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現多重創新的新型特別行政區制度

楊允中

2004年12月,國家主席胡錦濤首次前來澳門特區視察時指出: “‘一國兩制’是一項開創性事業.在國家主體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同時,按照‘一國兩制’方針把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的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管理好、建設好、發展好,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是中央政府治國理政面臨的嶄新課題,同樣也是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政府面臨的嶄新課題。” 因此, “無論是中央政府還是兩個特別行政區政府’以及廣大香港同胞、澳門同胞,都需要在貫徹‘一國兩制’的實踐中積極探索、不斷前進。” 對“一國兩制” 、基本法進行深入系統研究,如今已成為國家領導人反覆強調的一個重大課題。它不僅直接同特別行政區繁榮穩定、長治久安具密切相關性,而且也同國家核心利益、同基本國策的落實息息相關。以下談一下個人體會。

一、“一國兩制”政治

(一‘)甚 是政治?甚 是“一國兩制”政治?

關於政治,學者所下定義不下百種,至今仍是爭論不休的一個老問題。《中國大百科全書》(精粹本)所作定義是:“上層建築領域中各種權力主體維護自身利益的特定行為以及由此結成的特定關係。它是人類歷史發展到一定時期產生的一種重要社會現象。” “政治隨著社會低級到高級的進程而發展,社會成員參與政治生活的深度和廣度也隨之向前發展。歷史上,政治一開始就是圍繞國家權力展開的,表現為人們攫取、建設、執行、制約國家權力的全部活動。政治現象產生之後,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已高度成熟。在現代,政治是牽動社會全體成員的利益並支配其行為的巨大社會力量。”本人認同上述判斷。

其實,簡化一點理解也不難。政治就是國家大事,就是國家核心利益所在,就是人民大眾的衣食住行基本福祉和人權尊嚴得到有效維護,就是國家政權的穩定和民本施政的到位,因而也是基本國策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在特別行政區實行的是“一國兩制”政治,它是特定歷史發展時段、針對特定對象用特定思維指引、特定靈活手段跟進的國家大事,也是關係到特區整體利益的大事。因此,國家(地區)領導人、高層官員要!董政治,要展示政治智慧,各級公職人員、社會各界也應懂政治,也應具有一定的政治頭腦和分辯能力。

(二) “一國兩制”政治基本內涵

“一國兩制”作為嶄新的理論創新和制度創新成果,在政治上除具有相應的制度化新型政治體制外,還必須體現以下基本價值判斷。一是國家主權觀,這是特區新型憲政的核心要求:二是“兩制”整合觀,“兩制”通過合理嫁接應該也可以組成新的優勢體系,三是“澳人治澳”觀,這涉及國家對澳門人愛國愛澳的信任也涉及澳人不辱使命的有效發揮:四是高度自治觀,設定高度自治是為了確保長期繁榮穩定、長治久安,但任何情況下都不應做與特區法律定位不相稱的事;五是政策穩定觀,“一國兩制”不僅在50年內要不走樣、不變形,而且也應在50年後延續其創新效益:六是長期示範觀,其意義和價值有二,既是對國家和平統一實現路徑的示範,也是對國際事務公正合理解決的示範,故施政能力與施政理念的同步提升必須逐步落實。

(三) “一國兩制”政治法制化

港澳兩個特別行政區正武建立後十多年來繁榮穩定的社會現實令人信服地表明,由基本法加以法制化、具體化的“一國兩制”原則,具有很強的生命力與優越性。由最高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主導的基本法制定、諮詢過程’堪稱法制史、文明史上的創舉。兩個特區成立後基本法的權威性受到高度尊重和維護,在基本法引導下的依法施政,已成特區社會生活的主流常態。但隨著特區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各領域的發展出現不平衡,對基本法理解的動態完善,便成為有待關注與跟進的一個突出問題。

(四)特別行政區制度與憲政創新

體現“一國兩制”原則與精神的特別行政區制度,是中國適應祖國和平統一進程而創建的新型政治架構設計。原有的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制度得到保留與延續,但特區並非全部姓“資” ,當然也更非全部姓“社”,而是通過對兩大現有社會制度的合理嫁接與優勢整合,並進而營造出的一種全新制度模式,這既是特區本身憲政發展的重大突破又是國家憲政發展的劃時代創新,既是新型發展思維的創新又是基本政治制度的創新。

(五)行政主導制的堅守與政治民主化的推進

採用以行政長官為核心的行政主導體制,是基於特區自身的法律定位,基於本地整體利益的維護,即對長期繁榮穩定目標的堅持。這也決定了特區民主政治或政治民主化的推動,必須實事求是,循序漸進,從本地社情民意出發,既不能盲目跟風,照抄照搬,也不能不思進取、消極保守。當然,實踐“一國兩制”本身就是一個由摸索積累到逐步完善、由低效到高效、由經驗不足到相對成熟的推進過程。

