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處置羅淑蕾方式避免激怒宋楚瑜?

相對於民進黨「總統」初選過程中蔡英文與蘇貞昌之間的爾虞我詐,軟性「見骨見血」,國民黨「立委」初選中的臺北市中山、松山選區蔣孝嚴、羅淑蕾之間的輸贏恩怨,卻是較有風度。盡管作為蔣介石孫子、蔣經國兒子的「正統藍血」國民黨忠貞黨員蔣孝嚴,在民調中僅是零點五七八個百分點的些微差距輸給本是親民黨員,但披掛國民黨戰袍征戰不分區「立委」的羅淑蕾,在面對羅淑蕾的「鵲巢鳩佔」,而且還對自己進行不實指責的情況下,蔣孝嚴也表示尊重民調結果。在國民黨中山區黨部以羅淑蕾發布不實消息詆毀黨內同志為由,建議給予羅淑蕾停權一年處分,亦即等於將要剝奪她的出線資格之際,國民黨臺北市黨部紀考會卻推翻中山區黨部的建議,只是給予羅淑蕾申誡一次的處分,亦即不會影響提名作業,羅淑蕾仍將代表國民黨出戰中山、松山選區,蔣孝嚴對此決定也公開表態完全接受,輕易地破解了眼看就要爆發的「國親大戰」。相信,國民黨這樣小心翼翼地處理此一事件,就是在「國親合作」的重要關頭,國民黨不願刺激宋楚瑜。

實際上,無論是比個人資歷。還是就蔣孝嚴的個人象徵意義看,國民黨都是不會犧牲蔣孝嚴,而是會設法「做掉」羅淑蕾的,何況羅淑蕾也確實有把柄被國民黨基層黨部掌握在手。因此,國民黨今次的表現,應能令宋楚瑜心服口服,在「立委」和「總統」選舉中,不會再搞些什麼「為楊秋興站臺」之類的小動作,更不會自己跳出來參選了。當然,要鞏固「國親合作」,尤其是在「立委」選舉中協調好國親兩黨的參選人安排,避免出現「鷸蚌相爭」的狀況,馬英九主席還是應有誠意,與宋楚瑜進行會面,並對過去的一些誤會及不愉快表達歉意,表現出一種寬宏大量的氣度,相信是會感動宋楚瑜的。

確實,蔣孝嚴在國民黨內,是一個象徵式的人物。他不但是蔣家血脈,而且曾先後出任過「僑委會」委員長、「外交部長」、「國大代表」、「行政院副院長」、國民黨秘書長,「總統府」資政,現在還任國民黨副主席。何況,蔣孝嚴為促進兩岸「三通」直航,為保護大陸台商權益,做了大量工作,也卓有成效。國民黨二零零零年失去政權後,全靠自己努力,當然更重要的是依靠其顯赫身世,在「立委」選舉中打出「一張票,三世情」的旗號,感動了許多泛藍軍公教選民,把對蔣介石、蔣經國的深厚感情轉移投射到他的身上,而他也藉著此有利條件穩穩當當地當選。

當然,也並非是所有泛藍群眾都喜歡蔣孝嚴,尤其是親民黨的支持者對他仍然懷有一股恨意。此是發端於一九九九年國民黨對「副總統」候選人的安排紛爭。黨內多數人都認為既然李登輝已安排連戰代表國民黨出戰「總統」選舉,那就應當再也不能薄待宋楚瑜,怎麼也得安排宋楚瑜當連戰的副手,組成「連宋配」出戰,何況這本來就是委屈宋楚瑜的最佳安排。李登輝在黨內這種強大壓力之下,在宋楚瑜從美國探望剛出生的孫子回台時,公開表示授權國民黨副秘書長蔣孝嚴處理運作此事。但本應以其職責作為「抬轎者」的章孝嚴,卻自忖其父蔣經國對李登輝有恩,以為李登輝會將對蔣經國的報恩轉移給自己,且自己在前一年的「立委」選舉中操盤得當,獲得重大勝利,應能得到犒賞,再加上自己曾任過「行政院」副院長,資歷足夠,因而很希望能夠成為「坐轎者」,由李登輝宣佈提名他為「副總統」候選人,因而認為李登輝的授權指示,只是拖延的籍口,以拖待變,最終還是由自己出線,因而一直抱著不與宋楚瑜見面。直到宋楚瑜等得極不耐煩,並察覺到李登輝其實是並不打算安排「連宋配」,於是就覺定脫黨自行參選「總統」,而在國民黨內掀起洶湧群情,章孝嚴才匆匆宣佈與宋楚瑜見面,但此時宋楚瑜再也不屑於「連宋配」,而是決定脫黨自行參選了。為此,蔣孝嚴的腦瓜還老兵用傘骨敲打了一下,後來宋楚瑜的支持者都認為是蔣孝嚴應對泛藍的分裂及因而失去江山負責。故此,後來親民黨成立後,親民黨的黨員們都對他沒有好感。這次在軍公教比較集中的中山、松山區,作為政壇「老雀」的蔣孝嚴竟然輸給了「菜鳥」羅淑蕾,除了是人們對兩人的問政風格有不同評價之外,相信也包含了一些人對十多年前的那段公案的表態。

