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 澳門的內在動力

在澳門短短一周的採訪中,記者聽到最多的詞語,就是“和諧”。在各位政協委員講述的故事中,各樣的細節向記者展示了一個團結、凝聚力強的澳門。而他們也堅信,和諧才是澳門發展的真正動力。

澳門是自己的澳門

愛國愛澳,在很多澳門人心裏,不只是一句話,那是生活的真實。

全國政協委員、澳門中國銀行副總經理黎振強還記得,在東南亞“排華”前,為了支援祖國建設,他父母就把他們5兄弟中的3個都送到國內上學。當時是三年自然災害時期,父母還堅持要把自己的小孩送回國內,讓黎振強深深感覺到父母真摯的愛國情。

全國政協委員、澳門婦女聯合總會理事長招銀英說自己人到中年又開始有了“人生理想”時,她開心地笑了。

招銀英說,自己小時候,澳門的房子也就是比農村好一點,在澳葡管治時代,大家都不問政事,都為個人和家庭奮鬥。作為一個女孩子的理想,就是想著畢業後做什麼樣的工作,嫁個什麼樣的人。而現在,她把自己家裏工廠的一切事務都丟給丈夫和兒子,自己全心全意地投入婦聯會的工作,雖然自己這個理事長是沒有薪水的,但每天至少要有半天在婦聯會。她說,自己有了真正的“人生理想”。

1993年招銀英就參加了婦聯會工作,但回歸之前澳葡政府對社團並不關心,社團主要也就是做會務、公益、康體和文教宣傳工作。而回歸後,招銀英和婦聯會的同事都感覺到:澳門是自己的澳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自己的事情。有了強烈的責任感,做起事情來就特別有意思,工作中即便遇到困難也努力去克服。她們可以充分發揮婦女力量,希望為特區多做事。她們要讓世界看到“一國兩制”在澳門的成功實施,為國家和平統一作貢獻。

5周年回歸慶典時,澳門婦女聯合總會組織1000多名姐妹用靈巧的雙手,經過100多天時間一針一線繡成了巨幅十字繡畫卷《澳門婦女共繡美好明天》。在這幅重達90多公斤,寬50米,高1.33米的畫卷上,有國旗、區旗及澳門名勝景點,也有熱鬧的舞龍、舞獅,畫中小朋友的笑臉,傳遞出澳門回歸後帶給人們繁榮安定的喜悅。

獨特的社團文化

記者來到澳門時,澳門剛又增添了一個新的社團。9月15日,澳門青年聯合會成立慶典在澳門漁人碼頭舉行。發起人之一,全國政協委員、全國青聯副主席、澳門立法會議員陳明金當選為第一任會長。

談到青年聯合會的宗旨,陳明金告訴本報記者,他們將致力於呼籲澳門青年自覺與澳門和祖國同命運,為澳門、為祖國做出應有的努力。

為澳門、為祖國,這也正是眾多澳門社團共同堅持、秉承的使命。

接觸過澳門的人,大都會通過澳門朋友的名片發現,他們每個人似乎都參加了幾個、甚至十幾個社團。這就要得益於澳門獨特的社團文化。

澳門最早的社團,據澳門朋友介紹,可追溯到明朝隆慶年間。當時,澳門剛剛離開祖國母親的懷抱,在澳門首任天主教教主賈尼路開辦慈善救援的召喚下,成立了一個仁慈堂。仁慈堂內,無論官銜大小、身份高低、家產多少,大家互為兄弟姐妹,都作為一個個有獨立人品的個人受到尊重。這是澳門歷史上第一個社團。

而社團文化產生的深層原因,則植根於澳門獨特的歷史、文化特色。一方面,在澳葡統治下,原有的民眾之間的血緣關係、情感關係、文化關係慢慢被新的族群關係、經濟關係、實用關係代替,為了自衛,保護自己的權益,澳門人凝聚意識漸漸上升,各種地域性、宗教性、行業性的社團應運而生。另一方面,華洋雜處的文化氛圍,也使澳門更多一分開放和包容,使民間社會團體有了更多的生存空間。

有數字顯示,早在3年前,在澳門正式註冊的社團已有2233個,平均200人就擁有一個社團!而這些社團結合自身聯絡資源的特色和優勢,在當地經濟發展、社會進步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增強澳門華人社群凝聚力、加強與海內外聯繫、配合澳門特區政府的施政工作、宣傳“愛國愛澳”的傳統與美德等方面,都做出了努力與貢獻。

