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7月24日電】踏入暑假,在珠海灣仔口岸,出入境旅客對修建灣仔至澳門過江隧道的諮詢增多。
據瞭解,諮詢者大多為經常出入境的內地旅客,他們常常選擇灣仔口岸出入境,對過江隧道的修建有更迫切的期望。
灣仔口岸是當前珠澳間唯一的水路口岸,儘管兩地直線距離不到600米,但因為有濠江阻隔,旅客只得藉輪渡船過境。而輪渡船一次往返需要半小時,每次只能運送300餘人。節假日出境客流高峰期間,辦理完出境手續的旅客,常常被擁堵在狹窄的候船室內等待渡船。遇到颱風、暴雨等極端惡劣天氣,渡船停航,口岸臨時關閉,進一步凸顯局限性。
據灣仔邊檢站副站長陶黎介紹,週末及重要節假日期間,邊檢部門會根據客流情況及時加開通道,最多可開放12條。如果民警全速驗放,平均每半個小時可驗放約1000人次。但口岸現存的兩艘渡船即便不間斷運轉也很難。“目前,輪渡載運能力已漸成節假日客流疏導的瓶頸,為確保口岸正常秩序,很多時候我們只能適當減緩放客速度。”
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從珠海出入澳門的旅客超過4500萬人次。對於拱北、灣仔、橫琴這三個內地直通澳門的口岸來說,用“超負荷運作”形容一點也不為過。僅僅在今年2月7日一天,灣仔邊檢站驗放出入境旅客就突破1萬人次大關,是口岸原預設日通關能力的15倍。修建更為方便、快捷的過江隧道口岸,對兩地往來意義非凡。
澳門新富倫集團董事長黃健中對記者表示,“灣仔到澳門修過江隧道已提了好多年,隨著橫琴大開發、《粵澳合作框架》協議等深入推進,此事勢在必行。但何時動工、修好,則需要有關部門更加務實。”
而對隧道修建意願最迫切的,無疑是經常往來珠海和澳門這兩個城市的出入境人群。在澳門打工、回南屏居住的劉小姐表示,每天都要從灣仔口岸過關,坐船花錢買票增加了出行成本不說,主要是現在的過關方式不算方便。
持回鄉證過關但在灣仔某小區安度晚年的澳門居民黃伯則說,“希望在我的有生之年,看到隧道修好的那天,澳門人在珠海購房置業更無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