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職業教育既要優化內部資源亦應利用區域資源

王希富

繼行政長官在立法會施政辯論期間提出支持發展本澳職業教育,期望社會不要將職業學校標籤為差生言論來。社會上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本澳的職業教育問題。日前再有意願在立法會提出推動職業教育的思考。該議員認為,要推動本澳的職業教育,首先要讓市民對職業教育有更正確的認識。他說,社會上普遍對職業學校的理解仍停留在工業職業學校,畢業以後只是做一個低級技工的思維,令到職業學校被先入為主的標籤化,但實際上以高中的職業技術課程為例,除了工藝,旅遊、中葡翻譯、各類設計課程以及商務會計等都已經被列入課程內容,且職業中學一樣具備升學條件,只是與普通中學課程內容有所則重點的不同。希望可以透過向市民宣傳職業學校的學習內容以及前景,讓市民家長多點瞭解。

其次,議員亦提出優化目前的職業教育資源。在努力提供更多選擇的同時,對現有的職業技術學校、職業培訓課程進行優化,以實行社會的變化。尤其是對1996年起設立的學徒制課程,放寬修讀者年齡上限,並且對現時的職業教育體系進行完善,做好升學的銜接,確保各類課程對青少年升學及就業都有足夠的保障。可以說,議員所提出的兩方面思考基本上回應了本澳內部發展職業教育所面對的困難。

回顧本澳的職業教育發展,有研究學者指,澳門開埠四百多年以來,由於經濟上長期處於落後狀態,又因為在過去的歲月中,澳門政府對教育不重視,沒有承擔起開辦學校、扶持教育的責任,因此,澳門教育事業的發展一直比較緩慢。雖然其後隨著經濟和社會文化的進步,澳門教育事業開始出現轉機,但是作為澳門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職業教育,起步卻相當遲晚。70年代,當澳門的經濟發展以後,首先需要的就是大批有專業技術的人才。由於教育事業長期處在一種落後狀態,結果導致澳門具有一定專業技能的人才明顯缺乏。這使得當時的政府深深感到培養人才,特別是培養具有一定專業技能的人才的緊迫和重要,因此職業教育受到重視才順理成章。1983年,政府為適應經濟發展的需求,在經濟司設立了職業培訓中心,開設了打字、電腦、會計、財務、行政、秘書、出口業務等工商業的課程,為在職青年和待業青年提供了技能培訓的機會和場所。80年代初期,自職業培訓中心成立以後,澳門的職業教育開始進入高潮,學生人數不斷增加,每年均能保持在3萬人以上。隨著職業教育的發展和需要,成人職業教育的辦學機構也在不斷增多,除了澳門政府外,還有澳門教區、慈善機構、私人企業、合作團體、社會經濟和文化組織等,也都投資創辦了成人職業教育學校。

其後,到特區政府成立初期,面對經濟持續不景氣,失業率高的嚴重局面,採取多項措施挽救經濟,其中一項是特區政府投入4億澳門元推出“失業者培訓計畫”幫助失業者提高就業競爭力,儲備能量,創造再就業的機會。“失業者培訓計畫”由政府主導,安排三間公立大學承擔共4000人的培訓任務。同時也透過資助民間社團開展失業者培訓計畫。至2003年後,隨著經濟復蘇,失業率下降,該項計畫隨之結束。受培訓的學員,基本上已獲就業或升學的機會。再到後來,隨著博彩業的開放,本澳的職業培訓和教育開始主要面向博彩業,同時聯合民間社團開展其他行業所需的人才培訓。有效舒緩了社會上人力資源的緊缺。由此可見,作為使受教育者獲得某種職業或生產勞動所需要的職業知識、技能和職業道德的教育方式,職業教育在過往本澳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職業教育亦面對新的挑戰。除了對專業技能要求的變化外,隨著近年來澳門基礎教育的普及,亦在青少年中讓職業教育邊緣化。其所產生的影響亦越來越體現出來,正如有議員所指,現時的基礎教育主要側重培養知識型人才,整體並未因應學生的個人素質或興趣分流,這種單一取向最終造成本澳缺乏技術型人才,亦難以面對未來社會、尤其是區域競爭的需要。專業技術人才的短缺,企業必然會要求大量輸入外地雇員,從而使得原本屬於本地人的技術工作崗位被搶奪,造成社會矛盾。

另一方面,由於職業教育對社會和各行業急需的人才不能有效供應,因此有部分機構便轉到向原本就不多的職業學校求取人才,最好的選擇當然是學校的師資隊伍。這樣就造成了職校教師人才的大量流失,職業教育的發展便的更加舉步維艱。

因此,透過改變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觀感,以及優化職業教育資源,促進本澳職業教育的發展已經刻不容緩。

同時,在做好本澳內部資源調配之外,我們亦應重視對外部資源的運用。尤其是在區域合作逐漸深化的有利條件下,有效運用周邊城市的職業教育資源,對澳門本地的勞動力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不僅可以增強其職業技能,更可以為注入如會議展覽、文化創意、電腦和網路技能、金融等本澳新興和弱勢的產業快速提供一批急需的人才。特別是內地的不少行業的技術工作已經走向標準化、規範化,建立了持證上崗制度,本澳可以通過強化兩地的合作,實現上崗證兩地通用,推動澳門本地的職業認證制度。

在具體方式上,除了鼓勵本澳居民,尤其是青少年到鄰近地區參加職業教育外,亦可以採取多種形式的合作,將周邊地區的優秀職業教育資源和經驗引入本澳,促進本地職業教育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