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貞昌重視與美關係對驢象兩頭押注

就在民進黨中央面對黨內掀起「大陸熱」,黨公職人員紛紛赴大陸訪問,因而緊急研擬應對黨內黨公職登陸的「進退教戰守則」的同時,民進黨中央決定在八月底及九月初,分別選派代表團,其成員包括黨務主管、黨團「立委」等,前赴美國參加共和黨及民主黨的全國黨員代表大會,以求近距離觀察美國大選,並和兩大陣營競選團隊與其外交政策幕僚交換意見。另外,民進黨主席蘇貞昌不顧黨的經費緊拙,正在考慮駐美與駐日代表的人選,其中駐美代表處已送交美國審查中。據說,民進黨駐美代表處正式成立的時間點,與美國總統大選互為牽動,不論民主黨繼續執政或共和黨重新上臺執政,民進黨駐美代表處可能在美國總統大選態勢底定後再成立。此外,蘇貞昌本人也計劃在美國大選之後出訪美國,希望屆時能見到層級較高的官員。此顯示,盡管蘇貞昌與蔡英文明中暗裡都在「別苗頭」,但蔡英文的「從國際走向中國」思維及策略,蘇貞昌還是以「拿來主義」的態度予以採用了。這與蔡英文「挪用」蘇貞昌的「台灣共識」相比,算是兩者之間扯平了,沒拖沒欠。

值得注意的是,蘇貞昌的此一系列的「親美」舉動,是由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劉世忠籌劃並出面推動的。這本是理所當然,也本是他的職務所在。但聯想到劉世忠的經歷及作為,他過去就曾任民進黨國際事務部的副主任,陳水扁上臺後,曾進入「總統府」為陳水扁充任「外交」決策的近身智囊,後來還出任「外交部」研究設計委員會副主委。在陳水扁下臺後遠赴美國華府智庫「希普金斯研究院」擔任訪問學者期間,進行陳水扁執政時期台美關係研究計畫的資料搜集與訪談,總結了美國對陳水扁推動「一邊一國」、「防禦性公投」、應對《反分裂法》、「廢統」、「入聯公投」等五大案例的態度,並在於前年出版的《歷史的糾結--台美關係的戰略合作與分歧(二零零零--二零零八)》一書中指出,以布什曾是對臺灣最友善的美國總統變成最討厭臺灣的美國總統的演變過程和教訓中可看出,陳水扁在任內不斷向美方表示他所推動諸如「憲改」、「終統」、「正名」與「公投」等議程,都是旨在深化臺灣民主,但華府卻深信陳水扁濫用美國對臺灣的善意支持以遂行其個人島內政治目標,甚至枉顧美國國家利益與兩岸穩定。這是在陳水扁下臺之後,華府卻普遍仍對「陳水扁夢魘」有揮之不去的恐慌,深怕民進党重新執政會再次出現「第二個陳水扁」。而在蔡英文「勝選在望」時,劉世忠又與羅致政、吳劍燮合著《台灣民主鞏固--政權輪替的國家安全挑戰》一書,為在二零一二年若出現第三次「政黨輪替」時,蔡英文可能會面臨的各項國內外危機,及如何因應「國家安全」的挑戰提供學術智囊建議。這就使人直覺地感受到,劉世忠正在運用其豐富的美台關係研究論述影響蘇貞昌,力圖改善民進黨與美國的關係,而且也分別押注在美國共和黨、民主黨的身上,爭取其對民進黨重新執政的支持,並力圖使美國人相信,民進黨重新執政後,再也不會有陳水扁衝撞台美關係的事情發生。即使是仍然堅持「台獨黨綱」和《台灣前途決議文》,但也不會在行動上得罪美國。

