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澳門購物吸引力還應再接再厲

王希富

“澳門購物節2011”組委會日前宣佈,將於九月十日至十月七日期間舉行首屆的澳門購物節。在600余參與商戶分別推出優惠折扣、尊貴禮遇等措施的同時,亦配合上統一的宣傳推廣。期望延長旅客留澳時間和增加消費,為本澳零售市場和旅遊業注入新動力。據瞭解,本次購物節活動期間有多項大型旅遊節目,包括第廿三屆澳門國際煙花比賽匯演、世界旅遊日、中秋節及國慶黃金周等,購物節的舉辦適逢其時;而參與主辦的機構則包括銀河、工銀、國際品牌企業商會、旅遊零售服務業總商會、漁人碼頭、零售管理協會、旅遊塔、新濠天地、新八佰伴、壹號廣場、星際酒店、威尼斯人大運河購物中心、四季名店、永利等,可謂盡納本澳知名購物中心,規模之大是為空前;活動期間逢週五、六、日還會在漁人碼頭舉辦跳蚤市場,有文創、食品及特色產品等約50個攤位,市民與遊客的購物形式和選擇多種多樣。基於此,筆者認為,此次活動雖然在具體的統一組織上還有待進一步提高,但預料也將會取得不俗的成績。並為本澳打響“旅遊購物”名氣,增加除博彩、世遺之外的“購物”吸引力產生巨大作用。

澳門需要提高“購物”吸引力

眾所周知,澳門是以“世界休閒旅遊中心”為發展定位,而購物作為旅遊的一個重要方面,理應得到重視。但是,在此一方面恰恰是澳門的“短板”。據本澳統計部門今年首季的統計資料顯示:今年首季旅客增5.2%達643萬人次,連帶消費也上升,首季旅客總消費(不包括博彩消費)達98億澳門元,較去年同季的87億升13%;旅客人均消費為1516元,較去年第一季的1417元升7%。其中旅客人均購物消費為739元,較去年同季的712元增4%;主要購買手信食品(27%)、珠寶手錶(19%)和成衣(19%)。即使購物消費最強勁的內地旅客人均也才1152元。而臨埠香港去年第四季度尼爾森公司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內地旅客在港人均消費約12000港元,當中近6成用於購物,也就是說內地旅客在香港的購物消費大概在7000港元左右。如此巨大的差距顯示出本澳在旅客購物消費上仍有巨大潛力可供挖掘。若措施得當料可帶來本澳旅遊業的再次飛躍。而首要的工作就是要打響澳門“旅遊購物”的名氣,增加澳門購物的吸引力。

正視澳門購物的優、劣勢

做大澳門購物,尤其是旅遊購物的市場必須清楚的瞭解本澳所面對的實際情況和優勢、劣勢。澳門旅遊局局長安棟樑表示:“澳門是一個著名的旅遊城市,去年接待近2500萬名旅客,消費總額達2130億澳門元。近年多間大型酒店度假村、會議展覽場地、世界級娛樂節目及購物中心相繼落戶,令本澳旅遊產品更趨多元,可以為旅客提供多方面旅遊體驗、並建設成世界旅遊休閒中心。”這其中所提到的多元旅遊體驗就包括購物體驗,而且指出澳門已經有世界級的購物中心和品牌落戶。這是澳門發展購物消費市場的基礎和最大優勢。其次,澳門每年數千萬的遊客,發展購物消費市場的目標客源廣闊而多元。

同時,澳門一貫奉行低稅制,也有利於國外商品進入澳門。而近年來澳門幣跟隨美元貶值也給內地等客源地的旅客帶來購物的“天然折扣”,使其在澳門消費的意欲大增。而且本澳葡國紅酒、手信食品、成品服裝等一些具有特色的產品已經在遊客心中有較高認受性。

