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諮委關注離島交通 業主多自願拆僭建物

【本報訊】離島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昨日召開平常會議, 8名委員關注離島交通問題,他們促請當局加快改善離島區道路網及交通配套設施。

政府跨部門拆遷組出席昨日的會議,說至今處理了210個屬優先清拆僭建物的個案,大部分業主自願清拆僭建物。

質疑大潭山隧道計劃是否必須

離島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副召集人阮若華指,最近工務部門計劃在仔大潭山興建隧道,初步了解計劃在偉龍馬路打通大潭山至友誼大橋入口,隧道建成後卜,通往友誼大橋預計行車路程大約節省一半路途(約1500米),節省行車時間約2分鐘(時速45公里計)。

阮若華關注計劃對大潭山山體的環境保育、對附近墳場和山上墳地的影響,以及兩邊出口的交通疏導能力,由於計劃龐大,影響深遠,涉及環境保育及友誼大橋入口的交通壓力。他詢問大潭山隧道計劃對離島區內整體交通佈局能起甚麼作用,是否只有隧道計劃才能達到效果,是否有其他可行方案選擇,希望有關部門充分研究大潭山隧道計劃,向公眾說明。他認為,單建隧未必有很大作用,有需要重新研究離島交通的整體佈局。

阮若華說,政府將因應本澳空間佈局構建雙環雙軸的澳門主幹道,正研究第四條過海通道,落點應在機場附近,仔北區將會成交通網絡重點,國際機場的遊客量不斷提高,未來輕軌、新北安碼頭、金光大道快速發展,遊客轉乘車輛的交通疏導問題必須解決,必須盡快規劃大型立體交通橋,規劃的士的停靠站、巴士停靠站、旅遊巴泊區,以及私家車、電單車停車場。必須盡快規劃新北安碼頭及機場周邊的交通配套設施,做好接駁各口岸交通的準備,規劃須具前瞻性,至少要考慮澳門對外海陸空交通未來二十、三十年的發展。阮若華認為,離島交通設施,道路改善計劃有必要重新整合,要全盤考慮,以配合未來發展和人口快速增長的趨勢。

倡仔引入小型電動車

委員黃偉樂指民政總署近年經常在仔舊區展開渠務維修及改善工程,但仔舊區道路狹窄,而且單行車,封閉一條主幹道連帶多條道路交通受阻。仔舊城區居民反映,飛能便度街和施督憲政街今年上半年在此道路已進行三次整治地下水網工程,一個項目工程剛完成,道路重鋪後不久,緊接另一項目工程又展開,如是者舊城區巴士路線經常封閉,巴士未能入區,相關部門又沒安排臨時巴士線,影響區內居民出行。

黃偉樂建議相關部門研究臨時措施,協調不同部門在舊城區的道路整治工程。他認為,長遠方法是運輸工務司等相關部門儘快落實舊城區的道路交通規劃和興建公共停車場大樓。短期的道路整治,政府應做好臨時交通安排,延長巴士進入地堡街的路線,彌補巴士未能進入舊城區主幹道的不足,也可考慮引入小型電動車,設置舊城區循環路線接送居民和旅客,這樣不但可以解決舊城區居民出行問題,也可引流旅客出舊城區,減少大型旅遊巴增加舊區交通的壓力。相關部門也須加強宣傳臨時交通的安排,方便居民出行。

委員梁銘恩指出,開學後多了學生駕駛電單車往返澳兩地,大橋上的維護工程仍未完工,電單車切線容易造成意外,當局應盡快實行大橋電單車專道及分流措施。委員羅華傑建議當局把奧林匹克泳館的露天停車場改建臨時體育設施期間,開放體委會會址停車場供公眾使用。

委員高冠鵬、黃中原關注本澳單車代步。他認為本澳道路狹窄,需注意單車使用者的安全,設置全澳單車徑的想法基本不可行。他建議劃定路段禁止或鼓勵單車者使用。

業主多自願清拆僭建物

拆遷組的工務局代表昨出席離島社諮會平常會議,介紹政府處理僭建物的進度。離島社諮會副召集人阮若華會後引述工務局代表指出,政府跨部門拆遷組成立1年半,至今處理了210個屬於優先清拆的僭建物,拆遷組稱大部分是業主自願清拆,業主願意配合政府的工作。

當局稍後會發出指引,讓居民清楚了解責任,及列出可構成僭建的建築部分或工程。阮若華希望政府加強宣傳,以免居民墮入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