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明春水情仍不樂觀 政府採措施保供水安全

【本報訊】特區政府推動構建節水型社會工作小組組長黃穗文表示,今冬明春的水情不甚樂觀,但隨著竹銀水庫的運作,本澳的供水安全可望獲得保障。政府將繼續透過一系列的開源節流措施,完善各項軟硬件配套,推動社會各界共同節約用水。

竹銀力爭蓄五成水量

黃穗文昨日出席自來水客戶聯絡小組會議時表示,上半年至今西江中上游地區的降雨量較往年少,導致內地對澳供水的水庫蓄水量不足,例如4月至7月的降雨量與近年同期比較下降約一成五,當中7月更下降約五成。根據氣象部門預測,8月至9月的降雨量仍可能較近年下降約二成。竹銀水庫試行蓄水至今,庫底的清洗工作已基本完成,粵方爭取在9月底枯水期前蓄水二千萬立方米,接近五成庫容的水量,相信再配合水量調度和其他工程措施,將有效地應對今冬明春枯水期的鹹潮侵襲。

推動構建節水型社會工作小組將加緊部署應付鹹潮的措施,例如考慮提早推出第三次節水回贈計劃,鼓勵社會各界節約用水。未來會考慮透過環保與節能基金或其他措施,使節水器普及於社團及商業用水戶,提高用水效益,以抑制用水量增長速度。

應急預案保障供水安全

黃穗文指出,本澳各部門的供水應急措施較零散,為全面整合這些措施,並與內地有關機制接軌,小組經過半年的研究分析,制訂了《澳門供水安全應急預案》的初稿,按照供水安全事故的性質分類,按嚴重性分級。《預案》提出了與內地建立通報、合作的機制防止水污染危機,以及共同應對突發事故。小組現正諮詢本澳及內地相關部門,收集意見,預計《預案》可於本年第三或第四季推出。

採取開源節流措施

小組代表在自來水客戶聯絡小組會議上簡介了近期的工作進度。小組正按照《澳門節水規劃大綱》,有序地推進各項開源節流措施。在硬件方面未來會積極跟進再生水設施的開發利用,包括橫琴澳大新校區和路環石排灣新社區的供水雙管網的設計及建設,並與相關部門和單位共同推動於路環污水處理廠附近建設再生水廠。

在擴大本地庫容方面,小組已完成了“九澳水庫擴容及加固工程可行性研究”及“南灣湖及西灣湖蓄水工程可行性研究”,經諮詢相關部門的意見後,現決定先行開展“九澳水庫擴容及加固工程”,並將會與相關的工程部門跟進項目的建設。至於南、西灣湖方面,則暫時作為擴大本地庫容的備用項目,小組亦會適時對項目進行評估。

在軟件方面,除了編制《澳門供水安全應急預案》外,小組將會研究並編制再生水應用課程並開展推廣活動,為再生水的開發利用和普及提供基礎。同時,小組將於第三季發行《澳門水資源狀況報告》,讓公眾對本澳的水資源現況有更清楚的了解,宣揚飲水思源的美德,推動社會各界共同構建澳門成為節水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