民進黨的這一新動向,是值得研析的。就在前兩天,蘇貞昌會見會見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學者訪問團時表示,美國戰略重返亞洲,希望美國能夠像三十年前那樣,堅持保證台灣的安全與地區的穩定,避免不必要的衝突。亞太地區的穩定符合世界和平的潮流,也符合美國的利益。看來,受到劉世忠影響的蘇貞昌,要趁美國的「重返亞洲」、「圍遏中國」的戰略佈局中,得到好處,並甘願作為美國戰略的一枚棋子--東亞第一島鏈中的重要一環,換取美國對台灣地區再次實現「政黨輪替」的支持。

實際上,回顧美國與民進黨及其前身「黨外」的關係史,可以隱約看到美國對民進黨及其前身「黨外」的支持。在早前,美國是抱著厭惡「兩蔣」管治下,繼續進行長達近半個世紀的「戒嚴體制」,實行獨裁統治,打壓人權,因而暗中同情高舉「爭民主、爭人權」大旗的「黨外」及其後身民進黨。台灣解除「戒嚴」並實現「寧靜革命」後,美國又以西方政治「政黨輪替」的理論,因討厭國民黨「黑金政治」而暗中支持陳水扁。因此,當時就有人指出,陳水扁的上臺與美國的暗中支持有較大關係。

但是,陳水扁的種種倒行逆施,令美國人極為失望,因而在二零零八年「總統」選舉中,明顯支持馬英九。即使是在二零一二年「總統」選舉前,蔡英文曾到美國「拜碼頭」、「輸誠」,但美國仍以各種方式暗中支持馬英九,就是因為「一旦被蛇咬,三年怕草蛇」,擔心蔡英文會是「陳水扁第二」。

蘇貞昌當選民進黨主席後,十分重視對美關係,在「國家安全鐵三角」中,除羅致政因已當選民進黨新北市黨部主委而不能招攬到中央黨部之外,邀請曾任民進黨駐美代表的吳劍燮出任智庫執行長,劉世忠出任國際事務部主任,可見其對美謀略佈局之深。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過去,民進黨重要人物訪問美國,多是在「總統」大選前夕,是為了爭取美國對其選情的支持,如陳水扁一九九九年的「學習之旅」,及蔡英文二零二零一一年的訪美。但蘇貞昌是在台灣地區沒有大型公職選舉活動,及距離「二零一六年」尚遠,甚至連能否成為「總統」候選人尚未有十足把握的情況下,就策劃自己的訪美計劃,並趁美國總統大選之機,派出兩個代表團訪美,對共和黨和民主黨分別押注,這又是蘇貞昌對美謀略深遠的另一體現。

值得注意的是,民進黨駐美駐日代表處是在蔡英文出任黨主席時,以節省經費為由而撤消的,因而令蔡英文吃了大虧,在她參選「總統」時,缺乏與美國溝通的渠道。現今蘇貞昌亡羊補牢,恢復駐美駐日代表處,即使得不到美國和日本方面的支持,至少也可能保持溝通,及時化解美國核日本對民進黨的「誤會」。

實際上,蘇貞昌早就謀劃「親美」路線,在「美牛大戰」中,他是主張採取較為溫和的策略的,但卻遭到黨籍「立委」中的「主戰派」的拒絕。後來在「立法院」召開臨時會時,蘇貞昌以聯合國已通過相關標準為由,下令不得蠻幹。這就使得黨內頗有怨言,認為馬英九的民意支持度如此低下,再加上國民黨受林益世貪腐案嚴重影響,卻仍能獲得臨時會大勝,民進黨竟然喪失戰鬥力。這算是麼簡單間接向美國送上一個大禮。但這還是次要的,關鍵的是在「大兩岸」--太平洋東西兩岸的美中台三角關係,及「小兩岸」--台灣海峽兩岸的闗係,取得平衡。美國雖然圍遏中國,但也不希望台海局勢節外生枝,衝破三個「中美聯合公報」的底線。而民進黨在這方面則較為吃虧,就看蘇貞昌如何拿控,是否拿捏得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