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24億斤的戰略意義

2011年我國糧食生產獲得了空前成就,第一次站到了11000億斤的歷史新臺階,時隔53年實現了新中國第二次“八連增”

糧食種植面積約16.59億畝,比去年增加了1044萬畝;平均畝產344.4公斤,比去年提高了12.8公斤;總產量11424億斤,比去年增產約495億斤。2011年終這些沉甸甸的數字宣告:中國糧食總產連續第五年穩定在1萬億斤以上,單產和總產均在去年大幅增加的基礎上再創歷史新高。

採訪中,權威人士就此向《瞭望》新聞週刊表述了三個重大意義:我國糧食在年初南北大旱的威脅下實現增產,來之不易;在連續七年增產的高位基礎上再創新高,難能可貴;在國內宏觀經濟嚴峻的通脹形勢中增產穩價,意義重大。

在其看來,作為13億人口的大國,糧食“八連增”,既是中國農業的重大成就,也為中國經濟提供了堅實支撐;既是對中國糧食安全的重大貢獻,也是對世界糧食供求和價格穩定的貢獻。歲末回首,“八連增”給我國糧食安全、農業發展、經濟調控帶來諸多啟示。

“這次宏觀調控中,給我們一個重要啟示:穩定物價跟糧食價格合理運行一定要能夠同時兼顧,找到一個平衡點。”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告訴本刊記者,經驗表明,如果糧食1%的小幅度增產,對物價影響效果不大。但如果糧食增產在3%以上,這是一種改善型的增長,是糧食價格比較穩定趨於回落。今年的糧食調控,為改善宏觀調控環境、防止經濟“硬著陸”提供了一個有力支撐。

“政策對路”是關鍵

“今年糧食不僅季季增產,三大糧食作物都增產,而且基本實現全國均衡增產,這在我國糧食生產的歷史上是不多見的。”農業部總經濟師、新聞發言人陳萌山向本刊記者表示。

分季節看,夏糧、早稻、秋糧三季糧食季季增產,前20年只出現過7次。其中,秋糧增產約404億斤,占全年糧食增量的81.6%。特別是今年三季糧食單產均創歷史最高水平,這在歷史上是首次。

分品種看,稻穀、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全部增產,為近20年少有。三大糧食作物共增產445億斤,約占全年糧食增量的90.1%。特別是玉米和稻穀兩大高產作物增產明顯,總產量分別增加290億斤和101億斤,分別占全年糧食增量的58.6%和20.3%。

分區域看,全國基本實現均衡增產,東北四省區增產貢獻突出。全國31個省份中有29個省份不同程度增產,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山東、河南、湖南、雲南、甘肅、寧夏、新疆等15個省份糧食產量創歷史新高。其中,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四省區糧食增產量占全國增產總量的56%。

2006年的持續乾旱,2007年東北旱災,2008年雨雪冰凍災害,2009年華北東北旱災,2010年西南旱災華北旱災,2011年華北旱災和長江中下游旱澇急轉……天災不斷面前,中國糧食增產掌舵穩進。

“政策力度前所未有,指導服務及時到位,抗災救災紮實有效,高產創建帶動明顯,氣候條件總體有利。”陳萌山分析,今年糧食生產起點高、難度大,糧食產量再創歷史新高主要得益於這五個方面。

上世紀90年代,美國人布朗曾發問“誰來養活中國”?但新世紀以來,中國連續多年“一號文件”聚焦三農,出臺了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政策惠民促糧,有力地回答了外國人的擔憂。僅2011年,進一步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中央財政用於“三農”的預算資金為9884.5億元,比上年增加1304.8億元,增幅達15.2%。

李國祥告訴本刊記者,可喜的“八連增”說明,通過人努力、政策好、天幫忙和科技支撐,中國人可以保障自己的糧食自給,中國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有能力也有潛力,中國政府過去幾年的糧食政策是卓有成效的。

“百價之基”是有力支撐

今年糧食實現“八連增”,為“十二五”糧食生產開了個好頭,有利於保障我國糧食有效供給和糧食市場平穩運行,對於抑制物價過快上漲、管理好通脹預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撐。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每一輪物價普遍上漲,政府面臨通貨膨脹壓力的時候,作為“百價之基”的糧食價格,就容易成為首先打壓的選擇。這些做法雖然短時間有助於平抑物價,但代價卻是抑制了農民收入的增加,也不利於糧食持續穩產增產。

