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新口岸國際中心一地面餐廳昨日發生石油氣爆炸, 13人受傷,1名男傷者(香港人)目前仍留院觀察,情況穩定。
餐廳幾全被炸毀
爆炸於昨日早上7時02分發生,餐廳幾乎全被炸毀,瓦礫及鋼架四散,爆炸威力強大,經消防局初步調查,懷疑爆炸是該餐廳廚房內石油氣洩漏引起,警方接報派出40多名警員到場,封鎖馬六甲街及高美士街部分道路調查,消防局派出16輛緊急車輛及40多名人員拯救。
事故中有13人受傷,其中1名男子被困瓦礫內,由消防員挖掘救出,傷勢嚴重,連同其餘7名輕傷者一併送仁伯爵綜合醫院救治,其餘5人(1男4女)在現場接受初步護理後自行離去。
港漢傷勢重無生命危險
8名傷者共4男4女,年齡介乎41至65歲,當中包括3女為澳門人、1男1女為韓國人、 2名香港及1名內地男子,被送往仁伯爵綜合醫院進行急救,其中7人的手、腳和頭部分別被玻璃碎片割傷,接受治療後已出院,另外1名年齡48歲的香港男傷者則因肋骨及腳骨骨折,目前需要留院觀察,情況穩定。
衛生局稱, 留院觀察受傷的港人在爆炸發生時被硬物壓倒,肋骨及腳骨骨折,被消防人員從瓦礫中救出送院,但沒有生命危險。
與國際中心爆炸現場僅隔一條馬路的金龍酒店玻璃多處震碎。酒店表示,受事故波及的範圍比較廣泛,具體損失仍在清點中。13名受傷者中2人酒店顧客、2人酒店工作人員。
與爆炸餐廳同一大廈不同樓層的住戶被強烈震動驚醒,發現屋內玻璃全部被震碎。爆炸發生時一架巴士經過,司機急忙疏散車上乘客。
警方初步調查,排除恐怖攻擊的可能性。消防局發言人蔡惠濠表示,爆炸可能是餐廳廚房內存放過量的石油氣與天然氣外洩引起。
爆炸發生後,馬六甲街路段一度實施有限度通車,車輛經高美士街左轉至馬六甲街,其他路段封閉。
承傳店鋪的部分店主獲悉爆炸後陸續到現場查看店鋪損毀情況。經營一家超市的吳先生表示,初步瞭解他的店面損毀不太嚴重,但要待警方解封後才可評估損失。他認為此次氣體外泄爆炸只是個別事件,希望能與其他商戶做好安全工作,避免此類事件再發生。
港務港緊急能變疏導旅客
外港客運碼頭通信網絡受到爆炸事故影響而中斷。港務局馬上啟動緊急應變機制,與碼頭管理公司及各船公司召開會議,要求船公司採取措施減低事故對市民和旅客的影響,包括改用人手處理售票服務、加派人員疏導旅客、使用無線網絡恢復部分服務等。
外港客運碼頭維持正常通關服務,採取了應急措施後,碼頭及各船公司的整體服務大致正常,事故對市民和旅客影響輕微。
國際中心結構安全
爆炸發生後,土地工務運輸局立即派員趕赴現場,根據初步檢查,樓宇結構安全,發生爆炸的地鋪內非承重構件如磚牆和玻璃等損毀嚴重,不影響樓宇整體結構。
土地工務運輸局工程師早上午八時半接到消防局通知趕赴現場,協助救援人員提供樓宇安全方面的技術支援。因早上消防正搶救傷者,店鋪內金屬結構閣樓已倒塌,以及天花物件非常凌亂,為免阻礙救援和清理工作,土地工務運輸局工程師早上先檢查樓宇內的電錶房和電訊房的結構。
至下午四時許工程師進入店鋪,經初步檢查,店鋪內的非承重構件如磚牆和玻璃等損毀嚴重,但不影響整棟樓宇的結構安全。因店鋪外牆傾側和扭曲變形,有倒塌危險,現場及周邊範圍仍然需要封鎖。土地工務運輸局已責成店鋪東主盡快清理有下墜危險的非承重構件和裝飾構件。
事件發生後,澳門港澳碼頭電腦系統出現故障無法連結,飛船公司以人手處理往來香港及廣東地區的售票業務。
澳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當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國際中心的爆炸事故波及該公司在爆炸現場附近的配電箱。爆炸發生時,事發現場附近一帶短暫停電約3分鐘,有27幢大廈的700多家用戶受影響。國際中心第1座共120戶居民當時沒有電力服務。澳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待爆炸現場解封後會立即搶修損毀的設備。
澳門電訊有限公司當日表示,受爆炸事故影響,澳門電訊設於爆炸現場附近的1個主要交換機房損毀異常嚴重,導致這一地區部分固定電話網、網際網路、移動通信及專線服務受影響,波及3000多用戶。
澳門電訊表示,經評估後,損毀的交換機修復的可能性極低,公司已調動其他通訊設施疏導這個交換機房的通訊流量,以減低影響,正努力爭取三天內逐步恢復受影響的服務。
行政長官崔世安晚上視察國際中心地鋪爆炸現場。崔世安強調,政府高度關注今次爆炸事件,目前最重要是善後,政府會全面檢討本澳目前的燃料儲存安全的情況。
崔世安強調,政府會檢討事故起因,調查是否涉及違規,又強調會以一系列預防措施,防止同類事件再度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