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中央社昨日報導】中國大陸作家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
莫言原名管謨業,山東省高密縣人,是大陸當代著名作家,著有「紅高粱」、「檀香刑」、「豐乳肥臀」、「生死疲勞」、「蛙」等作品。
其中,「紅高粱」曾被改編成電影,在大陸國內外票房獲得佳績;而「蛙」則於去年8月,獲得大陸第8屆「茅盾文學獎」。
學者:莫言代表大陸當代文學
對於剛榮獲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大陸作家莫言,一位北京大學教授曾評價說:「莫言的高度就是中國當代文學的高度。」
根據大陸中國青年網,北大中文系教授沈曉明曾如此評價莫言:「他是中國文壇超重量級的作家,他的文學才華、創造力、藝術能量在中國文壇上應該說是舉足輕重、首屈一指的,因此我個人鬥膽地說,莫言的高度就是中國當代文學的高度。」。
莫言,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出生在山東高密縣,現為香港公開大學榮譽文學博士,青島科技大學客座教授。
報導說,莫言兒時經濟貧困、父親嚴厲管教、6歲進校讀書因曾罵老師是「奴隸主」受到處分。小時候這種壓抑的心理特徵對他後來小說創作影響很大。
莫言酷愛讀書到了癡迷程度。小學三年級時就讀了「林海雪原」、「青春之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作品。小五開始讀「三國演義」、「水滸傳」,文革時輟學在家,無書可讀時甚至讀「新華字典」。
1976年,21歲的他加入解放軍,歷任班長、保密員、圖書管理員、教員、幹事等職務。
莫言1981年開始小說創作,處女作「春夜雨霏霏」,隨後發表了「枯河」、「秋水」、「民間音樂」等作品,之後進入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學習。
1985年,莫言在學校學習期間,發表中篇小說「透明的紅蘿蔔」,引起文壇注意。
莫言在校第2年發表中篇小說「紅高粱」,迴響強烈,深受讀者喜歡,被推選為「人民文學」1986年「我最喜愛的作品第一名」。
學者說,「紅高粱」可謂一部具有開拓意義作品,歷史題材的小說有了一種全新視角與筆法。
莫言之後一路尋求突破,創作大量中短篇作品及「酒國」、「豐乳肥臀」等數部極具分量的長篇小說。
報導說,「2006第一屆中國作家富豪榜」公佈時,莫言以10年人民幣345萬元的版稅收入,榮登作家富豪榜第20位。
2007年「中國作家實力榜」,由10位文學評論家評選,莫言以9票高居榜首。
莫言2009年推出新作「蛙」,此作品2011年獲得第8屆茅盾文學獎。
莫言2011年獲選為中國作家協會第8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陸作家:莫言得獎在於現實主義
大陸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何建明今晚針對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表示,莫言一貫堅持「現實主義」寫作,且一直關注中國社會、歷史的發展,是諾貝爾評委會對現實主義寫作的肯定。
何建明是在今晚接受中央電視台訪問時,作上述表示;而莫言也是中國作協的副主席。
何建明指出,他認為莫言能獲獎,是因為莫言一貫堅持「現實主義」寫作,且一直關注中國社會、歷史的發展與命運,也是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對大陸文學界傳統的「現實主義」寫作,以及關注人文精神及民族的充份肯定。
他說,莫言的寫作方法,應是需要被倡導的。而且,他的方法不只是中國歷代作家及現實文學所關注、提倡,也符合世界文學發展的潮流。
至於莫言的作品,何建明說,他覺得「紅高粱」就非常不錯;而近期推出的「蛙」,也是莫言具代表性的作品,但莫言自認「蛙」還不是最好的,還有更好的作品。
何建明說,莫言是個心非常靜的人,且這10幾年來作品愈來愈成熟,對大陸社會及人文的關照,有很深刻的一面,且紮根在家鄉的土地。而莫言的文字,也留有魯迅、郭沫若、巴金等老一輩文學家的筆風。
莫言:體認懦弱 靠幽默活下去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說,從小感覺生活就是沒東西吃,幽默是讓自己活下去的方式。體認到自己最大弱點是懦弱,才寫得出「豐乳肥臀」等創作。
57歲的莫言本名管謨業,他曾在香港公開大學一場演說中解釋,他是在寫作第一本小說時,取了「莫言」這個筆名,原因是自己說話直率,而這在中國大陸不是好事,因此他要利用這個筆名提醒自己別多話。
中國大陸世界新聞報之前與莫言對話,今天刊登這篇問答專訪,莫言闡述自己從小生活體驗與創作之間的關係。
莫言說,小時候什麼都喜歡吃,但沒有任何東西可供選擇。
他說:「以為人生下來就應該這樣半飢半飽的,見了食物眼睛發紅,就像狼一樣要往上撲。就感覺到生活就是這樣的,就是沒東西吃,永遠伴著飢腸轆轆的一種感受。」
莫言現在作夢,常夢到跟人搶食物。生活中最屈辱的事情是跟食物有關,最喪失自尊,最後悔的事情也和食物有關,最大幸福也與食物有關。「回憶起往事,我就會感覺到人世間最寶貴的是糧食。」
他回憶說,當年躲日本軍、國民軍、各種各樣遊擊隊。老百姓幹嗎活著?都死掉算了,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老百姓還是要生活,還是要關心糧食、收成問題,要考慮明天、明年問題,還會為了錢財爭吵,「所以這就叫生活」。
他說,當年寒風刺骨,他們一群人抱著鐵鍬,穿著單薄衣服,被生產隊幹部趕出去挖溝挖河,那時大家照樣講一些令人捧腹大笑的話,當時叫「拉怪話、拉熊話」,還邊講邊唱。
莫言說,在非常痛苦的時候,會產生一種幽默感,甚至是黑色、荒?幽默感,而這是使自己活下去,是解脫自己、減輕壓力、安慰自己的一種方式。
他還透露,「豐乳肥臀」一書中,上官金童最大弱點是懦弱,「這真是我的精神自傳,我想這也是中國像我這樣的一代人精神方面的一個弱點」,正因為感受到這點,才能寫得出這本書。
莫言說,對一個男人來說,懦弱是非常可恥的事情,會因此不敢堅持真理,不敢堅持自我,這實際上非常可怕。
他說,「紅高梁」小說裡寫了奶奶及余占熬敢作敢為男子漢,可能就是感覺並認識到自己的懦弱是一個巨大弱點,因而小說裡就出現那種敢於表達自己內心、敢於堅守自我的人物。
莫言:獲獎不能代表什麼
中國大陸作家莫言今天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表示,聽到獲獎的消息很高興,但「並不能代表什麼」。
莫言今晚接受中新社採訪時,就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做了以上表示。
他說:「聽到獲獎的消息,我很高興。但是我覺得獲獎並不能代表什麼,我認為中國有很多優秀的作家,他們的優秀作品也可以被世界所認可。」
莫言表示,接下來他還是會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新作品的創作上。
他說:「我會繼續努力,感謝大家。」
至於是否前往瑞典領獎,他表示:「我會等待諾貝爾獎組委會的通知和安排。」
莫言研究會秘書長、莫言文學館館長毛維傑在第一時間和莫言通了電話,他轉述說,莫言的語氣非常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