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兩岸關係研討會在雲南騰沖舉行 鞏固深化 再創新局

3月15日至16日,以「鞏固深化,再創新局」為主題的第十屆兩岸關系研討會在風景如畫的文化之邦雲南騰沖隆重舉行。來自海峽兩岸、港澳及海外的專家學者約110人出席了研討會。

在為期兩天的研討會上,與會代表圍繞過去4年來兩岸關系歷程的啟示、鞏固深化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思路與途徑、未來4年兩岸關系前景展望等議題,進行了深入討論。研討會由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海峽兩岸關系研究中心主辦。

開幕式上王毅發表重要講話

3月15日上午,第十屆兩岸關系研討會舉行開幕式。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主任王毅,雲南省委常委黃毅,出席了開幕式並發表講話。中共中央台辦副主任、海峽兩岸關系研究中心主任孫亞夫主持開幕式。

王毅在開幕式上表示,2011年,兩岸關系穩中有進,克難前行,又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事實再次証明,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是一條正確道路,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期待和根本利益。而「台獨」主張罔顧現實,違背民意,無論怎樣改頭換面都是行不通的。反對「台獨」、認同「九二共識」,鞏固交流合作成果,促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越來越成為兩岸民意的主流。4年來兩岸關系發展的重大成果,深刻影響著台海局勢。而促成這一歷史性變化的時代背景和關鍵因素則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重要思想的提出以及因此形成的一系列政策主張。

王毅指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89思想和主張,孕育於反「台獨」鬥爭尖銳之時,形成於兩岸關系實現歷史性轉折的關頭。2008年12月31日胡錦濤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在中央對台大政方針基礎上,站在全民族發展的高度,首次全面系統闡述了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重要思想,鮮明提出了爭取祖國和平統一首先要確保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同時,科學回答了為什麼要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怎樣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重大問題。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重要思想及有關政策主張,是對兩岸關系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是體現以人為本、為民謀利理念的具體實踐;是中國大陸和平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維護中華民族整體利益和實現民族複興的內在要求。王毅強調,民族複興與國家統一的歷史進程,離不開兩岸關系的和平發展,離不開兩岸各界的緊密融合,離不開兩岸雙方對一個中國的共同堅持,離不開兩岸同胞對任何「台獨」主張的共同抵制。隨著兩岸交流往來的深入,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重要思想將日益展現出其生命力和感召力。

王毅表示,當前,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正在由開創期進入鞏固深化的新階段,面臨著繼往開來的新形勢。我們將秉持既定的對台方針政策,最廣泛地團結台灣同胞,最大限度地調動兩岸各界的積極因素,在不斷開創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新局面的同時,切實做好鞏固深化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這篇大文章。為此: 首先要鞏固兩岸政治互信基礎,深化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共同認知。兩岸關係越往前發展,雙方就越要珍視互信,越要加強和擴大互信。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管控分歧,更好聚同化異,不斷克服各種幹擾,保持兩岸關系發展的正確方向。兩岸在事關維護一個中國框架這一原則問題上形成更為清晰的共同認知和一致立場,就能為再創兩岸關系新局提供更加堅實的基礎,為解決兩岸之間的各種難題開辟更加明朗的前景,為擴大兩岸同胞尤其是台灣同胞的福祉創造更加大有利的條件。

二是鞏固兩岸經貿關系發展成果,深化互利合作。當前的重點是要推進ECFA的後續商談,不斷充實框架協議的內涵。與此同時,還應加快推進兩岸金融合作,促進兩岸產業合作,鼓勵兩岸雙向投資。繼續關心和支持大陸台商,依法維護他們的正當權益,協助台資企業加快轉型升級和產業轉移。

三是鞏固兩岸各界大交流局面,深化文化教育領域交流.要更加注重交流的規範化和機制化,更加注重提高交流的質量與水平,更加注重交流的實際效應與具體成果,更加注重與台灣基層之間的接觸與互動。要不斷加大兩岸文化交流力度,鼓勵兩岸同胞增強休戚與共的民族認同,清除文化教育領域的「台獨」思想遺害。

四是鞏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民意基礎,深化兩岸同胞的感情融合。要繼續深入貫徹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方針,把兩岸基層交流更加深入、持久和常態化地進行下去。要繼續實施並適時擴大對台惠民政策,為包括中小企業和農漁業者在內的台灣基層民眾多辦實事好事,使更多的台灣民眾在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進程中受益。要聚攏一切支持兩岸關系改善發展的台灣各界人士,使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獲得源源不斷的內在動力,形成沛然莫之能禦的浩蕩潮流。

兩岸專家發表主題演講

開幕式上,台灣二十一世紀基金會董事長高育仁,全國台灣研究會執行副會長、秘書長周志懷,台灣向陽公益基金會董事長廖正豪,上海台灣研究所所長俞新天,台灣成功大學教授丁仁方,海峽兩岸關系協會副會長王在希,分別發表了主題演講,為兩岸關系鞏固深化與創新建言獻策。

高育仁表示,維持台海局勢的和平穩定,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心願。未來,兩岸有識之士應該敞開心扉,積極作為,凝聚共識,共同開創兩岸關系發展的歷史新頁。

