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炮擊:國共象征性的戰爭

1959年1月9日,中共中央軍委決定對金門國民黨軍實行單日零星炮擊,持續多年的金門之戰在事實上畫上了句號。雖然兩岸的戰爭狀態沒有宣佈正式結束,但是主要的軍事行動只是象徵性地交火——在金門地區隔岸打炮。

由於台灣當局拒絕和談,美國又長期不從台灣撤軍,解放軍在原則上便不能停止使用武力,不過炮擊的方式日益緩和。1959年2月8日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節日春節,為了讓大小金門、大擔、二擔島上的軍民會旨安全歡度佳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正式下令,在2月7日和9日兩個單日停止炮擊,以示關懷。從此以後,炮擊由雙日不打發展到每逢節日不打。

為了進行政治爭取,自1959年以後中央軍委又要求打炮的盡量不打死人。國民黨方面雖然擺出一副頑固拒絕和談自勺態度,事實上也接受了這種象徵性戰爭的安排,在單日偶爾發炮還擊。自1959年年初起,在金門廈門一帶國共雙方軍隊的炮擊都打到海邊的無人地帶,國民黨軍派遣戰鬥機進入大陸的行動也都停止,只是派遣偵察機的活動仍在進行。

1960年6月,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訪問台灣時,為了表示抗議,人民解放軍又集中35個炮兵營420門火炮對金門進行了一次“反美大示威”的炮擊。炮擊前,人民解放軍福建前線廣播電台向金門守軍和當地居民公開宣佈,要其隱蔽,炮擊目標又是空曠無人地帶。兩天的炮擊中,人民解放軍共發射炮彈6.8萬發,金門守軍僅發炮千餘發,都打到大陸無人地帶。在兩天炮聲隆隆的轟擊中,雙方均無傷亡。這種雙方都故意不打死人的炮戰,也堪稱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觀。

1961年12月中旬,中央軍委又通知福建前線,為保持台灣海峽局勢穩定,不主動打擊金門國民黨軍,根據這一指示,福建前線,部隊就此停止對金門的實彈射擊,只打宣傳彈。隨後,國民黨軍基本上也照此辦理。國共之間這種象徵性的炮擊一直持續到1978年年底。

“文化大革命”前在福州軍區長期擔任領導職務的葉飛,後來曾回憶起金門地區1959年以後奇特的炮擊狀況說:“炮擊實際上只是一種象徵性,雖然雙方並沒有什麼正式的協議,實際上成為一種不成文的默契。我們對金門的打炮,不打陣地和居民點,只打到海灘上。金門蔣軍的回炮,同樣也只打到我們的海灘上……打炮也成為美蔣我三方間一種特殊的對話,一種不在談判桌上進行的談判。這真是古今中外戰爭史上的奇觀。”“毛主席決定不拿下金門,現在看來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要留下一個‘對話’的管道。後來講‘三通’,其實前線和金門之間旱就用各種特殊的形武‘通’了。”

上世紀50年代東南沿海的軍事鬥爭及中共中央在這一鬥爭中的戰略方針,都圍繞著一個根本的目標,即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在50年代前期,中央主要准備從軍事上解決這一問題;50年代後期,中央則主要准備從政治上解決這一問題,採取軍事行動的目的也是為了促進和平統一祖國。毛澤東指導東南沿海鬥爭時,採取了政治;軍事、外交、宣傳等多方面的鬥爭形式,鬥爭策略也時有變化,但是其根本目標卻是不變的。這一基本目標就是,驅逐美國的軍事力量出中國領土,促進祖國早日實現統屍。在中美兩國實力相差懸殊的情況下,毛澤東既堅持政治原則進行持續的鬥爭,同時又從實際出發採取非常謹慎的軍事行動。毛澤東當時就指出:現在我們手中只有手榴彈,沒有原子彈,打金、馬蔣軍好辦,但眼手裏有原子彈的美國人打仗,就不是好辦法。在東南沿海的鬥爭中,中共中央、毛澤東既以武力顯示了維護祖國統一的決心,又始終避免中美兩國開戰。這種一切從實際出發,將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的鬥爭藝術,在有利的情況下使台灣海峽的戰事達成了事實上的平息,對於後來兩岸改善關系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1958年“大躍進”開始後,毛澤東曾設想在不長的時間內在經濟上便能“超英趕美”,待實力增強後臺灣問題便迎刃而解。然而,隨後國內經濟卻出現嚴重困難,1960年5月,毛澤東在內部講話中便提出,台灣問題不一定由我們這一代人解決。此後,中共中央立足於長遠,對台灣的政治爭取一直沒有放鬆。

金門炮戰事實上的結束,也帶來兩岸戰爭狀態的基本停頓。從1959年起,台灣當局正式通知其海軍不再攔截和搜查進入大陸的外國艦只,對大陸的客貨輪攻擊也都停止,持續十年之久的封鎖港口行動就此結束。不過為偵察大陸的情況。台灣與美國聯合派遣間諜飛機不斷進行偵察活動,特別注意從空中對中國核設施進行持續的拍照,這種偵察活動一直持續到1969年美國政府轉變對華政策才最後停止。

台灣當局聯合美國對大陸進行偵察飛行時,使用機種、偵察方式和範圍等方面都超過了以往歷史上空中間諜活動的記錄。據不完全統計,此間台灣國民黨軍和美軍共使用偵察飛機6078~架次深入大陸上空,被解放軍擊落95架,並創造了世界防空戰史上的多項紀錄;如1959年10月,解放軍使用蘇制薩姆-2防空導彈擊落美制國民黨軍的RB-57D高空偵察機一架,開創世界上以防空導彈擊落敵機的先例。從1962年至1967年,解放軍又以打擊美制國民黨軍的U-2型高空間諜機為重點,用防空導彈連續擊落了5架。當肘空軍、海軍航空兵、高射炮兵、地空導彈部隊和雷達、通信、後勤等單位密切配合,以相對劣勢的裝備進行了長年的國土防空作戰中,不僅有效地保衛大陸領空,也積累了對空作戰的重要經驗。

