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伯村:反對“台獨”,化解兩岸心結

持有“台獨”立場的黨外運動大老康寧祥曾這樣形容郝伯村, “他就像鬥牛場上的公牛,只要有人亮出臺灣獨立的紅旗,他就會不顧一切地沖過去”。

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台海局勢發生了很大變化,兩岸關系由原來的對抗格局,演變到立足“九二共識”和反對“台獨”等共同認知基礎上合作發展、共創雙贏的格局。這一轉變是致力推動兩岸交流、矢志民族發展和國家統一的兩岸人民共同努力的結果,其中郝伯村就是兩岸關系發展的一個重要推手。

反“台獨”的鬥士

郝伯村素以堅定的反“台獨”立場著稱,他在多種場合一再強調,“我反台獨,才是愛台灣,因為台獨會給台灣帶來最大的災難”。持有“台獨”立場的黨外運動大老康寧祥曾形容他“就像鬥牛場上的公牛,只要有人亮出臺灣獨立的紅旗,他就會不顧一切地沖過去”。1990年,李登輝擔任台灣最高領導人不久,就委任當時任“參謀總長”的郝伯村擔任“行政院長”,以取代國民黨另一大老李煥。郝伯村在擔任“行政院長”期間,在大陸政策與“台獨”問題上與李登輝存在的明顯分歧,成為後來李登輝與郝伯村關系破裂的原因之一。

利用郝伯村的反“台獨”立場來平息島內對李登輝的“台獨”疑慮,為權力鞏固爭取時間,是李登輝啟用郝伯村的意圖之一。啟用郝伯村擔任“行政院長”是李登輝鞏固個人權力的一個重要步驟,對李登輝而言可以收到一石數鳥之效。首先,在上世紀90年代初國民黨內“主流派”與“非主流派”的激烈鬥爭中,啟用作為“非主流派”重要代表人物的郝伯村可以安撫“非主流派”,平息“非主流派”在“行政院長”人選問題上的疑慮,進而分化、瓦解“非主流派”。其次,可以削奪郝伯村的軍權。

李登輝上臺初期,在軍中的淵源不深,而郝伯村長期握有兵權,在軍中自成體系,性格上對李登輝又不是十分順從,直接威脅到了李對軍隊的掌控。將郝伯村調任“行政院長”,等於切斷了郝伯村與軍界的聯系,便於李登輝加強對軍隊的控制。此外,因為郝伯村對于財經等領域相對陌生,被認為難以在“行政院長”職位上有所作為,有利於李登輝控制“行政院”,也為下一步替換掉郝伯村埋下了伏筆。

在“行政院長”任上,郝伯村與李登輝之間在大陸政策與“台獨”問題上的分歧日益顯現。李登輝上臺之初,在地位尚不穩固的情況下,一直小心翼翼地隱藏其“台獨”立場。但是隨著權力的鞏固,李登輝的“台獨”面目逐漸表現出來,他們之間的分歧也越來越明顯。1993年在台灣當局“國民大會”閉幕式上,面對“台獨”勢力的攻擊,郝伯村甚至喊出了“消滅台獨”的口號。據已經披露的資料顯示,郝伯村在日記中曾說,“一個中國的問題,還應該懷疑、還應該做學術研究嗎”?郝伯村在“立法院”回答陳水扁關于李登輝搞“台獨”的質詢時明確宣稱,“我不相信中華民國的‘總統’會主張台獨,如果主張‘台獨’,他擔任‘總統’的法律基礎何在”?旗幟鮮明地表達了反對李登輝“台獨”路線的立場。

郝伯村反“台獨”的立場使其遭受到了極端“台獨”勢力的全力攻擊,有“台獨”分子叫囂“為了維持台灣人的李總統,必須要反對郝伯村”,郝伯村也因此被攻擊為“出賣台灣的外省人集團總龍頭”因為李登輝與郝伯村之間矛盾不斷加深,加之郝伯村的利用價值已經消失殆盡,1993年2月郝伯村在李登輝的壓力下被迫辭去了“行政院長”職務。

李登輝提出“兩國論”後,世界輿論一片嘩然,在台灣島內更是引起了強烈反彈。郝伯村在接受台灣媒體訪問時表示,李登輝提出的“兩國論”愚不可及,台灣多數人主張維持現狀,接受“一國兩制”,並表示堅決反對“兩國論”。

郝伯村這種反“台獨”的立場在其家庭教育中貫徹得也很徹底。郝伯村之子、現任臺北市長郝龍斌曾描述父親對他們的要求就是“什麼都許,就是不許台獨”。在長期家庭薰陶下,郝龍斌行事作風頗有其父風格。2007年,上任臺北市長不久的郝龍斌強硬應對陳水扁將“中正紀念堂”改為“台灣民主紀念堂”的“正名風波”,不但拆除已經懸掛上去的用來遮擋“中正紀念堂”的幕布,而且反戈一擊,把“總統府”前的廣場改成“反貪腐民主廣場”,表明了不妥協的態度。

