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反商”与“反中”之忧

蔡英文一旦勝出,它的意義不只是臺灣政權的再次輪替,不只是臺灣民主選舉機制的日益成熟,而是臺灣社會政治結構的深刻變化,更是臺灣災難的開始。這是臺灣政治的反諷,更是臺灣的悲哀。

2011年4月27日,蔡英文在民進黨內初選民調中險勝老將蘇貞昌,成為臺灣2012年“大選”民進党“總統”候選人,2012年臺灣“大選”將呈現出人們預期的“雙英之爭”。蔡英文作為一個形象清新的女性,在選民結構“藍消綠長”的情況下,對馬英九的連任產生了很大的威脅。由於蔡英文存在強烈的“反商”、“反ECFA”、“反中”立場,一旦最後勝出,雖是蔡英文個人之幸,但將是臺灣的不幸,臺灣經濟與兩岸關係將出現嚴重的問題。

強烈的“反商”傾向

民進黨在執政前一直奉行“反商”的路線,執政後則實現了政商結盟與官商勾結,包括陳水扁在內的許多官員紛紛倒在了官商勾結之下。如今,代表民進黨參與下屆領導人選舉的候選人、民進黨新一代政治精英蔡英文卻有著愈發強烈的“反商”傾向與“反商”情結,對臺灣是禍是福,也許只有用實踐來檢驗。

從蔡英文近一年來的重要言行觀察,她具有強烈的“反商”情結與對臺灣未來烏托邦式的暢想。蔡英文一直反對馬英九當局的施政政策,認為它是以“成長掛帥”,忽視貧富差距問題,不重視失業率的改善。她應該不會不知道,如果不強調與追求經濟成長,不將財富的蛋糕做大,如何能夠解決臺灣的就業與貧富差距問題?追求經濟高增長是全球、尤其是發展中經濟體與新興經濟體共同追求的目標,高增長意味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與繁榮,意味著財富的快速增加,意味著就業的迅速擴大。臺灣今天的經濟困境與失業率居高不下,關鍵就在於經濟增長放慢、產業外移。

蔡英文聲稱,如果未來執政,將讓臺灣第四核能電廠停止商業運轉,三個舊的核電廠逐步除役,在2025年實現“非核家園”的目標。然而,蔡英文的“非核”立場,考慮的不是簡單的核安全問題,也不是臺灣經濟的發展問題,而是“政治重於經濟”的島內選舉。發展核電雖然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但作為一個政治人物,在不經過科學論證與公共政策討論的前提下,不考慮臺灣的能源與電力發展問題,不考慮經濟與民生對電力的需求問題,也不考慮臺灣的能源安全問題,就斷然提出上述理想化的“非核”主張,這既是不負責任的,而且是“反商”的。蔡英文甚至辯稱,她不主張“核四”停建(陳水扁曾因宣佈停建“核四”引發巨大政治風暴),而是主張“核四”未來不能商業運轉,這是怎樣的一種政治考慮?這不是在有意浪費人民的血汗錢,讓2600億新臺幣的投入打水漂?

蔡英文在民進党當政時,曾努力推動“國光石化”項目,如今在選舉的需要下卻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她強調環保應該優先,反對興建國光石化項目。在蔡英文及環保團體的壓力之下,努力多年的國光石化項目最終胎死腹中,這雖是環保團體的勝利、蔡英文的勝利,臺灣經濟卻將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

蔡英文的“反商”其實只是表像,背後是為了政治利益,為了選舉,為了當政。就像民進黨執政前曾經“反商”、當政後又實現政商聯盟一樣,蔡英文如果當政,是否會繼續“反商”存在不確定性。若她繼續“反商”,臺灣經濟將再次面臨衰退的危險,這是臺灣的不幸與悲哀,是臺灣人民錯誤選擇的必然結果。若蔡英文不再“反商”,雖是臺灣民眾的幸運,卻是臺灣政治的悲哀,因為它再次證明,蔡英文“反商”是假,騙取選票是真,臺灣政治人物政治誠信再次破產。

明確的“反ECFA”思想

臺灣島內“大選”序幕已經拉開。人們不僅關注島內政權是否會再次出現輪替,而且十分關注一旦蔡英文勝選與民進黨上臺執政後,兩岸簽訂的“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是否會延續。從蔡英文一系列有關ECFA的言論立場觀察,一旦蔡英文上臺執政,ECFA將面臨被改變或廢止的命運。

早在2009年4月兩岸討論簽署ECFA初期,蔡英文就表示,“ECFA一定要公投,人民若要廢掉它,就廢掉它”。 在接受電視臺專訪時,她曾明確提出,“民進党重新執政後,將公投廢除ECFA”。“公投廢除論”當時引起了外界的強烈質疑與批評,在各方壓力下,蔡英文立即調整了這一立場,強調“執政後公投廢除ECFA是媒體的過度解讀”。在“立法院”審議通過ECFA後,蔡英文表示,“民進党重新執政後,是否會舉行公投廢止ECFA,將視當時民意和臺灣經濟發展狀況而定”,其立場更趨於模糊化。

儘管蔡英文對過於強烈地反ECFA立場有所調整,但並沒有放棄一貫的反對立場。去年9月19日,蔡英文在接受媒體專訪時,在被問及民進黨若執政是否會對ECFA存廢進行公投時,她又表示“不至於到那程度”,而且強調,“兩岸政策穩定性很重要,民進黨若再重返執政,會延續前朝政策,不會橫柴入灶”。然而,隨著民進黨黨內初選展開後,蔡英文反ECFA的態度再次趨於強硬,上臺後修改或廢除ECFA的傾向更加明顯。今年4月1日,蔡英文在接受某電視臺訪問時提出“ECFA公投選項論”。她表示,“如果民進党重新執政,不會對ECFA政策‘橫柴入灶’,一定會按照民主程序及民主規則進行,公投當然是選項之一”。這是蔡英文再次表達她一貫堅持的ECFA公投之立場,而且她的這一表態是在正式投入黨內初選之後,意味著這一立場將貫穿於她的競選策略與未來執政路線。