國家統計數據表明,今年前11個月CPI同比上漲5.5%,其中食品上漲貢獻率逾70%,成為拉動CPI上漲的主要因素。尤其是政府在定下4%的調控目標後,政府面臨穩物價的巨大壓力。然而這一次政府卻走了一條不一樣的調控路子。儘管今年糧食價格上漲普遍超過10%,處於高位運行,今年的糧食最低收購價還在進一步提高,其中僅粳稻就大幅度提高了0.23元/斤。

“這些做法看似和國家調控物價總水平的目標相矛盾,但是從長時間來看卻並不矛盾。”李國祥說,因為只有保持糧價在比較合理的水平,才有助於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才有糧食總產量大幅增長,並保證供給。事實也證明,2011年糧食單產、總產、播種面積“三增”,為國家經濟宏觀調控打下了堅實基礎。

11424億斤、4.5%的大幅增長,糧食豐產、供應增加,從而啟動了相關農產品穩中略跌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繼而作為牲畜飼料的玉米、大豆價格將會出現一定程度回落,帶來肉禽蛋價格繼續下行,通過傳導影響下游食品價格,緩解整體通脹壓力。

本刊記者在江西省鄱陽湖周邊產糧大縣採訪瞭解到,農民普遍對價格感到滿意,畝均收益可以保持在400元以上,農民普遍豐產增收。與此同時,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明年還將穩步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增加糧食生產直接補貼,加大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力度;同時,要抓好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新建一批高標準農田,以此讓農民更加安心。

“糧食經驗”新啟示

今年以來,土豆、大白菜等農產品頻遭“豐收的煩惱”,以至於增產不增收。事實上,目前我國包括蔬菜、水果、生豬等在內的很多農業產業在調控中都走了彎路。但受訪專家普遍認為,糧食相對來說形成了一個比較成熟的調控體系。糧食年年增產、年年平穩漲價,國家在促進糧食穩定增產增收方面取得成功。

在國內農產品市場上,豬肉價格同比漲幅超70%,跌時達40%;而國際糧食市場震盪則更為劇烈,2008年糧食一度漲到1000美元每噸,而低時卻只有400美元每噸。與它們相比我國糧食價格始終保持在5%~10%左右平穩上漲。事實上,糧食和大多數農產品一樣也是市場化,但近幾年來糧食價格在市場波動程度上,相比國內其他農產品卻幾乎是最小的。

我國農產品的調控體系存在差異,就糧食市場而言是政策的“寵兒”。為穩定糧價,國家出臺一系列舉措,包括:首先,用最低收購價格保護糧農利益;其次,用臨時儲備作為收購政策,國家通過儲備、庫存的吞吐,為市場築起一個起調節作用的蓄水池;與此同時,糧食市場還有一個期貨市場,雖然未必能發揮很大作用,但卻是在價格形成機制上的一種探索。

“有跟沒有,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現在我們整個對糧農的利益保護方面還是有保障的。”江西省進賢縣糧食局局長付國成向本刊記者介紹說,“糧食雖然畝效益比不上蔬菜之類,但是它很穩定,種糧虧也虧不到哪里去。”

由於糧食單獨有了這麼一系列對應的調控政策,糧農的利益某種程度上來說得到比較好的利益保護。這也使得糧食播種面積從2003年15億畝不到,增長到2011年的16.56億畝,八年間增長了1.65億畝。播種面積的增加顯示的是農民對糧食生產的積極性和信心的不斷提升。

在李國祥看來,糧食調控中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對其他農產品調控具有很大的借鑒意義,但還不是最重要的啟示。“核心還是要有調控主體”,他表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國家在糧食方面都有調控政策,但卻不成功,主要原因在於政策得不到類似中儲糧這樣一個相應明確的調控主體來落實。

事實上,目前在其他農產品調控上有諸如:農超對接、平價市場、降低流通環節費用等一系列有益的嘗試,但“很多措施不是想不到、做不到,如果沒有一個調控的主體來做抓手,只能停留在‘口號農業’上。”

“不同的農產品調控主體可以不一樣,並不一定要讓中央來解決”,他建議,借新一輪“米袋子”和“菜籃子”工程建設,應督促要求各個地方政府能夠把這個調控主體建立起來。首先,調動地方政府積極性,發展類似“產銷公司”的大龍頭,按照市場規則運行,配合有形的手,改變產銷結構;在此基礎上,再建立風險基金、發展第三方物流等配套措施,最終讓中國農民擺脫以往的盲目生產,讓農民的利益得到制度保障。

(林豔興 甘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