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行政長官崔世安表示,政府對教育增加資源投放,優化教學環境,支持學校發展,建構學習型社會,加快本地人才培養,提升人文素養和澳門的競爭力。
崔世安昨日下午出席「澳門大專教育基金會成立二十五周年酒會」。他致辭時表示,在資訊國際化帶動下,社會發展步伐加快,社會要持續穩步發展離不開人才,人才培養歸根於教育。澳門發展和綜合實力與教育息息相關,近年面對區域融合和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的挑戰,人才的培養和儲備相當重要。教育是一項長期和系統的重要工作,特區政府自成立以來,一直重優先發展教育,堅持“實施教育興澳”的方針,致力提升教育機構的素質。對教育重點增加資源投入,優化教學環境,支持學校發展,致力建構學習型社會,加快本地區的人才培養,提升人文素養和整體競爭力。
崔世安稱,爲適應時代發展的新趨勢,政府不但加大對基礎教育的支持,增加教育資源的投入,延伸免費教育至十五年。同時重視高等教育發展,政府將大力推動本地高等教育機構在教學、科研、社會服務三大功能上持續提升,令本澳高等教育有更佳的條件獲得可持續發展,協助本澳高等院校提升教學實力和步向國際化,為教育發展創造條件,又增加對持續教育的資源投入,鼓勵居民持續進修,及時提升水平和競爭力,特別是在職業培訓方面引入新思維,培養具有廣博學識的人才,提升澳門的文化底蘊。
崔世安說,澳門大專教育基金會成立於1986年,以「助學育才」為宗旨,成立至今已二十五年,在澳門大專基金會的支持和推動下,樹人育才工作成效顯見,為過渡時期人才本地化,為澳門的教育事業,為特區的人才培養以及社會建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大專教育基金會理事長唐志堅透露,過去二十五年,基金會共發放25次助貸學金和獎學金,總金額港元伍千多萬,受惠學生達四千多人次。崔世安認為,通過發放助貸學金、與國內國際高等院校聯合培養雙語法學人才、參與國內貧困學生助學計劃等種種工作,澳門大專教育基金會見證了培養人才的成績,也見證對本澳教育事業以至社會發展作出的努力和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