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銘清細數兩岸新聞交流 建立兩岸信息共同市場

“大陸在東南沿海新建了不少核電機組,夠安全嗎?” “兩岸之間的核能安全合作能夠保証透明嗎?”第七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上,台灣記者的犀利提問,不僅使核能安全得到人們的關注,也使記者本身成為焦點。隨著兩岸關系的發展,兩岸新聞交流也跨出了很大的一步。近年來,在大陸的許多重要會場,台灣地區的媒體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在台灣也可以看到大陸記者的身影,兩岸新聞交流早巳進入了雙嚮往來的階段。

從1987年算起,兩岸新聞交流已經走過了23個年頭。20多年來,兩岸新聞交流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單向到雙向的過程。正如兩岸關系的發展一樣,盡管經歷曲折,但從總體來看還是不斷發展的。

不斷為台灣記者創造寬松環境

20多年來,兩岸新聞交流雖然歷經波折,但交流的腳步從未停止。

1987年9月,台灣《自立晚報》記者李永得、徐璐沖破台灣當局的禁令,繞道日本到大陸采訪,成為海峽兩岸隔絕38年後首次到大陸采訪的台灣記者。1987年11月1日,中國記協負責人發表談話,宣佈負責受理台灣記者來大陸采訪事宜,歡迎台灣記者來大陸采訪。開放交流後的最初幾年,每年只有十幾位台灣記者來大陸采訪,隨著兩岸關系的緩和、兩岸人員往來的增加以及兩岸經貿文化等各個領域交流的日益頻繁和不斷深入,兩岸新聞交流加速發展,人數不斷增加,規模不斷擴大,層次不斷提高,內容和形式不斷豐富,領域不斷拓展。

20多年來,大陸方面在積極推動兩岸新聞交流上採取了多種措施,不斷為台灣記者在大陸采訪創造方便、寬松的環境。

台灣記者來大陸采訪之初,由國務院台辦統一審批。隨著台灣記者來大陸采訪的人數增加,集中到國台辦審批,審批量太大,影響了工作效率。為了提高王作效率,國台辦多次下放審批權。從1994年下放上海等4省市台辦的台灣記者來大陸采訪的審批權,到2008年的《台灣記者在祖國大陸采訪辦法》的頒布,通過不斷完善台灣記者來大陸的采訪辦法和有關規定,多次簡化台灣記者來大陸采訪的審批手續,為台灣媒體和記者來大陸采訪提供細致周到和專業化的服務。

此外,從1993年開始,國台辦每個月都辦月度台灣記者采訪聯誼活動,向台灣記者吹風,向他們提供新聞線索;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議,為他們采訪牽線搭橋、排憂解難。支持各地、各部門、各行業邀請台灣媒體采訪,在兩岸重大交流活動的采訪和報道組織中,直接與台灣媒體溝通、協作,安排他們進行采訪。積極推動大陸新聞媒體與台灣媒體開展多種形式的交流合作。這些措施,為台灣媒體的采訪創造了便利條件,提供了很大的空間,使台灣記者的采訪活動得以順利開展,受到了他們的普遍歡迎。

自1996年批准台灣媒體在大陸駐點采訪以來,已先後有聯合報、中國時報、明日報、 ”中央通訊社”、中國廣播公司、無線衛星電視台(TVBS)、東森電視台、中天電視台、年代電視台、真相電視台、台灣電視公司、三立電視台等13家媒體在北京、上海、福州、成都、廣州等地駐點采訪。來大陸采訪的台灣記者累計超過2萬人次。在批准台灣媒體在大陸駐點采訪後,國台辦在廣泛徵求台灣駐點媒體負責人和記者來大陸采訪意見的基礎上,採取一系列措施,為台灣記者駐點提供高效、周到的服務。從2005年9月起,台灣媒體記者駐點采訪的時間由每次1個月延長到3個月,其間還可以多次往返兩岸。

實現兩岸新聞交流雙嚮往來

為了推進兩岸新聞界的交流合作,大陸方面每年都邀請台灣媒體負責人和記者來大陸采訪,同時組織大陸新聞界赴台交流。從1997年起,中國記協每年組織大陸記者赴台采訪和海峽兩岸記者聯合采訪活動;從2003年起,每年在兩岸和港澳輪流舉辦“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新聞研討會”;從2004年起,每年在兩岸舉辦大學生新聞營活動。這些活動,已經成為兩岸新聞交流的品牌項目。在新聞業務方面,兩岸媒體還開展協作采訪、合作直播、節目交換等多種形式的合作。

不斷深化的兩岸新聞交流,是兩岸各項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20多年來,兩岸新聞交流從單向到雙向。2008年下半年以來,台灣方面也採取了一些有利於兩岸新聞交流的措施。如,7月恢復了新華社、人民日報駐點采訪。並將大陸媒體記者在台駐點期限由一個月延長到3個月。在大陸記者赴台采訪大陸居民赴台旅遊首發團、陳雲林會長率海協會協商代表團赴台訪問、大陸贈送台灣同胞大熊貓抵達台灣等兩岸重大交流活動時,台灣方面為大陸媒體的采訪提供了協助和便利,也受到了大陸新聞界的肯定。

