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進入新階段

2011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仍將在互動中持續向前推動。這一進程可能出現起伏、曲折,但決不會中止

2010年12月21日,兩岸兩會恢復協商以來的第六次領導人會談(第六次陳江會),在臺北市舉行。這是兩岸經貿合作框架協議(ECFA)簽署並生效後,兩岸兩會領導人的首次會談,不僅取得了簽署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這一新的具體成果,而且對於認識和把握ECFA生效後深化兩岸經濟合作的前景,特別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進入新階段,以及2011年的兩岸關係發展變化,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第六次陳江會三大變化

與前五次陳江會比較,第六次陳江會出現的三個變化,受到了廣泛關注。

變化一,第六次陳江會簽署的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是2008年6月舉行陳江會以來,兩岸簽署的第一個不屬於經濟範疇的兩岸合作協議,標誌著兩岸合作、交流擴大到經濟領域之外的、與民生直接相關的醫藥衛生領域,這是兩會在新領域的重大突破。

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包括四部分內容:傳染病防治;醫藥品安全管理及研發;中醫藥研究與交流及中藥材安全管理;緊急救治。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指出,“我們對這個協議看得很重,它關係兩岸同胞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臺灣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指出這一協議“與以前簽署的食品安全、農產品檢驗檢疫一起,將成為兩岸交流的一個安全網,為兩岸人民的健康把關。”

變化二,兩岸兩會原先希望能夠商簽的兩岸“投資保障協議”,由於準備工作時間不夠而未能簽署,這是前五次陳江會沒有出現的情況。但是,雙方對於已取得的階段性成果進行了總結,對一系列相關問題達成初步共識,並且同意將這一議題納入下一次陳江會,爭取2011年上半年簽署協議。

變化三,2008年11月和2009年12月,第二次和第四次陳江會分別在臺北市、台中市舉行時,民進黨製造了嚴重的暴力事件,造成多名記者、警員受傷;而這一次雖然仍有綠營人士騷擾,但卻沒有發生大規模暴力事件。民進党主席蔡英文直接指揮了前兩次暴力事件,充分表現了“逢中必反”的“台獨”立場。但這一次對於使用暴力有所收斂,這並不是民進黨改變了“台獨”立場,而只是“迫於形勢”,著眼選舉需要的策略調整,蔡英文和其他民進党人士的相關言論,清楚地反映了這一點。

第六次陳江會的這三個變化表明,經歷了前五次陳江會,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出現大合作、大交流新局面的基礎上,兩岸兩會領導的會談已經進入機制化商談階段,其功能必將進一步拓展。在更深層次上,變化還從一個側面顯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正從2008年5月以來的開局、起步階段,進入一個新階段。

新階段觸及深層次問題

實際上,在ECFA簽署後,隨著對ECFA的落實,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進程就已經開始進入新階段。這一階段將不會如進程的開局、起步階段那樣,有著那麼多激動人心的重大突破,但對於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進程,卻同樣具有重大意義和影響,而對於實現中國和平統一的最終目標,甚至意義和影響更為重大。

在新階段中,將鞏固、深化開局和起步階段已經實現的突破,即深化兩岸經濟合作、擴大兩岸文化教育合作,以及更廣泛地進行兩岸各界的大交流。與此同時,在新階段中,將逐漸觸及處理兩岸關係中一系列深層次問題、困難問題,主要是政治、安全範疇的相關問題,這將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新的蓬勃發展,創造條件、奠定基礎。

新階段的出現是必然的,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自身的發展變化邏輯決定的。雖然一些因素對新階段的內涵和表現形式,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但它們既不可能決定新階段的出現,更不可能改變新階段是開局、起步階段之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更加深化的階段這一基本定位。

例如,剛結束的臺灣島內五個城市的選舉,反映了國民黨、民進黨政治實力的消長變化,對未來的兩岸關係及其變化將有所影響。但這種影響必然是有限的,既不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入新階段的決定性因素,更不可能導致進程出現逆轉。

在經歷了開局、起步階段兩岸關係的一系列重大突破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在新階段的“相對有所減緩”,給必要的一系列相關調整提供了機會和空間。這對於整個進程的持續、穩定發展是必須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新階段的重要意義和影響,將日益明顯地表現出來。