羅淑蕾原是親民黨藉的「不分區立委」候選人,但因排在安全名單之外而落選,後來才被遞補上去。在二零零八年的「立委」選舉中,宋楚瑜與時任國民黨主席的吳伯雄協商,為了避免「鷸蚌相爭」,進行「國親合作」,親民黨保送八名戰將披掛國民黨戰袍參選,其中羅淑蕾被安排在「不分區立委」名單內,而且其位置還比較靠前,因而順利當選。但羅淑蕾習慣直爽,在出色地扮演了炮打敵營的先鋒的角色的同時,也經常炮口對內,對國民黨中央和馬政府的失誤照樣轟擊,因而引起「身在藍營心在橘」的議論,國民黨中央還準備專門針對她制定「羅淑蕾條款」。但她這種只講黑白,不分藍綠的風格,卻受到臺北市民的接受和歡迎。今次「立委」選舉,羅淑蕾思忖自己的性格不為國民黨所喜,可能不會再次獲安排「不分區立委」參選,因而決定憑著自己的實力,改選「區域立委」,而選擇了中山、松山區,與蔣孝嚴對碰,因而被蔣孝嚴的支持者視為「鵲巢鳩占」。

國民黨的「立委」初選,採用的是輕度排綠民調,採先「政黨對比」權重百分之八十五,後「黨內互比」權重百分之十五,也就是先「排綠」再看個人「形象」,這本來是有利於蔣孝嚴的。而且中山、松山選區的藍綠基本盤,為五點五比四點五,只要藍軍是由一人參選,就必勝無疑。但如果有二人參選,就必輸定了。如以宋楚瑜年前參選臺北市長落荒而敗計,應是蔣孝嚴的利多條件較好。

但為何卻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有媒體分析道,蔣孝嚴雖有黨政高層資歷,可惜這幾年外在客觀環境的變遷,連馬英九過去有七百萬選票的光環,都有日漸黯淡的危機,蔣孝嚴對於這種微妙變化,似乎沒有精確掌握,失去初選民調的優勢。此外,蔣孝嚴在「立法院」問政多與「外交」、兩岸有關,多是高政治層次的問政議題,品質不差,但不免曲高和寡。與羅淑蕾採取辛辣路線,不時對媒體發表批判「政府」,或是違反國民黨政治路線的發言,有很大的不同。這次民調也印證了民眾只注重對某位參選人的印象,其實不一定清楚這些參選人究竟作過什麼?蔣孝嚴初選主打對手扛著藍旗反藍旗,可惜政治現實上看的不一定是忠誠,過去曾有親民黨不分區「立委」違反黨團決議,在表決時跑票支援民進黨,國民黨執政後,又變成為政務官,讓許多忠貞國民黨員氣結。也有評論說,就政治行銷來說,羅淑蕾問政犀利、擅揭弊端,曝光度遠勝於蔣孝嚴,加上羅淑蕾勤於在「立法院」現身,媒體找「立委」做回應時,除非特殊領域,否則自然是找配合度高又好找的「立委」,這都是蔣孝嚴不及羅淑蕾之處。何況當今藍綠初選的遊戲規則都崇尚民調,兩相比較,就算蔣孝嚴有「三世情」,可能也敵不過羅淑蕾「一張嘴」。因此,蔣孝嚴最終如果確定輸了初選喪失提名,也不必喪志,兩岸與「外交」仍有許多事情可以努力,「立法院」是個充斥民粹的地方,也許根本不適合蔣孝嚴。

但從種種跡象看,由於蔣孝嚴年齡偏大,安排政務官的機會較微,極有可能是與羅淑蕾「對調」,被安排在「不分區」名單內,繼續當他的「立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