之後,蔡英文又公開表示,“如果民進党重新執政,ECFA將要送到WTO,由國際社會審查,看有無違反國際協定”。此舉有兩個目的。一是將兩岸經貿議題徹底國際化,這是蔡英文一貫堅持的“兩岸經貿在多邊國際框架下”進行的基本立場。二是通過WTO機制檢驗ECFA是否存在不符合WTO的有關規定,以ECFA可能違背“非歧視性原則”達到廢止ECFA的目的。蔡英文認為,臺灣不能單獨面對大陸,要重新檢討ECFA。這是蔡英文投入黨內初選後短短20多天內第四度表達反ECFA的態度與立場。上述一系列表述,透露出蔡英文率領的民進黨上臺執政後解決ECFA的三種可能方案,即“公投”、“送WTO審查”與“重新檢討”,從而讓ECFA的未來發展存在很大變數。

堅定的“反中”立場

蔡英文不僅“反商”、“反ECFA”,而且具有堅定的“台獨”立場,強烈“反中”,一旦上臺執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態勢將出現大逆轉,台海局勢可能出現新的危機。

蔡英文在外界眼裏是一個溫和型的政治人物,而非強硬性的“台獨”人物,似乎她將帶領民進黨走新中間路線,改變陳水扁當政時的“激進台獨路線”。但事實並非如此,蔡英文不僅有強烈的“反中”傾向,而且是一個有堅定“台獨”信念的政治人物,她若當政,對兩岸關係絕對不是件好事。

從蔡英文最近以來一系列政治與兩岸關係論述看,她表面上不特別強調兩岸“一邊一國”,卻在語言與論述中將兩岸嚴格定位在“一邊一國”的政治框架內,強調“臺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中國大陸是另一個國家;將“我國”(臺灣)與“中國”或“臺灣”與“中國”並列;強調兩岸互動以“捍衛臺灣主權”、“堅持臺灣主體性”為前提;攻擊馬英九的兩岸政策“傾中賣台”,損害臺灣“主權”。可以說,蔡英文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台獨”分子。

否定與反對“九二共識”是蔡英文基本的兩岸政策立場,這也是未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最大威脅。蔡英文在任“陸委會”主委時,就直接阻撓陳水扁一度有意承認“九二共識”的努力,顯示了其強烈“反中”的政治立場。前不久,馬英九要求民進黨公開承認“九二共識”,蔡英文則表達了明確的反對立場。日前,在黨內初選第四場政見會上,蔡英文進一步明確陳述了她對“九二共識”的立場,聲稱“兩岸政策主張,不能陷入歷史的框架裏,更不能被政治前提壓縮了處理的空間”,認為“九二共識”基礎薄弱,禁不起民意的檢驗,無法作為建構兩岸長久關係的依據。在否定“九二共識”的同時,蔡英文提出了許多模糊的兩岸關係發展概念,諸如“和而不同”、“和而求同”及“共同尋求穩定可靠的新互動架構”等,但支撐這些概念的核心思想都是建立在兩岸“一邊一國”這一政治基礎之上的。這種“台獨”主張等於否定了兩岸互動的政治基礎。因此,如果蔡英文當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局將無法維持,兩岸的兩會協商機制(以承認“九二共識”為基礎)將宣告中斷,一切新的兩岸合作協議將無法進行,ECFA將面臨被廢除的風險,兩岸關係必將出現“新僵局”、“新冷戰”。

外界對蔡英文的政治主張要有清醒認識,要看透她的“台獨”本質,在她領導下的民進黨仍將是一個堅定的“台獨政黨”,“台獨政黨”對兩岸關係的發展永遠是威脅。放棄“台獨”,對民進黨來說就失去了政治靈魂,對蔡英文來說就失去了堅定的支持者和政治舞臺。

蔡英文勝算幾何?

蔡英文在黨內初選中以微弱優勢勝出,既顯示了蔡蘇競爭之激烈,又預示著蔡英文的新政治機遇在逐步到來。在激烈選舉中,有時靠的不僅僅是實力,還有機運,所謂“時勢造英雄”。

在黨內初選中,蔡英文佔有党主席權力與聲望之便,有帶領民進黨走出困境之功,有黨內各派系與勢力的全面支持,勝選並不意外。意外的是,她的勝選是在其兩岸論述前後矛盾、避重就輕的情況下實現的,是在其攻擊公務人員享受優惠利率的同時自己也大肆享受這一政策下實現的,是在其支持者搞“惟一支持”等不公平競選活動下實現的。人們只看到蔡英文溫和、清新、清廉的外表形象,只期待她沒有實質內容的新中間路線,只期待她對臺灣未來的美好描繪,而不關心一個真實的蔡英文和她的實際執行力;只願看到蔡英文好的一面,而不願看到她負面的一面。相反,臺灣選民對現任領導人馬英九隻願看到其負面的表現,只重視外界對馬英九“無能”的指責,只願意聽到對馬英九的“傾中賣台”的批評,卻不願看到馬英九改善兩岸關係的成就、臺灣經濟的起色,以及馬英九改革努力的成果。也就是說,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