所以,不僅必須妥善處理新階段中兩岸關係的各種具體問題,而且更須站在宏觀的角度,準確把握並有效處理新階段中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的根本問題。

有序發展、穩定發展、良性發展

最近,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主任王毅提出,“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有三個關鍵詞。”

一是有序發展。我們將繼續按照先易後難、先經後政的基本思路,循序漸進推進兩岸關係。對於多年來遺留下來的難題和固有分歧,我們沒有必要回避,也不應回避,遲早要面對它,處理它。希望能為將來雙方在適當時候坐下來商談這些問題,不斷積累共識,不斷創造條件。

第二個關鍵詞,是穩定發展。首要含義還是要發展,兩岸關係要不斷向前推進,不能停滯不前,更不能倒退。因為停滯和倒退都不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穩定並不是指兩岸關係發展的速度和節奏,而是要始終保持兩岸關係發展的正確方向,保持兩岸關係不斷向前的勢頭。不要使它受到人為的干擾,也不要因為兩岸關係以外的因素而受到影響。

第三個關鍵詞,是良性發展。兩岸關係是雙方的事情,是兩岸共同的事業。我們要避免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對方,也不要用單方面的標準來衡量和判斷對方。兩岸關係如果能夠有序、穩定和良性地發展,我們就一定能夠不斷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局面。

這三個關鍵詞準確、深刻地把握了實現新階段兩岸關係持續穩定地和平發展的核心內涵,以及最有效、最基本的途徑。

實際上,有序發展、穩定發展和良性發展,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其中穩定發展是基本任務,有序發展和良性發展則是基本保證。兩岸關係特殊的歷史決定了,兩岸共同努力將是能否實現兩岸有序發展、穩定發展和良性發展的關鍵。實際上,也就是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新階段中,能否順利、有效地處理各種深層次的困難問題的關鍵。

2008年5月以來,兩岸關係的重大突破,都是兩岸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新階段,處理、解決更深層次、更困難的問題,無疑更需要兩岸的共同努力。

首先,兩岸都必須始終堅持認同“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努力推進兩岸關係持續、穩定和平發展的基本立場。

其次,兩岸都必須深刻認識到,不可能通過單方面的“給予”,改善和發展兩岸關係。只有在充分兼顧兩岸利益的基礎上,才可以實現兩岸關係持續、穩定地和平發展。

再有,兩岸之間發生矛盾和摩擦時,必須堅持通過及時通氣、平等協商等途徑予以處理、解決,而不應試圖通過擴大事態、以施加壓力的方式來解決。

可以預料,實現兩岸關係在新階段的有序發展、穩定發展和良性發展,肯定會有很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困難,甚至可能遇到挫折,但只要兩岸堅持共同努力,所有的困難都將是可以克服的。

2011年是特殊時間點

2011年是ECFA生效的第一年,也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進入新階段的第一年。同時,2011年還是2012年臺灣地區領導人換屆選舉的前一年。這三個特殊的時間點決定了,2011年的兩岸關係與2008年5月以來的時期相比較,將有明顯不同。

其一,以落實ECFA為主要內容的兩岸經濟合作將持續深化,但兩岸關係的發展將呈現相對平靜態勢,難以出現新的重大突破。

其二,隨著兩岸交流、交往更加廣泛、深入,兩岸之間的各種具體摩擦、糾紛將不斷增多,但基本都可以及時解決,不會引發兩岸關係的明顯震盪。

其三,2012年的選舉對兩岸關係的影響將逐漸表現,到下半年還將更加明顯,但影響程度將小於以前的歷次選舉。

可以預料,2011年的兩岸關係將相對平靜,但這只是表面現象。在深層次上,兩岸關係仍然將在互動中持續向前推進。人們需要對2011年的兩岸關係“相對平穩”的局面,抱有必要的認識和思想準備,決不應因此而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的前景有所懷疑。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符合兩岸同胞切身利益,是兩岸同胞共同的強烈願望。這一進程可能出現起伏、曲折,但決不會中止。

(郭震遠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