周志懷認為,如今,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面臨又一個難得的機遇。兩岸應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政治互信、擴大互惠合作,推動對話協商,積極引導和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果,以此來回應兩岸人民的共同期待,開創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光明前景。

「台灣需要多瞭解大陸,大陸也需要多瞭解台灣。」廖正豪希望兩岸在未來發展過程中多往多來,深化交流,增強互信,求同化異。

俞新天提出,兩岸文教交流需由易而難,循序漸進,由低到高,逐步轉向正常化、機制化、有效化,深入兩岸民心。

丁仁方期望未來兩岸能夠深化基層民眾交流,尤其是與台灣南部基層民眾的交流。

王在希將20年前的兩岸交流與20年後的今天對比。他認為如今的兩岸交流,就像老友重逢,兄弟團聚,彼此能夠理性、冷靜、輕松地探討兩岸關系發展路程,共同維護兩岸關系發展的良好勢頭,推動兩岸關系不斷向前發展。

與會民進黨學者受關注

此次研討會,民進黨發言人、台灣東吳大學副教授羅致政和民進黨前大陸事務部主任、警察大學副教授董立文,原陳水扁辦公室主任陳淞山等3名綠營學者以個人身份與會,受到了媒體的關注。

3月15日,羅致政表示,此次是應海峽兩岸關系研究中心邀請,以學者身份前來參加第十屆兩岸關系研討會。他會認真解讀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主任王毅的發言,回去將研討會期間的所見所聞與黨內分享。他說,在兩岸關系上,民進黨與大陸方面對一些問題有不同看法,因此需要更多溝通、對話與交流。民進黨在2012年台灣「大選」中落敗,黨內檢討時提出,要從互動中多瞭解大陸。

羅致政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關於兩岸關系,民進黨與大陸方面對一些問題有不同看法,因此才需要更多溝通、對話與交流。盡管對於兩岸問題,民進黨內有不同主張,但無論如何須先要對大陸有第一手的瞭解。希望類似這樣的交流未來能繼續進行。

一同出席會議的扁辦前主任陳淞山,發表「民進黨‘破冰之旅’的登陸策略」講話,主張民進黨以「態度友善」的方法,將「中國」改稱為「中國大陸」;若中央黨部恢復設置「中國事務部」,也宜稱為「中國大陸事務部」或「兩岸關系事務部」。

陳淞山強調,要突破「民共對話」的政治障礙,首先必須調整敵視中國大陸的政治心態,不要再「逢中必共」。他認為,此一政治障礙若被排除,民進黨就會被解讀是有誠意面對及解決兩岸問題的政黨,不是兩岸關系的「麻煩製造者」。

兩岸學者聚焦和平發展

3月15日下午,與會代表圍繞過去4年來兩岸關系歷程的啟示、鞏固深化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思路與途徑、未來4年兩岸關系前景展望等議題進行了分組研討。

16日上午,3個小組分別選派代表對分組研討情況向大會作綜合報告。

台灣世新大學教授戚嘉林代表第一組總結時說,與會學者普遍認為,2012台灣「大選」的結果表明,「九二共識」已經受了島內民眾的考驗,被台灣民眾普遍認可,「台灣民眾用選票肯定了‘九二共識’」。他說,兩岸應在互動中增進瞭解,這已成為與會兩岸學者的普遍共識。他也指出,有學者認為,選民將票投給民進黨,未必就是支持「台獨」。

台灣政治大學教授湯紹成代表第二組作總結發言時說,與會學者普遍認為,兩岸關系要繼續深化和強化。已經連續參加十屆兩岸關系研討會的湯紹成認為,目前的兩岸關系「情勢一片大好,問題還有很多,同志還需努力」。他認為,要繼續夯實兩岸的共同基礎,夯實「九二共識」。

台灣東吳大學教授朱甌代表第三組匯報討論情況。他指出,多數學者認為,台灣「大選」結果表明,台灣民眾已認識到,堅持「九二共識」,保持穩定的經濟環境對台灣的重要性。 「是否支持‘九二共識’,穩定台海關系,台灣民眾已經用選票做出選擇。」他同時指出,現在要回歸歷史,還原歷史事實,撥亂反正,不能造成「中國歷史」和「台灣歷史」的對立,要共同思考未來中國應往何處去。回顧4年來的發展歷程,與會專家學者一致對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進程給予高度肯定,並對未來如何深化兩岸交流合作提出了新的建議:在經濟上,建議鞏固兩岸經濟成果,深化強化ECFA。專家學者認為,兩岸應抓住大陸「十二五」規劃與台灣「黃金十年」對接的難得機遇,全面開放農產品零關稅,發展共同產業,加大力度交換旅遊等,促進兩岸經濟的全面提升。在文化認同上,建議加大對文化的投入,豐富中華文化內涵。有學者表示,兩岸應從歷史高度回溯民族認同,依託歷史,接觸現在,建構未來。在文教與交流上,建議仿效ECFA模式,一步步協調,一項項解決。從兩岸人民的深切利益出發,夯實實共同基礎,鞏固現有成果,開創兩岸新局。

再創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新局面

3月16日,第十屆兩岸關系研討會閉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