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珠海9月2日電】2日,中國房地產百城價格指數解讀研討會在珠海召開,中國指數研究院華南區總經理劉海波稱調控政策威力開始顯現。
劉海波分析了全國100個城市的住宅價格指數稱:“過去一年多來價格一路上漲的態勢在8月份有了一個平穩的停止,甚至是局部下降的態勢,市場調控到今天,政策的威力已經開始顯現。”
據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今年8月份國內十大城市房價平均價格為15773元人民幣/平方米,與7月相比下降0.41%,為去年9月以來首次環比下降。而住宅市場和商業地產市場也呈現冰與火的鮮明對比,130個城市住宅用地成交下降9.3%,商業用地增長了29%,“對住宅調控主旋律延續的情況下,商業地產可能是一個出口”,劉海波認為8月份的地價,樓面均價環比在下降,政府供地壓力比較大,“最終的結果肯定是價格下降。”
提到珠海樓市,劉海波表示:“1至7月份珠海房地產投資同比增長39%,可售面積同比增長69%,全市7月份批准上市8萬平米,同比增長65%,銷售面積反而減少了2.2%,市場觀望氣氛相當濃厚。”
“根據珠海市統計局的指標,2010年珠海的房價收入比是15.05,根據國際標準,合理的房價收入比的取值範圍為4-6倍。”劉海波指出珠海房價屬於偏高,實際已面臨限購的壓力。
穗土地拍賣遇冷
中新社廣州9月2日電,現場“零舉牌”,9分鐘賣9塊地,其中8幅底價成交,所謂今年廣州最大規模賣地會冷清收場。專家表示,土地市場正在回歸理性,“地王時代”正向“底價時代”轉型。
此間媒體2日報道稱,廣州市國土房管局1日一口氣出讓荔灣區、白雲區、花都區、番禺區共9塊地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性質涵蓋住宅、商業金融、科研設計、旅館業,總面積約18萬平方米,可謂今年迄今最大規模的賣地會。
然而,以往“搶地”大戰的場面不再。短短8分鐘內,其中的8幅地塊便已經被“瓜分”完畢,平均一分鐘賣出一幅地塊。此次拍賣會上,出手拿地的多為不知名的中小型開發商,而萬科、保利等房企巨頭並未現身。
據悉,荔灣區舊龍溪路高爾夫球場C地塊、花都區炭步鎮炭步廣場北地塊都只有一家開發商報價。按規定,凡只有一家開發商報價的,均底價成交,最終兩地塊分別以13070萬元、3768萬元人民幣的底價成交。而賣地大戶番禺大學城本次一次性推出的6幅地塊也竟被廣州市番禺資訊技術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直接以底價拿下。
另外,以廣州首創的“限地價、競配建”方式出讓受到廣泛關注的白雲區同德圍鵝掌坦住宅用地,截至前晚均無地產商出價。最終該地塊昨天被廣東邦華集團以7847萬元底價競得,折合樓面價2464元/平方米。
“結果太令人意外了,原本以為至少有幾塊土地會存在競拍的情況”,北大公共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美國格理諮詢集團房地產市場行銷專家韓世同對此次廣州最大規模的土地拍賣結果表示驚訝。他指出,此次拍賣會呈現這樣一個信號:當前廣州土地交易市場顯露趨冷態勢。
來自搜房網的統計,上半年廣州成交的13宗商業用地和8宗住宅用地幾乎都是底價拍出。“接下來底價成交的情況會越來越多。”中原地產項目部總經理黃韜指出,廣州的“勾地”政策可以讓土地不流拍,但是在目前樓市銷售較為低迷的狀況下,開發商不會瘋狂“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