全國政協委員、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理事長姚鴻明在採訪中向記者介紹了他們為推動社區經濟所做的一些工作,說社團“做不了大事,做小事。”

他介紹,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有一個社區經濟工作委員會,主要是根據不同社區經濟、文化特色,推動他們開展經濟活動,或者搞活動促進經濟。從推動社區經濟的角度去開展工作。

澳門“三盞燈”社區是緬甸、印尼歸僑聚集地,有很多東南亞小吃店,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就組織在附近舉辦“東南亞美食節”,利用那裏的廣場搞文藝演出,重點宣傳那裏的東南亞美食。為了辦好這個美食節,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印刷海報、宣傳頁,派人到機場、遊客聚集區和碼頭去散發,還把駐香港的老撾、越南、緬甸等東南亞國家的領事請到澳門來為活動剪綵做主禮嘉賓。現在很多香港人都會慕名而來到“三盞燈”來吃小吃,而很多小店裏都貼著明星到此就餐的照片。

今年是澳門“世界遺產年”,為推動對世界遺產的宣傳,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也和特區政府合作,做了不少工作,推動老百姓認識澳門的世界遺產。

姚鴻明告訴記者,從今年4月份開始,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跟澳門旅遊局合作,請旅遊學院為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會員講解澳門著名景點歷史和建築特色等,培訓會員做“導賞員”,組織澳門本地居民“世遺半日游”,利用假日和週末,帶領更多澳門市民瞭解自己身邊的世界文化遺產。現在已經組織了一萬人次左右,希望今年能超過一萬兩千人。

社團能夠有更大的發揮作用的空間,各位全國政協委員在採訪中強調了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對社團的重視。黎振強告訴記者,1968年澳門歸僑總會成立時,他剛畢業,曾作為僑生代表參與籌備工作。而當時澳葡政府對社團可謂“不理不睬”。澳門回歸後,澳門特區政府主動聯繫社團,請社團每年報計劃,如果資金不夠還可以向特區政府申請。澳門眾多民間社團已經根據各自特色團結了很多資源,特區政府通過聯繫這些社團,使澳門社會的凝聚力更大了,也幫助整個澳門社會活起來。比如澳門歸僑總會舉辦“華人華僑聚濠江”活動,憑藉社團自身海外關係廣泛的優勢,邀請了海外僑領等600多人歡聚澳門,而這場活動除了社團自己募捐,特區政府也給了很大的支持。

薪火相傳

作為澳門青年聯合會的首任會長,陳明金告訴記者,集合各界精英的澳門青年聯合會,給自己定下了清晰定位:以“關心”、“服務”、“成就”青年為重任,一切以青年為本,以此為定位開展活動。聯合會將加強澳門與內地、香港、臺灣及海外各界青年之間的聯繫與交往,促進澳門與各地在經濟、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引導青年健康成長,積極健康地參與社會活動,努力為各界青年健康成長、奮發成材服務;維護青年合法權益;團結各界青年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積極投身澳門各項事務,為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作貢獻。而最重要的,是廣泛團結各界澳門青年,凝聚各界青年的積極力量,鞏固和壯大愛國愛澳隊伍,確保澳門的核心價值薪火相傳,愛國愛澳事業經久不衰。

的確,把自己對澳門、對祖國的一片深情傳遞給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後輩,這是很多澳門全國政協委員在採訪中表達的共同心願。招銀英在採訪中就很開心地談到了自己孩子們的成長。

招銀英的兒子和女兒十多歲的時候就到海外接受教育,但在每一個長的假期,她都要求孩子們一定要回到澳門,為的是讓孩子們的感情永遠跟澳門連在一起。如今兒子回到澳門幫家裏打理生意,女兒則進入澳門特區政府成為一名公務員。國慶節前,澳門婦女聯合總會慶國慶舉辦“愛國歌曲比賽”,很多年輕人參加了。招銀英24歲的女兒剛從加拿大回來不到一年,也參加了活動,之後跟媽媽說“真的想不到,澳門這麼多人這麼愛國!”而更讓招銀英想不到的是,有一天,女兒突然跟她說要去開“媽媽會議”。還沒有結婚的女兒開什麼“媽媽會議”?原來,女兒悄悄地在內地資助了幾名貧困兒童上學。

(杜軍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