但與大陸方面積極推動兩岸新聞交流的舉措相比,台灣當局對兩岸新聞交流態度被動,甚至對大陸記者赴台采訪設置障礙,致使兩岸新聞交流存在不平衡狀態。直到2001年,台灣當局才迫於壓力,開放大陸中央媒體赴台駐點采訪(大陸是l 987年開放);2001年才開放大陸中央媒體赴台駐點采訪;2008年才開放大陸地方媒體赴台駐點采訪(大陸是1996年開放)。在陳水扁當政的2005年4月,新華社、人民日報駐點記者因為客觀報道了台灣社會與民進黨當局不同的輿論觀點,被無理中斷了在台采訪。直到2008年7月,國民党重新執政後才得以恢復駐點采訪。對大陸方面提出兩岸媒體互設常駐機構的要求,由於台灣當局態度消極,至今無法實現。台灣當局這些做法,直接影響了兩岸新聞交流的深入發展。

兩岸新聞交流存在的問題

近些年來,兩岸新聞交流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是兩岸新聞交流不平衡、不對稱。以駐點采訪為例,近年來,來大陸采訪的台灣記者越來越多,每年都達到1000多人次。截至2010年底,駐點的媒體有13家,來大陸采訪的台灣記者累計超過兩萬人次。大陸記者赴台采訪只有2000人次,比例為10:l。目前,台灣當局先後開放了大陸5家中央媒體和5家地方媒體派記者到台灣駐點采訪。以大陸數幹家媒體只允許10家在台駐點采訪,顯然是不能滿足大陸媒體的要求。從兩岸駐點的媒體數量和記者人數看,兩岸的交流的不平等是顯而易見的。

二是相關政策不能適應當前兩岸新聞交流發展的需要,導致交流水平和層次難以提高。兩岸媒體互設常駐機構是提高兩岸新聞交流層次的需要,是媒體深入、持續采訪的基本需要,更是在新形勢下,兩岸民眾和社會各界對媒體資訊發展的需要。但是,大陸方面和媒體的這一合理要求已經提出多年,遺憾的是至今沒有得到台灣方面的回應,時至今日,遲遲無法實現。如前所述,大陸方面為給台灣記者采訪提供方便,已經多次下放審批權限,減少環節,簡化手續。這些措施,台灣記者已經有了親身感受並十分肯定。相比之下,台灣方面在審批大陸記者采訪上手續繁瑣且時間過長,已經影響了采訪時效(CCTV記者稱,台灣921大地震時,提出申請,51天后才獲批准)。一位有多年赴台采訪經驗的資深記者談到台灣當局的兩岸新聞交流政策時認為,從2001年開放大陸中央媒體駐點至今基本停滯。現在兩岸形勢發生了積極的變化,如果還沿用以前的新聞交流政策,不但不能適應新的形勢變化,而且兩岸新聞交流的進一步發展已經碰到政策壁壘。

三是由於兩岸媒介生態存在差異,媒體報道對對岸形象的塑造易雙到意識形態的影響。媒體在塑造兩岸形象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兩岸民眾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媒體來認知對岸,並形成對對岸的態度。新聞報道必須真實,強調客觀、公正。根據“李普曼擬態環境”的理論,兩岸媒體各自對對岸的報道,是在為本地受眾構建關於對岸的擬態環境。但由於兩岸的媒介生態不同,兩者所處環境和職能存在很大的差異。事實上,兩岸記者在新聞價值的判斷、新聞事件的選擇、報道角度的確定,版面編排時編輯語言的應用上都不可避免地受到自身政治傾向和意識形態的影響。兩岸媒體在報道對岸新聞時,在內容的取捨、角度的選擇、新聞語言的措辭等方面,很明顯地帶有預設的立場,隱含政治傾向的痕跡。這種現狀的改變需要時間。但是,可以通過新聞交流瞭解對方的媒介生態,對現狀採取理解、寬容的態度,從而在新聞的一些基本原則上取得共識,在指導新聞實踐上逐漸趨同。

建立兩岸四地信息共同市場

兩岸新聞交流日益密切,兩岸新聞主管部門應適應形勢變化,加強溝通與合作,對影響交流的政策、規定加以調整,進一步開放兩岸新聞交流政策,提升交流層次,推動兩岸新聞交流發展。包括擴大駐點範圍、推動兩岸媒體常駐、實現電視落地。只有開放才能讓對方瞭解自己,只有充分瞭解才能獲得認同。兩岸新聞交流是兩岸交流的助推器。應逐步放寬媒體在資金、人才、資源、市場、營銷等方面的政策。

隨著兩岸關系的牙口平發展,兩岸四地的信息不僅受到兩岸四地同胞的關注,而且受到世界越來越多的關注。但是,應當實事求是地承認西方話語霸權的現實。這一現實,固然與他們的經濟、軍事等硬實力有關,也與華人社會協調合作不夠、沒有形成合力有關。

當前,兩岸四地媒體各自以自己覆蓋的地域作為服務範圍和對象。兩岸四地客觀上是幾個信息市場。兩岸四地媒體之間缺乏政策、制度上保証的溝通渠道,合作機制,從而影響了共同市場的培育和形成和爭取華人話語裸合力的形成。建立兩岸信息共同市場,兩岸媒體可以在資金、人才、資源、市場等方面進行更深入的交流合作,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ECFA之後兩岸新聞交流趨勢

在ECFA簽署之後,兩岸的文化界、教育界得到啟發,提出簽署兩岸文化、教育ECFA的動議。其實,新聞界更應該得風氣之先,考慮簽署新聞ECFA。甚至可以借鑒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的經驗,在簽署新聞ECFA的時候,建立兩岸媒體合作委員會,進而擴展到兩岸四地,以便使建立兩岸四地信息共同市場、爭取華人話語權得到體制上的保障。因為此事涉及政策、體制等諸多方面,需要總體設計,分步實施,紮實推進。作為起步,不妨先從福建做起。因為中央賦予“海西”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