二、“一國兩制”經濟

(一)經濟是基礎,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經濟在“經濟學上指社會物質生產和再生產的活動” (中國大百科全書)所作解釋是:“伴隨著一國經濟增長而同時出現的經濟結構、社會結構、政治體制、文化法律等各個方面的變化,主要是指各國從不發達的傳統農業社會向發達的現代工業社會演進的過程。” “因此可以說,經濟發展是包括大多數人參與和分享的經濟增長,是增進大多數人福利的經濟增長。” “發展既是物質的實現,也是精神的提高。” “經濟發展不僅是一個數量概念,更是一個多維度的質量概念,因此對其發展程度的衡量較為困難。”如今,不論空間規模大小,發展水平高低,各經濟體都要面對外部全球化、信息化的衝擊和內部服務產業化、節能環保化的挑戰。

(二)原有制度特別是經濟制度有其特殊的利用價值

事實有利地證明,特區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其積極一面應該也值得充分加以利用,這是一個認識論方面的基本判斷,正像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吸引具資本主義性質的外資、技術,管理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一樣,也正像革命根據地時期奪取敵人武器用以打敗敵人、擴大革命事業一樣,充分體現洋為中用、舊為新用、他為我用的務實理性思維。

(三)博彩業發展必須首先滿足本地總體利益的持續擴大

澳門社會歷史諸多因素導致的現行博彩業一業獨大態勢利弊兼備,但利遠大於弊,這個基本判斷不能動搖。現代博彩業既是現代服務產業的一個特殊門類,又是帶有相當普遍性的一個新興綜合產業。當然,對博彩業負面社會效應不能掉以輕心,關鍵就在於政府的依法監管是否到位,在於如何設法使博彩業結構能持久滿足本地整體利益的有效擴大。

(四)微型經濟與發展水平的提升非對立概念

作為傳統微型經濟體,澳門近年主要發展指標陝速提升,其中2010年人均GDP(4.95萬美元)和2007年HDI(0.944)已具全球一流水平。這一方面表明澳門已走在亞太地區的前列,另一方面也引發人們對其發展上限和隱患的擔心。微型經濟優勢在於“船小好調頭”,劣勢則在於對外部的強烈依賴。進一步認真探索像澳門這樣特殊類型微型經濟體的特殊發展規律,同樣也應成為驗證“一國兩制”的一項突出課題。

(五)“三高一精”一一永無窮盡的奮鬥與進求

基於對澳門特殊歷史發展背景和特殊社會現實的觀察,對未來發展路徑和策略的選擇是一個有待不斷深化、不斷完善的認識過程。正如大型經濟體系要重視自身的結構調整一樣,微型經濟的及時轉型更不應放鬆。所謂“三高一精”係指高發展指標、高競爭力、高社會受益度,走精品型社會的發展之路。這項判斷既使是發達國家恐怕基本上也適用。力求逐步把澳門變成最佳宜居、最安全、最幸福、最文明,人人響往的世界旅遊休閑中心,這是今後一個相當長時期的發展目標,對於澳門永遠存在質量追求的必要,也永遠存在質量提升的可能,這也是一篇永遠做不完的大文章。

三、“一國兩制”文化

經濟全球化、政治民主化與文化兼容化,是當今的時代特徵。不管屬於什麼制度,處於什麼發展水平,都不能迴避這幾大特徵。求同存異、互利共贏是“一國兩制”賴以建立重要思想淵源,也是新型特區制度建設的立足點、出發點。唯求同方能把握大方向、大目標,維護共同利益,唯存異方能緩解矛盾,也不埋沒任何有價值的創新事物。這是最節能、最合理的思維取態。多元化多樣化是文化的本來屬性與特徵,也是“一國兩制”優勢的獨特展示。

“一國兩制”展示的新型文化與新型價值觀,開拓了全新的教學領域和全新的研究領域在推動對“一國兩制”價值觀的理解上,澳門特區顯然可以現身說法,頗為有利,絕不宜孤芳自賞,也不宜妄自菲薄。持續提升廣大居民綜合素質和社會綜合競爭力,確保特區的長期示範效應,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穩步前進的基礎因素與必然要求。

四,“一國兩制”的理論價值及實踐價值

“一國兩制”經長達三十年的宣傳普及,包括通過基本法加以法制化、具體化,特別是經兩個特區十年有多的正確實踐,正逐漸深入人心,在特區更享有很高的尊嚴。可以講,實行“一國兩制”的特別行政區制度已正式而穩定地建立起來,但對“一國兩制”理論的系統研究,整體觀察,似乎尚顯力度不足,有待加強。

“一國兩制”的實踐以兩個特別行政區的正武成立為標誌,這毫無疑義。但廣義上講,追溯到80年代初這項基本國策的確定和推出也不無道理,特別是中英、中葡兩個聯合聲明中方宣示的基本國策和隨後兩部基本法的制定,都是推進“一國兩制”事業的標誌性事件。其實,把“一國兩制”理論與實踐價值完全分開也很難做到,兩者互為條件、互為補充,兩個特區成立後就更是如此.由於這是一場真正意義的多重創新,故實踐中有探索、堅持原則下注重創新就完全必要。從特別行政區的現實觀察,無論理論還是實踐,無論宏觀還是微觀, “一國兩制”都具有核心價值的多重性。

(一)實踐價值的多重性

一是認識論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