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紀念碑建造秘聞

在第一屆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委員們一致通過了把紀念碑修建在天安門廣場上的方案。1949年9月30日下午6時,第一屆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全體代表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了莊嚴的紀念碑奠基典禮。隨後,中央及地方共17個單位組成了人民英雄紀念碑興建委員會,經過一年多時間最終設計方案被敲定。

艱難采運碑心石

接下來,興建委員會成立了施工組,在北京市建設局工作的陳志德調任組長。1952年8月,修建工程正式啟動。

按照設計方案,“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個大字要刻在一塊長約15米、寬3米、厚約0.6米的整塊碑心石上。為了保証碑心石不折斷,開採石料的毛坯厚度必須達到3米,這意味著毛坯石料將重達300噸以上。

陳志德最終確定採用嶗山最西端的山峰浮山大金頂上的石料,因其石質均勻,且耐風化。從各地趕到浮山的技術工人沒有開采300噸巨石的經驗,幾名當地雇工說:“嶗山腳下有個村子裏住著一位叫李開山的老石工,被人稱為石神。還是把他請來想想辦法吧!。

被請到採石現場的李開山決定用放悶炮的方法。他選定了一處平整的石壁,在上面用黑炭筆畫出一塊長15米、寬3米的待採石坯,沿著邊緣線鑿了40多個炮眼。他親自往炮眼裏添裝炸藥。一陣沉悶的爆炸聲後,巨石的兩個邊緣被炸出了裂隙,另外兩邊卻沒有裂開的痕跡。

石工們將100把鋼楔子砸進石料未開裂的兩邊。又忙碌了半天,兩道石槽終於開鑿出來了。石槽內,8個承重200噸的千斤頂被放置進去,只聽到“嚓嚓”幾聲,巨大的碑心石坯體完整地剝離出來。

浮山距離青島火車站約30公里,沿途大部分是連綿丘陵。李開山給出了土辦法:滾杠。滾杠首先要在路面上鋪設枕木,接著在枕木上擺一排圓木,再把巨石放到圓木上推動。在3台進口大馬力拖拉機的牽引下,石料一點一點地向山腳滾移下去。30公里路程,運石隊伍整整走了34天。

1953年10月13日,碑心石運抵北京。

風中的吊裝

碑心石料經過雕琢,“瘦身”到了60噸。施工組卻突然接到通知,要將整個碑面調轉180度。所幸的是,紀念碑的結構是南北對稱,施工進度未受影響。

原來,按照坐北朝南的傳統,最初是讓“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碑面朝向正南。但後來發現很多重大群眾活動都集中在天安門與紀念碑之間的廣場上,於是決定將碑面調轉180度。

怎麼才能安全地把60噸重的碑心石吊起20多米,再平穩地安裝到混凝土碑身上?

為了做到萬無一失,興建委員會再次面向社會廣泛徵求吊裝意見。北京市一位老木匠出了個主意,用古代寺廟吊掛大鐘的辦法,先在廣場上堆起一個20多米高的傾斜土坡,將碑心石沿著斜坡一點一點地拉到紀念碑主體上,再進行安裝。經過計算,陳志德發現,碑心石僅有60釐米厚,若傾斜到一定程度時禁不住自身重量,可能會從中間折斷。興建委員會只得放棄這個方案。

最終,多位國內專家們經過周密論証,給施工組提供了一個安裝方案:利用滑輪原理,將紀念碑的混凝土碑身作為起重支柱吊裝碑心石。吊裝的同時,在碑身兩旁各立一個高吊杆,以調整石料吊裝過程中的搖擺及平正。

得到第三套吊裝方案後,為保險起見,陳志德先叫施工組用相同石料,建造了一個小型碑心石和碑體。經過多次磨合實驗,確保方案萬無一失後,才開始正式吊裝。

正式吊裝那天上午8點半,陳志德吹響口中的哨子,下達吊裝命令,碑頂傳來滑輪組的“吱吱”轉動聲,碑心石被鋼絲繩緩緩吊起,現場觀看的人群頓時寂靜。

隨著碑心石被一點點吊起,天安門廣場上竟刮起了西北風,陳志德急忙命令旁邊那兩架高吊杆操作手注意風向,控制住已經被吊起的碑心石,絕不能讓它在空中搖擺不定。直到下午兩點左右,碑心石終於準確就位。放大20倍的毛澤東題字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題詞!是毛主席親筆書寫的,這8個字原本寫在信紙上,每個字只有兩寸左右見方。要把這些字雕刻到碑心石上,首先要放大20倍,其中一個“永”字就有兩米多高。總參謀部測繪局1205工廠的周永興等人用幻燈機投影儀將字放大,然後按照光影把字描下來,奮戰了幾天幾夜。

碑心石又硬又脆,不受刀鑿,一刻就火星亂冒。陳志德和雕刻家魏長青決定先把膠皮覆蓋在碑體上,再把需要鏡刻部位的膠皮挖下去,形成“陰文”輪廓,再利用高壓水槍,通過噴射礦砂的方法,在碑心石上“刻。出一個個邊緣整齊的大字。然後以紫銅為胎,採用傳統的鎦金工藝,做成金字鑲嵌進去,保証文字300年不變色。碑題、碑文共用黃金130兩。

完工後,根據興建委員會的工程總決算,紀念碑的建造總計花費約40.5萬元。

1958年“五一”國際勞動節,碑身上的紅色大幕被揭開,人民英雄紀念碑終於正式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