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兩岸18項協議建溝通管道

【中央社台北29日電】馬英九今天說,兩岸有了已簽署的18項協議後,可說在許多層面上都建立溝通管道,並推動各式各樣交流。

馬英九上午在“總統府”接見國立政治大學「哈佛亞洲暨國際關係計畫」2012亞洲會議代表團時說,過去這段時間,兩岸關係發生極大變化,從過去的衝突變成和解,從過去的對立變成協商。

兩岸日前簽署「海峽兩岸投資保障和促進協議」及「海峽兩岸海關合作協議」;他說,幾天前簽署了這第17個和第18個協議,這在兩岸關係來說,是60年來空前。

馬英九指出,有了已簽署的18項協議後,可說在許多層面都建立了溝通管道,並推動各式各樣交流;其中最重要就是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有了ECFA,雙方交流更密切。

他指出,雙方關係愈來愈密切,當然也會發生許多問題,因此,政府有一套解決這些問題的制度化辦法;例如在兩岸定位上,是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兩岸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同時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基礎上,推動兩岸交流。

馬英九說,兩岸交流節奏控制,是先急後緩、先易後難、先經後政,這些原則在運用時都非常有效,讓政府確定優先順序,在節奏上不致出現困難。

他表示,因為台海情勢改善,台灣和美國、日本、歐洲的關係,都有相當大改善;兩岸關係很重要,但台灣和美國、日本、歐洲、東南亞國家關係也非常重要。

馬英九指出,以最近經濟不景氣來說,台灣對幾個主要國家出口都衰退,但對東南亞國協的出口是增加,以及對新興經濟體出口都成長,這代表政府改善兩岸關係目的,不是只以中國大陸為對象,也涵蓋所有和台灣利害相關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