推動兩岸合作與交流

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戰的延續,作為“國軍”原“參謀總長”的郝伯村是國共內戰的親歷者,也是兩岸關系發展變化的親歷者。在兩岸交流與合作不斷擴大的語境下,共謀發展,合作共贏的訴求已經在一定程度上逐漸取代了國共之間的對抗和敵視情結。

台海形勢的變化必然會影響到島內政治人物對兩岸關系的判斷,除了不顧一切地堅持“台獨”意識形態者以外,理性的政治人物必然會從形勢的發展出發,尋求新形勢下兩岸關系的處置之道。早在1990年,為了合作打擊兩岸間的違法犯罪活動,兩岸民間團體簽訂了第一個書面協議《金門協議》。台灣方面提出協議的簽署地在“戰地”金門,這個出乎許多人意料的創意就是由時任“行政院長”的郝伯村提出。現在兩岸簽署的協議越來越多,回過頭來再看當時《金門協議》的簽署過程,當時的破冰之舉實為不易。

郝伯村顯然早就注意到了台海局勢這種緩慢卻又是結構性的變化,他曾經要求“陸委會”研究大陸經濟發展對台灣的影響及因應之道。郝伯村宣稱,“大陸地區的經濟發展直接關系到台灣今後生存與發展的空間”,“因此應該密切關注大陸未來的發展動態,並且妥為因應”。《金門協議》簽署後不久,時任“行政院長”的郝伯村批准成立了“海峽交流基金會”(“海基會”),該會於1990年11月21日成立,1991年3月9日舉行開幕式並正式掛牌運行。海基會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台灣當局“陸委會”委託,辦理兩岸交流所衍生的各項事務,為兩岸交流與合作提供協商平臺。1993年3月,也就是郝伯村去職後的一個月,第一次“汪辜會談”成功舉行。

去職後的郝伯村也密切關注著兩岸關系的發展,1999年郝伯村在闊別61年後第一次踏上故鄉的土地,攜家人赴江蘇鹽城掃墓祭祖並對祖國大陸進行參訪。在上海期間,郝伯村與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先生會面,談及兩岸關系時說,“多交流才能彼此瞭解,差距與誤解也會自然減少。如果兩岸只是在那裏放話卻不交流,光是前提就建立不起來,政治談判要如何談”?其實這也代表了台灣島內關心兩岸發展、謀求兩岸問題解決之道的諸多政治人物的共同訴求。上個世紀90年代,為了與李登輝的“主流派”政治立場相區隔,國民黨“非主流派”以許歷農為首組成了“新同盟會”,致力於推動兩岸交流,強化兩岸溝通。他們在政治理念上,主張“立足台灣、放眼大陸”,支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灣“獨立”,認為兩岸交流是必然的趨勢,而且在行動上大力推動兩岸交流向前發展。

2001年7月,郝伯村率領20餘位被台灣媒體稱為“郝系將領”的退役軍官赴廣西桂林旅遊。這批將領中包括陳守山、周仲南、烏鉞、言守謙、李建中等五名上將以及孔學敏、孫平、李肇中等一批中將,少將等。據台灣媒體報道,郝伯村此次桂林之行系透過幕僚聯系,全程均下榻于桂林山水酒店,按照郝伯村的話說,這是一次“高爾夫球之旅”。這次台灣退役將領到大陸參訪行程雖然比較低調,活動範圍也比較小,但無疑對後來相同模式的兩岸交流產生了正面推動效果。

在兩岸交流中,兩岸人民心靈的溝通和對兩岸共同文化的認知,是兩岸共贏格局能夠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對此,台灣島內致力於兩岸交流者大都有相同的認知。2010年,由大陸民間繪制、長逾800米的“浩氣長流‧抗戰巨卷史詩畫展”在臺北開幕。連戰、劉兆玄、郝伯村出席並致辭,對這次畫展表示支持。郝伯村在致辭時提到,“兩岸文化歷史的交流比經濟交流更重要,中華文化與中華民族的奮鬥歷史是奠定兩岸今後和平發展的重要基礎”,表達了對未來兩岸文化交流進一步加強的期待。

這意味著隨著兩岸交流的擴大,台灣島內對兩岸和平發展的體認也在不斷深入,而這種情況反過來又會推動兩岸和平發展局面向縱深發展,對國家統一大業和民族複興大業的實現無疑會產生正面的推動效果。

(朱松嶺、陳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