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申辦東亞運有利促進兩岸情感融合

台中市長胡志強為爭取二零一七年「東亞運」的主辦權,前往中國大陸和日本進行遊說訪問。昨日,他先後拜會了身兼中共中央台灣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之職的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及國台辦主任王毅、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兼中國奧委會主席劉鵬。賈慶林對胡志強的遊說訴求微笑點頭回應,並指出兩岸城市交流可讓民眾感受到好處。而王毅則對台中市申辦二零一七年「東亞運」表達樂觀其成。劉鵬也表態說,「由台中舉辦是件好事」,大陸方面樂觀其成,並對胡志強將「節能減碳」概念納入籌備「東亞運」的構思,高度肯定。

由於「東亞運」只有八個會員,其中四個--中國、中華臺北、中國香港、中國澳門,都是在「一個中國」的框架之下。而此其中,中華臺北是爭取主辦者,而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是絕對聽從中國奧委會的安排,而中國大陸已經表達「樂觀其成」的態度,故在明年東亞奧委會各會員體召集聯合會議時,中華臺北已經掌握了半數票,已經穩操勝算。現在的前提則是中華奧委會是否決定由台中市出面爭取。但據相關消息來源指出,由於高雄市已舉辦過「世大運」,臺北市也已舉辦過「聽障奧運」,目前也正在爭申辦二零一九年「亞運」,故按照馬政府的統籌安排,「東亞運」很可能會「益」自己的好友胡志強。實際上,胡志強也是在得到馬政府和中華奧委會的同意之後,才決定出面申辦「東亞運」的。因此,胡志強的底氣十足。明年倘申辦成功,台中市就是台灣地區首個舉辦「東亞運」的城市,不啻是為目前民調較為低迷的台中市和胡志強打氣加油。而站在中國大陸的立場,也等於是又向台灣民眾尤其是馬團隊送上一個「大禮」。

其實,台中市舉辦成功機會較高,不單止是前述的原因,還因為東亞奧委會的會員體較少,因而造成每個會員體輪流承辦的「壓力」較大,有的會員體如蒙古、關島的承辦能力較弱。而有的會員體卻舉辦了多次,如中國已在上海舉辦了首屆,並將於二零一三年由天津承辦;而韓國、日本也分別由釜山、大阪舉行過,中國澳門、中國香港均已舉辦過。而中華臺北作為東亞奧委會中實力排在第四的會員體,卻未曾舉辦過,當然是並不公平。因此,無論從何角度看,都應「輪」到她一次的了。

但在過去,由於受「一個中國」政策的影響,中國奧委會和其他會員體對是否讓中華奧委會主辦國際性賽事,仍有許多顧忌。其中最關鍵的,一是作為東道主,是否會藉此在升旗禮中搞「偷襲」,分別以「中華民國國旗」及「中華民國國歌」代替「中華奧委會會旗」與「中華奧委會會歌」的問題;二是在開幕式中,台灣領導人出席並宣佈開幕時,是以「中華民國總統」或以各方均可接受的身份的問題。其他還有一些雖不是關鍵問題但卻也十分困擾的事情,比如台灣運動員在獲勝後,是否會身披「中華民國國旗」繞場慶功,及台灣觀眾是否會以「中華民國國旗」作啦啦隊道具的問題等。

不過,從以往台灣地區已舉辦過的國際性賽事看,中華奧運會以至承辦城市都較為妥善地處理了上述問題。尤其是在高雄市舉辦的「世大運」,高雄市作為由民進黨執政,陳菊市長的意識形態還是較為偏向「台獨」,但為了辦好「世大運」,還是強烈壓抑了自己的意識形態,並為了能爭取到中國大陸派出代表團參賽,還跑到北京遊說,態度十分誠懇。正因為如此,中國奧委會並沒有計較什麼「民進黨掌權」及「陳菊市長的意識形態」的問題,派出了龐大代表團參賽,這讓陳菊市長的臉上有光。當然,陳菊市長和「高雄世大運」組委會也嚴格遵守「奧運模式」,馬英九在主持開幕式時也有所為而有所不為。有此成功經驗,相信可以作為在台灣地區舉辦國際性賽事的範例準則。

當然,中華奧委會及台灣當局以至是承辦城市也知道,只要台灣有一次未能遵守「奧運模式」,日後倘要再申辦國際性賽事,就將會十分困難,無助於台灣「走向國際社會」。這就是唯物辯證法的道理:越是低調及遵守「九二共識」,就容易走出台灣,走向國際社會;越是高調,就將處處碰壁,寸步難行。馬英九推動「外交休兵」政策,而能保住現有的「邦交國」數目,並爭取到一百四十多個國家給予免簽待遇,及以適當身份出席世界衛生大會,是如此;陳水扁大搞「入聯公投」和「烽火外交」,卻引發國際社會避之不及,也搞砸了過去十分牢固的台美關係,也是如此。

而從另一角度看,從賈慶林,到王毅再到劉鵬,都對台中市申辦二零一七年「東亞運」樂觀其成,也是對「一個中國」政策,及台灣地區無論是何政黨執政,如要在台灣舉辦國際性賽事,都必須嚴格遵守「奧運模式」,懷有高度信心,這是大勢所趨,因而願意予以靈活處理。前幾天北京對台灣與港澳之間互設機構以「辦事處」為名,讓馬英九驚呼「這是天破天驚的改變」,而不過於計較「辦事處」是否帶有官方色彩,就是從此出發。何況,正如賈慶林所言,近年來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兩岸市縣交流合作蓬勃展開,成為兩岸大交流的一個新亮點。兩岸市縣交流合作順應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潮流,符合當地經濟文化發展脈絡,貼近當地基層民眾需求,給當地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而兩岸民眾通過密切往來、交流合作,拉近了距離,融洽了感情,加深了瞭解,擴大了共同利益,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培植了民意基礎,增添了活力。只要兩岸同胞緊抓機遇,凝聚共識,互諒互讓,彼此尊重,就一定能夠繼續開創兩岸互利雙贏、共同繁榮的美好前景。

何況,在東亞奧委會的八個成員體中,中國奧委會的實力是最強的。中國奧委會派出代表團到台灣地區參賽,爭金奪銀必是勢如破竹,讓台灣民眾親眼看到大陸體育運動的強盛大,也有助於部分群眾消除對大陸的某些偏見。或許,還將會催發體育愛好者冀盼兩岸體育交流「更上層樓」,要求台灣體育行政主管部門聘請大陸教練到台灣執教,以大幅提高台灣運動員的水平,使到海峽兩岸的體育運動水平比翼齊飛。就此,兩岸之間民眾的情感融合,就將在體育領域以至各方面領域得到進一步加強。

當然,台中市倘申辦「東亞運」成功,承辦的壓力將會很重,主要是場館問題。實際上,幾天前國民黨十八全二次會議舉行的場館台中港區綜合體育館,就已是近二十年的建築物,其外觀及內在設備還不如大陸沿海地區的縣級體育館。這是需要花大本錢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