的交流平臺;開展災害監測、預警與應急響應的交流合作;通報災害預警警報,建立定期交流與災害聯防機制;鼓勵開展兩岸災害應變及專業救災人員交流;聯合舉行應對重大環境威脅的演練;建立重大自然災害相互救援時的聯繫協調機制,簡化手續,便利兩岸專業人員及物資盡速投入救災。

也就是在這次「論壇」舉行過之後,去年十一月發生了蘇花高速公路榻方事故,導致數百名大陸旅行團成員受困,有二十多人死亡或失聯。這就凸顯了兩岸啟動共同的防災與救援機制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當時台灣競爭力論壇執行長謝明輝就指出,台風與地震是台灣最嚴重的自然災害,而隨著兩岸交流的日益頻繁,來台大陸人員越來越多。在災難多發的台灣,如何加強預警防災?萬一災難發生,如何聯動救災?因此,建構兩岸共同防災、救災、救難機制,已經刻不容緩。他認為,對于自然災害的救災,並不是只靠團結與人海戰術就可完成,必須依賴知識及技術,通過完善機制整體串聯,才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最佳效果。有報社也發表題社論指出,重大災情的救援工作,講求的是黃金時間,任何單一國家恐皆難獨善其後。人道救援無涉主權問題,何況兩岸已有過海上聯合救援演習的經驗,此時思考啟動共同的防災與救援機制,既有現實上的需求,也是踏出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的第一步。

因此,兩岸共同防災救災議題,不但應在「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上繼續深入研討,並適宜盡早將其中一屆「兩岸論壇」的議題集中為兩岸共同防災救災。在此基礎上,將兩岸共同防災救災的議題,列為「陳江會」的重要會談問題。當然,其中的為大陸為台灣處理核廢料的問題,也可列入。並盡早達成協議,付諸實施。

實際上,隨著全球溫室效應導致氣候變化異常,世界各地台風、暴雨、冰雹、風雪、沙塵暴等氣象災害,及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以及核輻射和大面積的油污、廢水等海洋境境污染,往往都是跨地域性的。不論是地處歐亞大陸板塊地震帶,每年夏秋兩季都會受到颱風侵襲的台灣,還是幅員遼闊,情況複雜的大陸都很難獨善其身。而隨著兩岸關係的改善,民眾交流不斷增加,涉及對岸人員的各種突發事件的可能性也不斷增高。此時思考啟動共同的防災與救援機制,的確具有很強的現實需要。大陸已建立起完善的救災救難機制,並已具備防災應變及動員能力,台灣也已積累一定經驗。故兩岸共同建立防災、救災、救難機制,可以將災難損失降到最低點,提高災難救援效率。

兩岸建立共同防災、救災、就難機制,可分為「災情預報預警機制」、「災害救援行動機制」、「災後恢復與重建機制」等三大機制,加強資訊的實時共用,組建能夠跨越海峽兩岸的高素質救援隊伍,隨時投入救援活動;積極配合,相互提供經驗,提供必要的物質協助,可嘗試建立起常態救援物資儲備,搭建救援物資的有效運作平臺。

兩岸建立共同防災與救援機制,對兩岸關係而言,具有歷史性和政治性意義。尤其兩岸屬同文同種,救援的過程中沒有語言障礙和溝通困擾,更有助於提高救災效率。更重要的是,兩岸若能建立共同的防災與救災機制,勢必有助於兩岸關係的和平與穩定發展,進而增進兩岸民眾的情感和相互認同。於今,兩岸既已簽署「ECFA」,也達成多項合作與交流共識。因此,建立對兩岸關係具有歷史性和政治性意義的兩岸建立共同防災、救災機制,就時機已經成熟。

目前,兩岸對於建立共同防災救災機制皆有共識,兩岸在氣象預報和自然災害的預警方面已有部分的合作,每年定期召開「海峽兩岸災害性天氣分析與預報研討會」、「海峽來能幹氣象科學技術研討會」,進行防災減災的交流合作。如果兩岸建立共同防災救災機制,就要定期展開防災、救災合作,建立定期交流與災害聯防機制,多開展兩岸專業救災人員的交流,聯合舉行重大防災救災演練;建立協調機制,以便使專業人員及物資儘速投入救災。

其實,兩岸災害專家平常就應加強交流。雖然災害難料,但仍有許多方法可以預知及預防自然災害。兩岸可先建立以氣象、地震及疾病等專家學者共同組成的團隊,彼此交換意見及專業知識,為兩岸的天氣預報、地質變化及疾病進行預測和防範,以便提前作好準備,將災害減至最低。

去年九月中旬,大陸海上搜救中心與台灣「海巡署」在金廈海域的聯合搜救演習,就包括了船難救援、醫療後送與協調聯係等合作實驗。兩岸透過這次的聯合演習,確實提升了對海上救難與救援合作的認同感。整體來看,兩岸在海上的合作救難既能跨出一大步,後續深化並擴大至陸地(例如蘇花公路坍方)與航空方面(例如船難或空難)的救援機制合作,理論上應能駕輕就熟。

還是謝明輝先生說得好,防災救災機制應本於人道救援的立場,不必有太多政治聯想,更不要有藍綠的口水戰,所有的思考方式,應本於三個凡是:凡是有利於救災救難機制便應該建立;凡是有利於兩岸人民福祉安全便應該實行;凡是有利於兩岸人民建立情感互動,朝向和平發展的便應推動。實際上, 建立兩岸防災、救災、救難機制有利於兩岸人民福祉,有利於兩岸的和平發展。要做,就趕快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