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檔案中:毛澤東稱國民黨為“本黨”

中國共產黨90年的輝煌歷程中,第一次國共合作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很多中共領導人以個人身份加入了國民黨,並在國民政府內擔任高級職務。他們的許多活動,都塵封在了台灣的國民黨中央黨史館中。如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李大釗等中共高層領導人早期活動的珍貴文獻資料。

戰火中助國民黨立足湖南

1923年9月28日,身在長沙的毛澤東給在上海的時任國民黨總務部正、副部長的彭素民(國民党左派)、林伯渠(共產黨員)寫了一封親筆信:

弟十六日到長沙,政局忽又變化。趙(趙恒惕,當時是北洋政府任命的湖南省省長、湘軍總司令)于廿三日由平江入省,大張佈告,恢復省政府;北軍一部業已到嶽州,前途如何,尚難逆料,惟譚(譚延闓,當時是南方孫中山任命的湖南省省長、湘軍總司令)軍現占優勢,長沙以下壓湘水而陣,長沙以上,則掩有醴陵之半,使北軍僅據嶽州……

關於本黨(國民黨)在湘發展,昨與夏希(即夏曦,湖南省學聯幹事部主任)同志商議,分三步辦法:第一步組織長沙支部;第二步組織常德、街州及其他可能的支分部;第三步再組織湖南總支部。關于長沙支部,現決定即日租定房子成立籌備機關,多邀信仰三民主義及有活動能力的人入黨,然後開成立會,推出候補支部長,呈請本部委任。在滬時請本部委我以籌備員名義以便與各方面接頭……

當時,中國共產党已經成立,而作為中共元老的毛澤東,為何將國民黨稱為“本黨”?又為剛口此關心國民黨在湖南的發展?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共“三大”在廣州召開,毛澤東以湘區黨代表身份出席大會。中共“三大”的主要議題是討論國共合作問題。會議最後決定,共產黨員以個人名義加入國民黨,但仍保持共產黨組織的獨立性。大會通過了《關於國民運動及國民黨問題的議決案》,規定“我們須努力擴大國民黨的組織于全中國,使全中國革命分子集中于國民黨……在勞動群眾中須有大規模的國民運動的宣傳,擴充國民革命的國民黨,同時凡已瞭解國民革命之必要更進而有階級覺悟的革命分子,當盡量加人我們自己的組織(共產黨)”。正是這一規定,讓包括毛澤東在內的很多共產黨人,開始幫助國民党在全國各地建立組織機構。人們通常認為:國共合作之前,國民黨是一個老黨、大黨;共產黨是一個新黨、小黨。但在當時的湖南,情況恰恰相反:在湘的國民黨員只有一個人,湖南國民黨組織還沒有建立起來。所以,廣州國民政府打算派國民党元老、毛澤東的湖南老鄉覃振回湖南建立國民黨組織,毛澤東便托他帶信給李維漢,要中共湘區委協助覃振在湖南的籌備工作。

1923年9月底,譚延閩;趙恒惕雙方停戰,召開和平會議。談判期間,湖南的局勢稍有穩定。趁此機會,毛澤東與夏曦商定了籌建發展湖南國民黨組織的具體步驟。28日,毛澤東發出了文章開頭那封信,向彭素民和林伯渠匯報了他們的計劃。在毛澤東等人的努力下,10月初,國民党長沙支部成立,隨後,甯鄉、安源等地分部和湖南總支部也相繼成立,這為大革命時期湖南國民黨組織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為國民黨編纂黨史章程

1924年1月20日,在孫中山的主持下,國民党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毛澤東以湖南地方組織代表的身份出席了這次歷史性的會議。在此次會議上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和候補委員的41人中,有共產党員李大釗、毛澤東、瞿秋白等10人,約占總數的1/4。從此,國共合作進人新階段。1925年10月21日,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林伯渠;譚平山致函毛澤東等,囑其起草編纂國民党黨史章程。毛澤東接到信函時,剛剛從湖南來到廣州,籌備即將召開的國民黨“二大”。因廣州國民政府主席汪精衛政事繁忙,特由他代理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長二職。

那時的毛澤東剛剛在長沙創辦農民夜校,發動進步教師,對農民進行思想啟蒙教育。除了識字、珠算外,毛澤東還向農民兄弟宣傳三民主義,介紹國內外大事,普及歷史知識,並秘密組織農民協會。在他的努力下,短短的幾個月間,夜校和農協發展到了40多個,廣泛地向下層農民灌輸先進的思想和知識。在發展共產黨基層組織的同時,毛澤東也不忘幫助國民党建立組織關系。他注意發展了一些有威望的開明士紳、小學教師加入國民黨,並幫助國民党在韶山建立了第七匠黨部,指派共產党員擔任宣傳、組織工作,完成了建立國民黨地方党部的任務。

林伯渠正是出於對毛澤東的信任,才決定委託他與甘乃光、詹菊似共同為國民黨編纂黨史章程。甘乃光是國民黨著名的筆杆子,詹菊似也是當時有名的文人雅士。他們3位的合作,確保了國民黨黨史編纂的質量。毛澤東自幼喜讀史書,善讀史書,重視對歷史經驗的學習和應用。1965年李宗仁回國時,曾問過毛澤東:共產黨取得勝利的原因是什麼?毛澤東的回答是:我們是靠經驗吃飯的。無論是古代史,還是國共兩黨黨史,在毛澤東看來,都是指導未來的最好教材。

卸任國民党高層職務

1926年3月,毛澤東又接到了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新的任命:

本月十九日本會第十三次常會,農民部提出請委派毛澤東同志為農民運動講習所所長案,經即決議照準,相應函達,查照此致毛澤東同志。

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以下簡稱農講所)直接隸屬於國民黨中央農民部,先後共舉辦6屆,主要目的是調查廣東的形勢和派畢業學員作為特派員到農村工作。毛澤東的弟弟毛澤民,即畢業於第五期。毛澤東收到的這封信件,正是要派他擔任第六期農講所所長。該函簽署人是第二屆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成員中的兩名共產黨入:楊匏安和林伯渠。由此可見,農講所完全是國共合作的產物。然而,國共合作卻在此時發生了變化。先是1926年3月20日,蔣介石發動了破壞國共合作、攻擊共產黨入的“中山艦事件”。再是5月國民黨二屆二中全會上,蔣介石提出了旨在排擠共產黨的《整理黨務決議案》,規定共產黨員不得擔任國民黨中央各部部長,國民黨員不得加入共產黨等。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幾位任國民政府高層領導的共產黨人陸續離開國民黨權力核心。

毛澤東卸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代理部長,將工作重心集中到了農講所上。毛澤東邀請了很多共產黨早期領袖到農講所授課,包括周恩來、彭湃、惲代英等人,他本人親自講授3門課程--“中國農民問題”、“農村教育”和“地理”。在臺北國民黨黨史館國民黨農民部檔案中,仍收藏著兩封毛澤東擔任所長時寫給時任國民黨中央農民部秘書的陳克文的親筆信函,均為毛筆原件。信中內容主要是報告有關學員畢業後工作分配的情況。

第六屆農講所結束後,毛澤東於1926年11月到上海任中共中央農民運動委員會書記。不久後到武漢,創辦國民黨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次年3月,他在武漢出席國民黨二屆三中全會。隨後,蔣介石和汪精衛相繼背叛革命,第一次國共合作宣告破裂。時年33歲的毛澤東提出槍杆子裏面出政權的思想,發動秋收起義,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帶領共產黨走上了新的革命征程。

(金以林 呂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