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法草正擬中 框架下月起諮詢公眾

【本報訊】政府正草擬食品安全法,計劃下月底起就法案框架諮詢公眾,預計法案可於明年度首季提交立法會審議。政府擬將現時分散於多個部門的食品安全權限集中到民政總署的食品安全中心,以確保食品在安全方面的工作不存在空白。

政府發言人辦公室聯同食品安全統籌小組及有關部門昨日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特區政府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的最新情況。

政府發言人譚俊榮指出,食品安全關係到市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政府是非常重視。法務局、民政總署、衛生局、經濟局等部門正積極進行食安的立法和監管工作,務求令本澳的食品安全得到保證,提高市民的信心。

法務局長張永春指出,草擬中的《食品安全法》會將分散於多個部門有關食安的權限集中到民政總署的食品安全中心,賦予該中心對所有涉及食品的生產、加工、進口、銷售等環節的食品安全問題的稽查、檢驗及處罰的權力,確保在食安的監管權限上不存在空白。此外,還將考慮設立更高層次的食品安全委員會,負責針對可能發生的重大食安事故或情況,啟動涉及多個施政範疇的食品安全聯動機制,作出及時、快速和有效的回應。

他補充,法案現正草擬,今年10月底將就法案的框架和內容展諮詢公眾,收集民意,爭取在明年第一季度送交立法會審議。

張永春指出,食安法將從風險評估、風險管理及風險傳達來完善本澳的食品安全監管。未來的食品安全中心會下設於民政總署,現時分散於各部門的監管食品安全的職能將改由食安中心統管,務求由生產、加工、進口至銷售等各個環節沒有監管權限空白。政府將成立食品安全委員會,負責應變一旦出現的食品安全危急事件,委員會屬跨司長機制,可第一時間瞭解各方情況及調動所有人力物力。

譚偉文表示,目前,食品安全中心籌設工作正積極開展,已安排相關人員接受培訓,提升專業能力。同時邀請專家學者來澳舉辦課程、講座,增加中心人員在食安管理方面的知識。食品安全中心成立後,食安網站將為市民提供及時、全面的食安訊息。

他強調,食品安全工作有賴政府、業界及消費者三方面的配合和努力,才能讓食安得到更大保障。食安中心正式成立時,會推出電話專線,為市民提供對食安表達意見的管道,而且會登記業界資料,加強溝通,為業界提供實用的食安資訊。

衛生局長李展潤說,衛生局現時在食安方面的工作主要是食安資訊管理及食源性疾病防制。

經濟局副局長戴建業稱,經濟局在食安範疇的權限主要是監察市面上包裝食品的標籤、巡查具工業活動生產准照的食品工場,監察及處理異常食品的投訴,並與包括民政總署、衛生局及消費者委員會在內的部門合作,應對各類突發性食安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