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化市場是大勢所趨新口岸也不例外 標準化市場是大勢所趨新口岸也不例外

新口岸區坊眾聯誼會日前就興建新口岸街市的選址及運作模式等問題,拜訪土地工務運輸局。城市規劃廳廳長劉榕表示,由於新口岸區內可供使用的土地資源相當有限,目前在選址方面尚未有定案。雖然居民普遍共識需要在區內興建一個街市,但在選址問題上意見不一,主要擔心街市會對鄰近住宅大廈帶來噪音、氣味、環境衛生及人流多等影響,因此部分居民不願意街市選址在離自己所住大廈太近的位置。至於選址在「藝園」興建街市的構想,由於在區內相對較中心的位置,確是可服務羅理基松山一帶,以至新口岸填海區的居民,比較符合街市的可服務範圍;然而亦有居民表達了寧要公園多過街市的聲音。劉榕又指出,隨著社會及街市模式發展,鄰近地區已流行乾式街市多年,乾式街市與傳統街市一樣供應各類新鮮魚、雞、豬、牛、蔬果等食品,不同的是消費者越來越追求感覺上較衛生、方便輕鬆的乾式街市購物環境。因此,對於興建新口岸街市的模式,局方希望以開放態度聽取區內居民的意見及建議,並將綜合分析及研究後,再作出較切合居民用家實際需要的方案。

其實,興建街市「侵佔藝園」的問題,早有先例,就是「永利」、「星際」等大型賭場酒店尤其是後者,就已割去「藝園」的一大塊,使其零碎不完整,甚至對鄭觀應的銅像實行「迫遷」。當時,卻並不用擔心「侵佔藝園」、「損害綠化」等問題。現在,卻提出了這個問題,這就予人特區政府「重經濟,輕民生」的感覺。--可能為政府庫房「搵大錢」的賭場酒店,即使是與民生八輩子都打不上,都有求必應,多多益善;而對政府稅收無多大補益,相反還須政府透過民政總署予以管理,可能會耗費政府財政和人力資源,但卻因關乎民生,也就多多藉口,再三「研究」。這恐怕與「以人為本」施政理念,還有較大的差距。

菜市場是城市管理中「以人為本」的重要體現,關係到千家萬戶的「菜籃子」和飯桌上的伙食。「十二五」發展改革規劃中,就有「支持便利店、中小超市、社區菜店等社區商業發展」的論述。當年江澤民擔任中共上海市委書記時,就狠抓了「菜籃子工程」。實際上,小小菜市場,事關民生大事。因此,應當以「以人為本」、便民利民的態度,規劃好建設好管理好街市,千方百計改善民生幸福的基礎條件、千方百計優化民生幸福的綜合環境,培育「宜業宜商宜居宜人」的民生幸福社區。社區的居民有需求、有建議,政府相關部門就應落實見效,充分地尊重居民的意願,最大限度地滿足居民的生活需要,因地適宜、實事求是,確保新口岸街市的規劃好、建設好、管理好。

劉榕廳長說,隨著社會及街市模式發展,鄰近地區已流行乾式街市多年。其實,就在我們澳門特區的鄰埠珠海,以「華潤百佳」為主的標準化市場(亦即劉榕廳長所指的「乾式街市」),已在各主要社區建立,受到普遍歡迎,其中有不少顧客還是來自澳門。這些標準化市場,乾淨到等於可與百貨攤位同處於一層,並沒有造成過去菜市場「濕噠噠」的情形,地面乾燥、燈光明亮,更沒有難聞氣味,買菜還可以像買時裝一樣認牌子,就像誑超市一樣,許多市民都是駕著汽車前往,十分方便。

有人擔心街市將會對鄰近住宅大廈帶來噪音、氣味、環境衛生及人流多等影響。或許,這又是澳門人慣常的「先入為主」思維在作祟,凡是新事物都要反對。猶記得,當年議事亭前地圍繞著「噴水池」是建有馬路的,汽車可以經此直通白馬行街。澳葡政府計劃將之闢為步行街,議事亭前地的商家就利用社會輿論大表反對,認為將會嚴重影響他們的生意。但澳葡政府仍決定實施,不做「民粹」的尾巴。先行封閉了一邊的馬路,在使用一段時間後覺得效果不錯,反對聲音漸漸消散,就乾脆將另一邊馬路也給封閉掉了,噴水池也往後移挪。這就為今日的澳門留下了一個地標性的好景觀,並成為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澳門歷史城區」的一個項目,每日人頭湧湧,不但沒有影響周邊商家的營業,反而還為周邊商店帶來滔滔生意,舖租也是全澳最昂貴的。

同樣,珠海市的「華潤百佳」在配備菜市時,當初也不是沒有反對聲音。但發展下來,市民們對其運作模式都頗感滿意,而且對這種在社區中「零距離」的佈局十分受落,希望也自己所在社區開設。而「華潤百佳」門市鄰近的樓宇,也一升再升,比距離較遠的樓價相差一大截。這與各城市鄰近地鐵站的樓價飆升,有異曲同工之處。

其實,內地各城市早就有市場標準化的計劃,是隨著城市化,拆遷舊房改建現代化建築而產生的。因此,商務部發出《標準化菜市場設置與管理規範》,對內地各地城市菜市場的設置與管理使用的術語和遵循的原則,作出了規定,並對菜市場選址、場內環境、建築裝修、設施設備、場內佈局、商品衛生品質、現場食品加工、品牌食品經營、市場管理、誠信經營等應達到的要求,作出了規範。

「管理規範」指出,菜市場設置應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符合交通、環保、消防等有關規定,與城區改造、居住區和社區商業建設相配套。 鼓勵新建菜市場選擇單體建築或非單體建築中相對獨立的場地。菜市場應具有良好的通風條件,室內寬敞明亮,自然採光好。菜市場的面積根據規劃區域的居住人口、服務半徑、消費需求等因素確定。菜市場應保持地面乾燥、清潔,場內無異味。菜市場內應無亂吊掛、亂張貼及垃圾堆積等現象。菜市場應設立市場服務管理辦公室、服務台、廣播設施、顧客休息、設立宣傳欄、公示欄、導圖欄、供應區域標誌、公平秤等服務設施,有條件的市場可設立價格行情顯示幕。

內地各城市也紛紛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發出標準規範。當地的《政府工作報告》,也要求各個社區都建有標準化市場,並將之當作是政府重點工作,體現「以人為本」的政績。走在天津,就隨處可見白綠相間的封閉建築,這是天津統一建設的標準化菜市場。二零零八年以來,菜市場建設連年被列入天津市委、市政府二十項民心工程。天津市財政每年投入六千六百餘萬元新建改建標準化菜市場,同時吸引其他經濟體注資菜市場建設,採取公建配套代建和收購、產權回購回租、投資入股等方式,加強政府對蔬菜零售終端管理,維護市場穩定。天津市商務委出臺《天津市菜市場管理辦法》,規定標準化菜市場按每萬名居民一千至二千平方米,規劃半徑一千到一千五百米標準規劃設計。天津市區已基本建成十五分鐘生活半徑服務圈,即出門五分鐘有個便利店,十分鐘有個菜市場,十五分鐘有個綜合超市,實現全市各社區菜市場或菜店全覆蓋,「以人為本」的「零距離」服務成為發展便捷便民商業的一個重要品牌。

相信,新口岸街市選址鄰近住戶,倘是在噪音、異味、交通人流等方面控制管理得好,鄰近住戶不但不討厭,相反還為市場就在自己的家門口而高興,更為自己的物業升值而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