台灣當局自從同美國簽訂《共同防禦條約》後,在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上便喪失了自主權,蔣介石雖然一直不肯放下“反攻大陸”的政治口號,卻也無力自行反攻,只有乞求美國對此進行支援。美國從自身的全球戰略目標考慮,一直想保持台灣海峽兩岸的分裂局面,同時又不願直接卷人中國內戰。尤其是美軍在狹小的朝鮮戰場上就吃盡了新中國軍隊的苦頭,更不想陷入廣闊的中國大陸那個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美國已經解密的歷史檔案証實,每逢蔣介石,蔣經國向美方提出“反攻”計劃時,得到的回答都是反對。

上世紀60年代初,大陸出現了經濟困難和飢荒,蔣介石、蔣經國父子又出現反攻的僥幸心理。1961年2月21日,台灣“副總統”陳誠在“立法院”作施政報告時說:“當前大陸人禍天災極為嚴重,大陸等於一座火藥庫,現在需要點燃引信,整個大陸就會爆炸。如果我們配合大陸抗暴,大陸億萬飢民將聞風響應。”為此,軍情局制定了“派遣遊擊千部赴大陸各省建立基地,與大陸反共力量結合”的“海威作戰”計劃,從1962年至1965年先後派出過一千八百余名武裝特務偷渡潛入沿海幾省,卻未遇任何“飢民響應”,在大陸軍民聯合搜捕下大鄗被消滅,只有不到三分之一逃回。1965年解放軍海軍為打擊送運武裝特務的國民黨海軍,進行了“八六”和崇武以東海戰,隨後臺灣派遣武裝特務的騷擾活動也被迫停止。鑒於小股襲擾僅有宣傳價值,蔣介石下令制定準備大舉反攻登陸的“國光”計劃,並在1962年春進行過一些演習。不過此時擁有三百多萬兵力的解放軍戰鬥力仍遠優於台灣軍隊,大陸民眾雖生活困難卻還是對國民党同仇敵愾,明眼人都能看出國民黨當局若沒有美軍支援使進攻反攻仍相當於以卵擊石。1962年夏,新華社發布了國民黨准備竄犯大陸的消息,美國總統甘迺迪立即公開聲明稱不知道台灣有反攻計劃,也不贊成這類舉動。美國宮方當即告誡台灣當局說,中共的統治還很鞏固,大陸遠耒達到國民黨所期盼的引發混亂的程度。同年6月23日,美國駐華沙大使卡勃在中美大使級會談中又奉政府之命通知中方說“美國不允許蔣介石採取反攻大陸的行動”,甚至還表示:“如果蔣介石要行動,我們兩家聯合起來制止他。”

1962年夏天,經當時主持中央軍委工作的林彪提議,經毛澤東同意,以蔣介石叫嚷“反攻大陸”為由在全國範圍公開佈置了一場規模浩大的戰備活動。如今人們考察這一行動,主要應聯系同年1月中共中央召開的7000人大會及9月間召開的八屆十中全會的政治形勢,特別是對國內階級鬥爭的認識。據當事者回憶,劉少奇、周恩來等領導人都分析蔣介石的最大可能是搞點騷擾,不會把那點部隊送上門來。至於蔣介石“反攻大陸”的口號並非在1962年才喊出,而是逃台後的口頭禪,也是其凝聚內部和要挾美國的必不可少的宣傳。

台灣當局能否真正反攻大陸,關鍵在於美國是否參戰。當時美國的主要戰略對手是蘇聯,一直不打算對華進行大規模戰爭,在中蘇出現公開分歧後又想加以利用,不願讓蔣介石集團把自己拖人對華大戰。因此蔣介石叫嚷的“反攻”和“故國光復”只能限於政治宣傳,而無法付諸行動。1964年中國大陸經濟全面好轉,同年10月爆炸了原子彈,國際戰略地位大為加強。當新華社宣佈中國第一枚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消息後,台灣“副總統”嚴家淦雖然對外稱:“中共核爆炸絕不影響反攻大陸政策”,國民黨內群情卻更為沮喪,軍隊開始大力修築島上防禦工事,並進行防轟炸和反空降訓練,其戰略思想已向守勢轉變。

在金門炮戰結束後,盡管台灣蔣介石集團始終拒絕談判,中國政府卻一直沒有放棄和平爭取的努力。從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中國領導人對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條件提出了一系列設想,周恩來後來將其具體歸納為“一綱四目”。一綱是台灣必須統一於中國。四目為:台灣歸祖國後,除外交必須統一於中央外,所有軍政大權、人事安排等由台灣當局全權處理;所有軍政及建設費用,不足之數,悉由中央撥付;台灣之社會改革可以從緩,必俟條件成熟,並尊重台灣當局的意見協商決定,然後進行;雙方互不派特務,不做破壞對方團結之舉。在60年代前期,台灣方面也通過一些秘密管道同中共方面進行了一些接觸和商談,不過隨後因種種原因而中斷。

1966年以後內地發生“文革”動亂,蔣介石又叫嚷要“王師北定”,然而大陸人民仍根本不想念台灣國民黨自稱的“王師”,根本找不到反攻空隙。

1969年3月,中蘇之間出現珍寶島武裝沖突事件,台灣又燃起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