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金溥聰願意對宋楚瑜「假民調誹謗案」的撤告,使「國親合作」至少是「馬宋會」搬掉了具有指標性意義的「石頭」。下一步,就是國親兩黨領袖開誠佈公,倘然協商,尤其是國民黨應盡量主動滿足親民黨希望能維持作為「大黨」的地位,及在「立法院」內能夠成立黨團,可以在推動政策上起關鍵作用的願望,在親民黨有意推出選將的選區,重新進行民調初選作業,讓出若干經民調預測將是親民黨戰將當選機率較高的選區,就將徹底清除宋楚瑜參選「總統」的正當性,形成泛藍共贏的局面,確保台灣寶島的政權長期掌握在反「台獨」政治力量的手中,促進台灣地區的長期繁榮穩定,維護兩岸關係繼續和平發展。
這是因為,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近來宋楚瑜放言對二零一二年「立委」選戰「不缺席」,及頻頻放出不排除「選總統」的試探氣球,目的是要趁馬英九的民意支持度與蔡英文不相上下,倘宋楚瑜參選就有可能會將馬英九拉下「馬」的危勢,要迫逼馬英九在「立委」選舉中讓步,以滿足親民黨能維持「大黨」地位,及在「立法院」內能夠成立黨團的願望,補回二零零八年將自己旗下戰將無條件地交給國民黨披掛藍旗初選,區委•卻導致自己落得個「泡沫黨」下場的「損失」,以換取宋楚瑜不參選「總統」,而宋楚瑜也能避免像二零零零年那樣,令國民黨政權淪喪而成為千古罪人。但在這項「政治交易」完成之前卻又不能鬆口,時刻保持著要參選「總統」的態勢。否則,就將無法令馬英九感受到威脅,而不得不促成國親合作。
系出同門的馬英九,又怎能未能看穿宋楚瑜的這一「陽謀」?再加上國民黨對「區域立委」選戰的佈局安排,有把握能獲得勝選的選區的提名作業已基本完成,甚至連某些艱困選區也已派出了「刺客兵團」,而這些安排均是經過黨內初選程序而確定的,因而除了花蓮、台東、連江、澎湖、金門等選區和原住民應選名額外,再與親民黨進行協調已很困難,因而也就好整以暇、以逸待勞,任由宋楚瑜表演,以圖激發起泛藍支持者對宋楚瑜不耐煩以至是反感。
但宋楚瑜確實無愧於「大內高手」的雅號,也反過來看穿了馬英九以逸待勞的「陽謀」,因而繼續保持著宋楚瑜不排除參選「總統」的姿態,甚至還放出「與王文洋搭配」的氣球,而李登輝也在客觀上形成配合的態勢,聲稱宋楚瑜應爭取比「立委」更大的職務,再加上《新新聞》等媒體公佈了宋楚瑜有百分之十三以上的民意支持度的民調資料,這才讓馬英九真正感受到了威脅,而不得不正視宋楚瑜的訴求。因此,才有金溥聰的在宋楚瑜道歉的前提下願意撤告,及昨日馬英九「如果覺得國民黨提名的人選不適當,還沒提名的選區大家可以商量,共提有勝選希望的人選,如果國民黨已經提名,親民黨或其他泛藍政黨有合適、而且認為更有勝算的人選,國民黨也可以考量」的表態。
現在,「球」已扔到宋楚瑜的那一邊,如果宋楚瑜再繼續故作姿態,就變成宋楚瑜輸理了。此後,馬英九即使是怎樣將宋楚瑜當作是「透明人」,廣大泛藍支持者就不但是不會把「國親分裂」的責任堆在國民黨的身上,相反還將宋楚瑜視為泛藍的千古罪人。
然而,即使如此,馬英九還是不宜只是「等待」宋楚瑜的電話,因為這樣將會把自己的格局做小,只是把自己定位於「國民黨主席」,仍在與親民黨進行討價還價的政治交易;而是應當提升自己的定位和格局,爭取做「泛藍共主」。亦即不但是要維護國民黨的利益,還應兼顧同屬於泛藍陣營的親民黨、新黨和無黨聯盟,以及其他原屬於藍軍或支持泛藍政治立場的獨立候選人的共同利益,那就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組成反「台獨」的共同陣線。
這個要求,並不過份。既然馬九在剛當選時,希望能當「全民總統」,把謝長廷所掌握的五百多萬支持者都收歸旗下,因而曾經討好泛綠選民,為何就不能為了國民黨的長期執政,為了台海長期和平,而爭取做「泛藍共主」呢?馬英九還應參考中共的統戰策略,團結一切可以團結、包括曾經反對過自己的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化解消極因素。
既此,馬英九就不應消極等待宋楚瑜的求見電話,而應是積極主動地致電宋楚瑜,甚至是親自上門。屆時如果吃了宋楚瑜的「閉門羹」,失去面子的將不會是自己,而是宋楚瑜,甚至將使宋楚瑜連裡子也失去,因為廣大泛藍支持者都將會不原諒宋楚瑜此舉,馬英九反而可以化被動為主動。
當然,目前阻礙「國親合」的障礙,並不單止是金溥聰提告,那只是宋楚瑜的表面利害關係,還有宋楚瑜希望親民黨能回復「大黨」地位,並成立「立法院」黨團,這才是宋楚瑜的裡子實質利益。因此,馬英九既然能夠表態「系出同門,不要自相殘殺」,要做「泛藍共主」,就必須放棄國民黨的局部利益。比如,在親民黨也要提名候選人的選區,即使是國民黨已經確定了候選人,也宜重新進行初選民調,以確定是由哪一個黨的戰將披掛上陣。倘親民黨意屬人選的民調落後仍堅持參選,相信選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自會作出棄保決擇,從而改變對親民黨和宋楚瑜的印象。
實際上,正如馬英九所言,目前已有國民黨提名的「立委」參選人表示,如果其他政黨也提名,願比民意調查,看哪一個人更有勝算,這就是「開大門走大路」的態度。馬英九應當號召其他選區的戰將也向這幾位已經表態的同志學習看齊。
總之,二零一二年的「總統」衛冕戰,馬英九不單止是代表國民黨出戰,而是也代表整個泛藍陣營,以至是反對「台獨」、渴望兩岸關係繼續和平發展的選民出戰。只要馬英九能明白這一點,就將能敝開胸懷,放下身段,積極主動地與宋楚瑜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