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官員“說話門”:如何“說話”非小事

近幾年,因官員“非同凡響”的雷人語錄而引發輿論風波的“說話門”事件層出不窮。特別是2009年,官員各色雷人語錄接二連三,成為網絡一大熱點現象,以致在2009年即將結束之時,包括新華社在內的許多權威媒體都開列出了不同版本的官員“說話門”排行榜。

進入2010年,官員“說話門”還在上演著不可思議的“續集”,不絕於耳的官話、套話、空話還在折磨著人們疲憊的神經,浪費著人們寶貴的時間。

官員“說話門”的雷人、嗆人內容雖然五花八門,但都具備一個特質:面對百姓的訴求或面對媒體的追問,敷衍塞責,官腔十足。

兩年前,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與新浪網聯合實施的民意調查中,針對中國官員的“說話問題”,有63.7%的人希望官員能“少打官腔”,有57.1%的人希望官員‘不要想當然地”信口開河,有68.8%的人希望官員能夠“勇於承擔責任,不要互相推諉”;有91.8%的人則強烈希望官員少說眾所周知而又了無新意的套話、空話。

頻頻發生的“說話門”事件,折射出的固然是某個官員個人的官德和素養,但對幹部隊伍整體形象的損害卻不可小覷——某個官員對社會公眾或新聞媒體漫不經心的一句話,可能會令一個單位、一個部門乃至一個地區的政府形象為之蒙羞;某個官員在處理社會矛盾時不負責任的一個表態,也許會促使社會矛盾的升級甚至群體性事件的爆發。

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党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從領導機關做起,大力整治文風會風,提倡開短會、講短話、講管用的話,力戒空話套話。這是切中時弊、深得人心的求真務實之策。在打造陽光政府、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官員如何說話,絕不是一件小事。

為何某些官員“說話”愛出“毛病”?

按理說,我們的各級官員都是經過層層選拔才脫穎而出的,其思想覺悟、知識水平、業務能力等綜合素質應該在一般人之上。令人不解的是,為何有相當一些官員在公眾面前一開口就容易出“毛病”?不管是“即興發揮”也好,“深思熟慮”也罷,說出的話總是與民眾的期望和黨的要求背道而馳。那麼,原因何在?

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鳴認為,有些官員的“說話”問題,與其素質比較低有直接關係。一些官員的優越感很強,對於升官之路也比較精通,但在處理公共事務方面就顯得有些弱智了。而百姓對官員的期待普遍比較高,期望他們能真正以民為本,但有些官員的實際情況和百姓的期待之間有很大差距,所以我們會覺得他們的話語舉動很“雷人”

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評論研究中心主任趙振宇教授認為,這種“官僚主義”具體表現為:首先,脫離群眾、脫離生活,好似不食人間煙火一般,其次,高高在上,一旦有了向公眾說話的機會,難免說出一些“雷人”的話;再次,傳統的體制培養了這樣一些人:作風獨斷,不習慣接受規則,說話、做事常常違反一些基本常識,最後,是形式主義、官場的繁文縟節等等,使他們不習慣像正常人一樣“說話”,因而總是說一些“雷人”的話。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徐友漁看來,官員“說話門”頻現的原因主要是那些官員認為大權在手而毫無顧忌,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南開大學考培中心特聘教授、組織行為學專家楊忠誠也認為,從“最牛官腔”中可以看出,這些官員根本沒把群眾當一回事,不尊重民情民意不尊重公眾知情權。個別官員習慣性地“牛”、習慣性地打“官腔”,實際上就是權力的傲慢。

在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喻國明教授看來,一些官員在接受採訪特別是監督報道的採訪時,往往在思想轉變上還沒有做好準備。一些官員更多的是把媒體視為工具,而不是一種可以進行輿論監督的社會力量。官員聽到的更多的是“工具論”,這樣的觀念有待轉變。由於觀念沒能及時轉變,難免會出現一些政府部門的官員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情況,造成相關信息的披露與公眾的期待值存在差距。

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白岩松在中央電視臺《新聞1+1》欄目中這樣分析,從黨中央到國務院一再強調為官的清正,應該讓老百姓有知情權、監督權,要以人為本,要做人民的公僕等等。很多官員雖然表面上認同了,其實骨子裏還是原來的官樣子。於是,在某種因素突然刺激的情況下,就忘記那種偽裝的面孔了,一下子將真實心態噴湧而出,就導致了“雷人”的話語。

除了“雷人語錄”,官話、套話的盛行也飽受民眾詬病。何為官話、套話?簡言之就是官員話語的程式化、模式化。從話語內容上看,是一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話,同時也是“放之四海皆無用”的話。北京大學有學者認為,官員不會“說話”與官員產生的體制有關,與我們的政治體制長期使用模式化的官話、套話有關。由上級任命的官員產生體制讓官員在正式場合信奉“言多必失”的原則,只說“正確的廢話”也就是官員套話,為的是以求自保。

官員如何樹立良好的話語形象?