此外,筆者亦認為,澳門地域狹小雖然限制了更大型購物中心的出現,但是也正因為如此,遊客在澳門可以安步當車,遍遊各區,反而讓整個澳門都可以成為遊客購物消費的地點。

至於劣勢方面。最大的應該是來自周邊的競爭,香港已經是周知的“購物天堂”,所以必然會對旅客在本澳的購物消費帶來影響;珠海等珠三角城市早前也有攜手打造購物中心的打算,這些都會分散澳門的客源。而漸趨收緊的內地海關監管也令旅客的可購買數量有所減少。

而就澳門自身而言,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澳門房地產市場火爆,商鋪的租金也是大幅上揚,造成一些商戶需要提高售價轉移成本,客觀上降低了有關商品在價格上的吸引力。而且由於澳門市場較香港仍書“後起”,一些國際品牌多是以香港為總代理地,澳門多是開設分店,缺少大型旗艦店,在行銷方式和力度上較弱。加之部分品牌店多是集中在娛樂場內,對部分旅客的選擇購買上造成不便。

再就是澳門雖然有一些自己的知名品牌,但是多是在食品手信等附加值等較低的行業。旅客的購買量也不會太多。而且具有澳門特色的旅遊紀念品開發業較為落後。

澳門還需再接再厲

首屆澳門購物節即將舉辦,預期可以為澳門購物消費帶來極大的正面作用。但是面對巨大的市場潛力以及存在的劣勢。本澳還應再接再厲,從業界到政府共同努力,將澳門打造成為另一個“購物天堂”。

首先,澳門要打造成為“購物天堂”必須先打造出一個地標性的購物場所,使之成為澳門購物的代名詞。就如同香港的尖沙咀、旺角,北京的西單、東單,巴黎的香榭麗舍大街等。以澳門來看,除了各個娛樂場配備的高檔購物場所外。新馬路應該是最具有進一步打造的資格,因為新馬路已經在澳門購物中小有名氣,而且配合其周邊的多處世遺景點,已經成為旅客游澳門的必選。但是實際情況上看來,新馬路一代雖然商鋪林立,但是所出售貨品仍是以低檔為主,而且由於建築物年代久遠,購物環境也是相對較差。因此需要在保育過程中就如何更好的活化、美化進行考量。

其次,雖然澳門高中低檔的購物地點都存在,但是由於過於分散,即使澳門較小,但是攜帶已經購買的貨品輾轉各區對遊客來說也多有不便。不過由於澳門自身條件和特色的的原因,澳門打造一站式購物可能不太現實,到時可以考慮做好物流等行業的配合,讓遊客在選購好商品後就隨即寄回自己家中,使購物更加輕鬆。這樣不僅客源帶來銷售收入,還能促進物流等行業的發展。

再次,應該在宣傳和推廣上更加下大力氣。零售業界應聯合一致,不止是如同今次的“澳門購物節”一樣進行大張旗鼓的宣傳和推介,並且應該更進一步,實現在不同店家之間優惠共用,進行客源的相互轉介。旅遊業界也可以考慮在合理、規範的前提下,開拓“澳門購物遊”的市場,引來更多、更高端的消費客源。政府方面則應當在對外的城市推廣活動中將“澳門購物”作為一個重要環節,讓澳門購物的特色廣為人知。並且在內部發揮好主導和監管作用,維護澳門購物消費市場的健康發展。

其實,說到底要發展好澳門的購物消費市場最為關鍵的還是商品的多樣性和高品質和良好的服務。不僅要讓旅客能夠買到、樂意購買,還要買的舒心、放心。這就需要在廣開貨源,大力引進外地品牌商品的同時,更加下大力氣開發具本澳特色的商品、旅遊紀念品。零售業界也要在軟硬體配備方面上多做努力,千方百計改善購物環境、提高對顧客服務素質。而更為重要的就是政府要做足監管,杜絕出現“宰客”行為的出現,並對旅客在本澳購買和消費後的權益保障作出努力,包括進一步擴大本澳消費者委員會與旅客客源地之間消費者維權組織的合作等。

相信在本澳各界的共同下,去澳門購物將可成為旅客訪澳的又一重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