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決策對印自衛反擊:“掃了它!”

40多年前,印度悍然挑起大規模侵蝕中國領土的戰爭,中國一忍再忍,對方步步緊逼,毛澤東最後大手一劈:“掃了它”隨後中央指示下達:打得要狠!接著,一場短促的自衛反擊戰打響,中國最終全勝收兵。自此以後,中印邊境保持了數十年的相對穩定。

毛澤東提出後撤20公里

1959年11月,中國政府最高層的決策會議在杭州舉行。會議首先由總參謀部的雷英夫匯報一個時期以來中印邊界不斷發生的流血事件。他並說明,中印邊界的我方指戰員已經到了怒不可遏的程度。然後,他提交了總參和外交部共同研究的避免中印邊界沖突的幾項措施,如不許打第一槍,不許還擊等等。毛澤東聽著匯報,面色肅然,不停地抽煙。

當雷英夫講到一些部隊避免沖突的困難和一線指揮員的要求時,毛澤東插話說:“我們有些同志打了幾十年的仗,可還不懂得這樣-個起碼的道理:兩軍的邊防戰士一天到晚鼻子對著鼻子站在那裏,手裏都拿著槍,一扣扳機,子彈就會打死人,沖突怎麼能避免呢?”因此,他提出實行隔離政策,雙方各自後撤20公里,如印方不幹,我單方後撤。

1959年11月7日,周恩來代表中國政府致函印度總理尼赫魯,建議兩國武裝部隊立即從實際控制線各自後撤20公里。但是,印度總理尼赫魯拒不接受,反而認為中國軟弱可欺,加劇了在中印邊境進行的武裝挑釁。

在尼赫魯拒絕中方建議之後,毛澤東決定:中國部隊單方面從中印邊境後撤20公里。

1960年1月,中方又採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命令我方在實際控制線20公里內不開槍,不巡邏,不平叛,不打獵,不打靶,不演習,不爆破;對前來挑釁的入侵印軍,先提出警告,勸其撤退,勸阻無效時,方能依照國際慣例解除其武裝;經說服後,發還武器,讓其離去。

印度軍隊步步逼近上門鬧事

中國政府單方面命令軍隊後撤20公裏後的兩年內,印度軍隊不僅沒有絲毫收斂,反而變本加厲地向中國境內進攻。進入1962年,局勢越發緊張起來。6月,印度軍隊加快了武裝入侵中國的速度,東段已越過“麥克馬洪線”,進入西藏山南的扯冬地區。截至8月底,印軍在中國境內建立了100多個據點。這些據點最近的距中國哨所幾十米甚至幾米遠,形成“面對面”的對峙,印度軍隊顯然要上門鬧事了。

1962年10月18日,由毛澤東召集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擴大會議在中南海頤年堂召開。周恩來建議立即進行自衛反擊作戰。毛澤東說:“既然尼赫魯非打不可,那我們只有奉陪了。來而不往非禮也。俗話說,不打不成交,也許我們反擊一下,邊境才能安定下來,和平解決邊界問題才有希望實現。但我們的反擊僅僅是警告、懲罰性質,僅僅是告訴尼赫魯和印度政府,用軍事手段解決邊境問題是不行的。”

毛澤東說完後,會議接著討論中印兩軍的實力對比和能否打得贏的問題。毛澤東間西藏軍區司令員張國華:“聽說印度的軍隊還有些戰鬥力,我們打不打得贏呀?”張國華自信地回答:“請主席放心,我們一定能打得贏。”毛澤東說:“也許我們打不贏,那也沒有辦法。打不贏時,也不怨天怨地,只怨我們自己沒有本事。最壞的結局無非是印度軍隊侵佔了我國的領土西藏。但總有一天,我們會奪回來。”

大家在對形勢作了一番分析研究之後,一致認為戰勝印軍是有把握的。但毛澤東一再提醒大家,我們沒有同印度作戰的經驗,千萬不可麻痹大意,一定要精心佈置,打好這一仗。至於反擊作戰的方案,同意總參和張國華司令員共同擬制的計劃。根據總參提出的建議,反擊時間定在10月20日,前線總指揮為張國華。

離開頤年堂前,陳毅和賀龍都向張國華詳細瞭解了邊防備戰的情況。張國華話不多:“我們已按主席說的‘邊防部隊在精不在多’作了調整。要打就是泰山壓頂之勢。”陳毅和賀龍交換了一下想法後說:“要挑兵選將,幹部不僅要軍事上行,而且要有政治頭腦,又要勇敢。”賀龍則說:“如有臨陣脫逃的,就要像內戰時期那樣,抓回來,執行戰場紀律!”很快,一支代號為“四一九部隊”的作戰指揮機構組成了。

中央指示:打得要狠

中央的決心定下之後,張國華准備飛臨前線,具體指揮中印邊境東段達旺方面的自衛反擊戰。出發前,中央又一次召見他。中央常委會議正在進行。毛澤東站在巨幅地圖前,一隻手夾著煙,另一隻手作了個摟的姿勢,說:“我們插進去,不打。”他變換了一下姿勢,像是自言自語:“21平方公里,2000多人,作個願望是可以的,但事實上辦不到。”他沉思良久,指著印軍據點大手劈了一下,同時提高聲音說:“掃了它!”說完,他自己也露出了笑意。其實,毛澤東為打與不打也猶豫了好幾個夜晚。顧慮的是尼赫魯當時聲望很高,軍力相比又是弱者,很容易引起不明真相的國家的同情。總參謀部發布作戰預令後,毛澤東仍在考慮打不打的問題。在分析了尼赫魯最大的王牌是中國不敢打他們後,他反而堅定了打的決心。

總書記鄧小平補充:“要爭取時間。”他又側過臉問張國華:“糧食夠不夠?”’張國華回答說:“光軍區生產的糧食還有兩億多斤。”鄧小平很滿意:“好,這是有戰略眼光的。”軍委秘書長羅瑞卿問道:“你有沒有把握?”張國華爽快地答道:“有。”

“根據呢?”

“我們面對的敵人,雖是印度的王牌軍,但比不上蔣介石的主力。他們長期沒有打仗,我們卻剛剛平叛;他們未到過高山,我們卻常住高山……”

10月18日,張國華到達拉薩的當天,軍區常委擴大會議便緊急召開了。先由軍區參謀長王亢傳達中央指示:“首長認為這次作戰像平型關戰鬥一樣,意義重大。打得要狠,打死了還要再踩他兩腳。中央決定,前面靠西藏軍區指揮,有關戰術上的部署調整等事宜,均由張國華司令員決定。過去總部規定的在50米以夕懷打槍不再執行。”

張國華站起來,傳達毛澤東的指示。他學得惟妙惟肖,包括毛澤東用手緩慢一劈的動作。他說:“事關重大,影響深遠。我的決心是:准備傷亡1300人。根本不要考慮傷亡,1300也好,2300也好,打一個補一個,始終保持四個大團滿員。為了加強指揮,我們都可以下去,必要時,副司令員可以到團裏去加強。現在是非常時期,一切都要圍繞打仗,一切服從前線,把自己擔負的責任落實下去,負責到底。現在北京就看我們的了,是共產黨員表現的時候了!”