時代要求官員直面公眾、直面媒體,更多地利用軟權力來執政,所以,各級官員都必須學會如何說話。可以說,上至國家領導人,下至基層幹部,動員、說服、交流、溝通、解釋是其開展工作的主要方式。良好的話語能力和話語形象有利於其履行好領導職責,達成領導目標,也有利於提升自身的軟實力,進而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把握說話的“度”

從以往的一些教訓看,一些官員對社會公眾、新聞媒體發表不當言論,通常與說話失度有關。那麼,在與社會公眾和新聞媒體溝通的過程中,官員該如何把握說話的度?有論者在《決策咨詢》上刊發的一篇文章中提出:這個所謂的“度”,就是公共信息供給的平衡法則,也就是如何在政府與公眾、政府與社會、政府與媒體之間尋求公共信息供需的平衡狀態。具體而言,平衡法則包括三個方面的內涵:其一是政府官員在“做”與“說”之間保持平衡,能夠“既做又說”;其二是新聞發言人在政府意願與公眾需求之間保持平衡,既達到政府溝通民意、樹立良好形象的目的,又要滿足記者和公眾的需求;其三是在政府責任與有限能力之間保持平衡,政府“知道多少說多少”。

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評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趙振宇教授認為,一些官員缺乏起碼的輿論溝通技巧和表達技巧。從技巧的要素來說包括四個方面:第一個,對誰說,即明確你說話的對象。你在單位和同事說話,你面對媒體記者和社會公眾說話,說話的對象是不一樣的,這一點要搞清楚。第二個,說者為誰,即說話者是個什麼身份要明確。人在不同的時間和不同的場合,說話的身份也是不一樣的。如果你連自己的身份都弄不清,講話的口氣當然就不可能到位,“雷人”的話自然就出來了。第三個,說什麼,即面對不同身份的人該說些什麼。例如廣州那個說“看病不貴”的衛生局官員,他連對象的身份都沒弄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對官員來說,看病可能不貴,對底層的人,看病能不貴嗎?第四個,怎麼說。官員特別要好好學習輿論溝通和表達的技巧。其實,很多官員也沒說什麼違反原則的大錯話,卻被網友抓住了“小辮子”,表達技巧不高的確是一個重要原因。

學會跟媒體打交道

在信息傳輸手段日益進步的今天,“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這句俗話可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貼切。如何與媒體打交道,對於官員以及各級政府來說都是不容忽視的。農業部在三年前開了一個好頭。

自2007年1月起,農業部實行,“定時定點”新聞發佈會制度。在第一場“定時定點”新聞發佈會上,農業部新聞發言人薛亮對媒體坦言:“為了切實做好我部的新聞發佈工作,我們事先給自己立個規矩、定個目標:這個規矩是,我們發佈新聞的時候,不打官腔,不講套話,把自己瞭解的信息如實地告訴給大家;真正做到報真情,說實話,決不講假話;認真回答記者的提問,做到與媒體坦誠溝通。這個目標是,通過農業部新聞發佈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努力使農業部的信息更透觀發佈更及時,與媒體的配合更默契。”

在做出上述承諾之後,他對新聞界也坦陳兩點希望。一是希望報道客觀準確:“見諸報道的文字和影像必須以我們在臺上發佈的為准。如果我們的發佈中有不準確的信息,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更正。”二是希望能夠建立起一個良好的溝通機制:“無論什麼問題,我們都可以通過各種方式進行溝通。可以給我們新聞辦打電話、發傳真、發電子郵件,也可以和我們新聞發言人直接聯繫。我們盡最大的努力為大家的採訪提供方便。總之,我希望我們之間能夠建立起一個相互信任、相互合作、配合默契的溝通機制。”

農業部的明智之舉抑或說睿智之舉,體現了真誠、坦率、配合與理解,博得了新聞媒體的普遍好評。

在制度上約束官員

在一些地方,政府部門對官員的說話問題已相當重視,並著手制定相應的辦法。如,廣東省出臺的《廣東省行政過錯責任追究暫行辦法》和《廣東省政府部門行政首長問責暫行辦法》規定,政府部門行政首長在公眾場合的言行不適當造成重大失誤或不良社會影響的行為,將追究行政首長的責任。責任追究方式主要包括:責令限期整改、責令作出書面檢查、責令公開道歉、通報批評、責令辭職、建議免職。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在江蘇省睢寧縣發佈的《關於會議講話強制終止制度的意見》中,對流行於會場上的“正確的廢話”果斷說“不”。這是該縣發起行政語言和行政行為改革後,第五次出臺相關紅頭文件。據睢甯縣委書記王天琦介紹,現在睢寧縣開會只有兩點要求:一是“撈幹的”;二是對於“只推磨不出糊子”,就是沒有實質內容的講話,要求立刻停止,不再浪費大家的時間。此外,當地還對幹部提出了包括“誰說的你找誰”、“你願意上哪兒告,就上哪兒告”等在內的63句禁忌語言。

建立陽光規則,加強宗旨教育,構建權力約束和監督機制,有助於從根本上解決官員“雷語”不斷的局面。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徐友漁認為:“很多人不見得不知道法律的存在,但是他們的權力意識會更膨脹,他們覺得有了權力就可以為所欲為,所隊如果他們說出的‘雷語’限於意識層面,就可以批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