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維基解密披露美國駐港澳總領事館發至美國有關澳門的電文,涉及未來澳門特首的人選。電文成於2010年2月17日,原定2020年2月12日解封,於2011年8月30日解密。
摘要:似乎很少人能夠(或願意)指出澳門未來的領袖是誰。有民主派人士指,某程度上,就算是中央政府,都這件事上受到制肘,這是因為小圈子的選舉制度,給予澳門建制派很大的權力--除非中央政府下達了直接指示。但有個名字常常被提及,分別是行政會議成員梁維特,另一位是身兼行政及立會兩會成員的陳XX,他表面上是福建社群領袖,但被指私下與某些團體有「重大」聯繫。他們的機會基於兩個因素:一是會否推行政制改革;二是 現任特首崔會否連任。若他管治失敗,他將不獲連任,而如果他涉及貪腐,何超明的行情將再次看漲。
零九年的行政長官選舉雖然是崔最終在毫無對手情況下當選,其實是一場二人對決。以民意論,勝方「幾乎毫無疑問」會是檢察長何超明。何雖然最終沒有參選,但其出現被廣泛視為中央對澳門貪腐問題的態度。最終,建制派在提名階段就已經把崔(「『愛國』商人名門之後」)以外的所有人趕出了這次選舉。
澳大學者余永逸表示,現任特首的確有中央政府某程度上支持,但關鍵因素是崔在宣傳參選和爭取提名方面取得主導權。當然,如果中央政府反對的話,崔肯定沒法這樣做,但余認為中央政府只是默許了崔這樣做,而沒有為他背書的意思。屬民主派政團新澳門學社的立法議員區錦新同意這個看法,認為北京在選委會傾向商界,某程度上是制肘了自己的行事。區笑言,如果中央政府想何贏,就應該支持普選。多數民調指在普通選中何會把致任特首打個落花流水。
現年五十四歲的檢察長在受訪者眼中,在2019年已經不可能再擔任特首一職,但理工蘇文忻認為如果現任特首出問題,他仍舊有機會。特別如果現任特首涉及貪腐行為—而蘇認為「或者有些事情早晚可能會被揭露出來」—何接任就順理成章。
行政會成員梁維特在受訪者眼中是個「新人」,即其除年輕以外還缺乏經驗。梁被普遍視為前行政長官何厚鏵的門徒,但他又與崔關係良好,因而在行政會內獲得留任。梁又是澳區全國人大代表,並在全國人大人代表「小圈子」選舉中以最高票當選。梁在加拿大受教育,有兩子一女,都留學英國。
梁性格具親和力,英語流利,言談間又愛運用國際上流行的行話(「全球在地化」似乎是他最喜歡的詞語)。他指澳門的策略是既要更開放,又要更緊靠祖國。前者指的是與國際社會的經濟參與,而後者是可以為澳門政治發展提供空間。中央政府越了解我們,就會越放心,改革的空間越大。
我們的受訪者雖然承認梁有其人脈,但似乎都不認為梁有機會成為特首。理工蘇文忻沒有把梁排除在外,因為透過可持續發展策略研究中心(譯注--中心已於去年解散,由政府政策研究室取代)梁吸納了新一代的學者。但余指出中心的前景成疑,而蘇認為如果何超明取代崔,梁在政治上不會有前途,因為梁不是何的人。區就不同意梁是何厚鏵的「馬仔」,又懷疑梁甚至在建制派中有沒有足夠支持當選(經區錦新證實,他指的是梁不是何的「馬仔」是從前的情況,而梁在人大的高票當選,基於人大選舉方式的特性,未必真正反映到候選人的實力)。
2009年立法會選舉中,福建社群領袖陳XX得票僅次於工聯的關關翠杏,而比吳國昌的多。福建社群是以廣東人為主的澳門第一大的「少數」族群,而陳也因此被視為一個具影響力陣營的代表人,也為他贏得了行政會的席位。但我們沒有見到一個不相信陳XX與某些組織有關的人。
但區錦新對陳XX的政治方面的機靈和「投資」多少表示了欣賞:「他認為陳開設六個服務處,相對議員薪資是相當大的投資」,與兩位議員共同設立辦事處的區錦新(譯註-應為兩個)解釋道。如果有市民投訴屋頂漏水,陳會用自己的錢派人維修。
受訪者都認為陳XX的野心較大,但對之能否當選特首表示懷疑。雖然他已是行政會議成員,也就表示他已被承認為建制的一部份,區錦新認為他始終不被認為是澳門傳統精英的一部份。理工蘇文忻認同這個說法,指中央政府以及本地傳統精英都不希望陳當選。蘇文忻甚至認為幫會都不希望陳的勢力坐大,當中一部分被指是支持立法議員梁XX和在前年選舉落敗的賴XX的。區錦新半帶玩笑地說,既然陳或許可以在一場直選中勝出,他應該成為一個民主派。蘇文忻似乎認為中央政府和建制派也意識到,也懼怕同樣的情況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